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考中的数学应用题被国内数学界形象地称为“信息迁移题”,属于当今数学教改的热门课题“问题解决”的范畴,其旨在考查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把实际问题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含复数的不等式傅霖源(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教务处,苏州215009)1问题的提出十六世纪前半叶,在Cardan公式中用了负数开平方而引进了复数。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惑着广大数学工作者,以至被称为“诡辨量”、“实数的鬼魂”、“虚数”、“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  相似文献   

3.
高考中的数学应用题被国内数学界形象地称为“信息迁移题”,属于当今数学教改的热门课题“问题解决”的范畴 ,其旨在考查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之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索型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索性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数学实验-观察思考-归纳猜想-推理论证-拓展交流”,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大力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以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I卷“圆锥曲线”问题为例,从“三教”理念入手,通过“教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圆锥曲线问题的核心,通过“教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圆锥曲线问题的解题步骤,通过“教表达”帮助学生表述圆锥曲线问题的结论.实践证明,在“三教”理念指导下,开展圆锥曲线问题解题教学研究,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圆锥曲线问题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来 ,一个数学习题系统R通常包括四个要素 :已知条件r,解题依据o,解题方法w ,结论c,即 :R ={r,o ,w ,c}。四个要素齐备的题 ,称为“封闭式”题型 ;缺少O或W的题为“半封闭式”题型 ;出现需待探求的结论为“探索性”题型 ;缺少三个要素 (仅给出已知条件 )为“问题性”题型。探索性题与问题性题统称为“开放式”题型。“开放式”题型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而且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逻辑推理归纳综合能力 ,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旦遇到“开放式”题型 ,才不…  相似文献   

7.
王超 《奇闻怪事》2007,(7):51-51
高中时,我的数学很差。看到数学题,我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恐惧感,直到遇到了“老头子”。“老头子”是他的自称,高三那年教我们班数学。就在那一年,我在他的引导下,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我的数学成绩由原来的七八十分提高到高考的107分。“老头子”的口头禅是“这还不简单!”今天看来,“这还不简单!”蕴含的内容还真不简单。  相似文献   

8.
数学知识的内部结构是一个纵横交错的“问题链”结构,面对数学问题,寻求其与横向或纵向知识有联系的若干问题,必须符合数学学科特性、知识结构、严谨思维之需要的原则。其中问题链设计原则包括:数学化原则、可行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探索性原则、模块化原则。  相似文献   

9.
吴健荣教授     
1963年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4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数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2月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3年3月至2003年10月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1:学院系统控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苏州科技学院应用数学系主任,苏州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近期主要研究领域:非线性分析、模糊分析、控制理论。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日、国家“973”…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卷选择题的第12小题是一道“不难”的好题。解答这道题的思考方法、思维方向暴露出了学生的“数学三基”的不足。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数学双基”。“数学三基”应在数学教育中被推崇。  相似文献   

11.
《线性规划》是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二节内容,也是新教材新增内容。它是大学将要学习的“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可以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济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学习的是简单的线性规划,它是在学习了“直线”的基础上,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它的内容在高考中较易以应用题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2.
“魅力苏州”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快速的经济增长,二是独特的城市环境。“园林苏州”、“水城苏州”,便是苏州两个最为显著的城市标志。 自古苏州就以水城特色闻名于世。千百年来,苏州一直以水而富庶,以水而灵动,以水而美丽,以水而骄傲。可以说,是绵延不息的水成就了名城苏州。 水,是苏州的灵魂。水,是苏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力的动力源。 珍视水就是正视未来。跨入新世纪,以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高水的综合利用效益为主要特征的“创建节水型城市”的活动在苏州全面展开。这凝聚了现代苏州人对于“水与城市”关系的新的认识理念。近期,本刊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苏州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苏州市水务局局长黄雪球。  相似文献   

13.
浅议数学概括范敬中(苏州市第三中学,苏州215001)我国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华罗庚先生生前十分重视中学数学教育事业。他提出的读书公式:“薄—厚—薄”在中学数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广为流传和称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初中数学差生转化”教育实验探索性实验阶段的成果,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对初中数学差生转化作分类研究,从分类原则、类型、各类数学差生的特征,形成原因到转化对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2009年高考教学的总体要求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但是很多高三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实他们都到了高考准备工作的瓶颈口,或称为出现了“高原期”。在数学学科上,也进入了第二轮复习。经过第一轮的知识梳理,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一、对数学教育的战略思考 科学发展观呼唤效率意识。在我国数学教育中,效率意识薄弱的现象仍比较突出。比如中考、高考,讲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然而获得这个分数所花的时间、精力和其它代价,则不予考虑,现在凭分取士,凭分论教师、教学之优劣,并不考虑效率。在应试教育传统观念影响下,采用题海战术,“拼时间,打消耗”等方法,学生思维不活跃.学习数学经历的是‘苦’与‘枯燥’的体验,数学和数学教学给学生留下的是不良印象。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是我国中学数学应用与建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把数学建模纳入内容标准之中,这标致着数学建模正式进入我国高中数学作为一个锐意于“中学数学建模问题研究”的科研型的中学数学教师,努力探索数学教材中所提供的数学模型的直观解释,或挖掘已有数学概念的数学建模背景,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有利于现实的教学,也有利于个人的专业发展.将结合近年高考试题,对高考数学的有关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可以优化解题思路和步骤,使问题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8.
苏州招商引资实践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苏州人善于定位。区位是历史形成的,区位的功能在人定位。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根据“砂堆原理”,周边发展应该是梯次递减的状况。苏州人的思维是:上海是“参天大树”,苏州要种好自己的“碧螺春”;上海是“前门庭院”,苏州甘做上海的“后花园”。昆山人讲:细小精致的盆景照样惹人喜爱、价值连城。  相似文献   

19.
“活动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已经走进了小学数学的课堂。然而,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被动式参与、虚假性探究的活动较多,课堂教学忽视活动主体的主动性、忽视活动主体的体验性、忽视活动内容的探索性、忽视活动过程的开放性等,使得探究活动材料被限制、探究活动步骤被包办,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烈、探究思维不活跃、个体体验不丰富,创新精神得不到充分展现、个体生命力得不到充分焕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新课标\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结合《考试大纲》的说明强化主干知识,从学科整体意义上设计试题,淡化特殊技巧,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深化以能力立意\突出考查能力与素质的导向,坚持数学应用,考查应用意识.开放探索,考查探究精神,开拓展现创新意识的空间,适当增加开放型的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这一高考要求,设计了“一道立体几何的问题探究”这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