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0,(16):16-19
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国产大飞机"三剑客"——C919、AG600、运-20在蓝天聚首,彰显担当。C919、AG600、运-20——国产大飞机"三剑客"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的跨代式发展,也蕴含着几代中国人的蓝天梦。近年来,随着"三剑客"在蓝天聚首,大飞机研制喜讯不断。  相似文献   

2.
正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7月26日,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成功之后,项目研制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正7被誉为国产大飞机"三剑客"的大型运输机运-20、水陆两栖飞机AG600、大型客机C919陆续首飞,翱翔祖国蓝天。大飞机被称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中国大飞机全面进入收获期,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4.
正AG600是我国在大飞机领域研制工作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而其背后站着的是一支由865人组成的年轻队伍,他们无数次的尝试和突破,呈现了这个团队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无到有,九年功成。将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送上蓝天的正是航空工业通飞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研制团队。这支865人的年轻队伍,  相似文献   

5.
<正>AG600"蛟龙"飞机首次水上试飞任务成功试飞标志着该机已经完成从陆地到水面的全部测试工作,即将可以投入使用。这架当今世界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成功的背后,是年轻科技工作者无怨无悔的付出与打拼。AG600有个奇特的造型,上半身是飞机,下半身是船体,既能在广袤的天空翱翔,又能在波澜壮阔的海面上起降,被称为"会飞的船"。在这架飞机的背后,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作为中航工业通飞AG600项目研制团队,他们与大飞  相似文献   

6.
正入海、滑行、回转、加速、机头昂起、迎浪腾空……如同航展中的飞行表演一般,"鲲龙"AG600飞机完成了一次4分钟的精彩亮相,中国航天人的蓝天梦想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被阻挡。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我国航空工业水平一直不断提升,然而,与国外相比,国产大飞机依然相对落后。让我们通过回顾C919首飞时技术的优与劣,来对"中国芯"的发展窥见一斑。从ARJ21飞机103架机在稻城亚丁机场完成最大起降高度扩展试验试飞返回上海到首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同一时间,航空工业复材民机项目突破了  相似文献   

8.
正海上首飞是在水上首飞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将加快填补我国森林灭火和海上救援体系空白。作为国家应急体系的"空中利器",水陆两栖大飞机"鲲龙"AG600,是为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是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  相似文献   

9.
正一直以来飞机上手机必须关机的规定为什么在一夜之间就取消了?是国内的民航一夜之间都换机了,还是更新了设备?“各位乘客,我们的飞机即将起飞,请您关闭所有电子设备,包括含有飞行模式的手机……”如今,“飞机上手机必须关机”将成为历史。不过,能在飞机上开机,并不意味着“想用就能用”。在航班上使用手机,都有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限制?空中上网安全吗?可以干些啥?上网收费贵不贵?  相似文献   

10.
飞机为什么可以冒雨飞行呢,雨天又会给飞行带来哪些影响呢? 飞机在飞行中的受力主要是由飞机升力、阻力和发动机的推力组成。在雨天,空气湿度较平时增大,空气变得更稠密,飞机要花更大的“力气”推开变稠密的空气才  相似文献   

11.
正百余年来,中国人都怀揣着一个航空梦。1909年,冯如设计的中国航空史上第一架飞机"冯如一号"首飞成功,跨越百年,从2008年开始,令人瞩目的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正式启动,2009年,正式开工建造;2015年,首架机总装下线;2017年5月,成功首飞。不到10年时间,中国人制造出自己的大飞机,并在世界航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新时期中国追逐大飞机梦跨出的第一步,也是中国商飞在航空领域的  相似文献   

12.
进军空间站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迎来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开门红"。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成为国家级的太空科学实验室。网红的"胖五"火箭及其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有哪些"黑科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已在轨运行20余年的国际空间站又是如何建成并运行的?人类在对太空的探索上还在进行哪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刷新纪录     
正桥梁,跨越道路、江河、山谷,甚至海洋。桥梁设计、建造技术,也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赵州桥到港珠澳大桥,中国的桥梁建设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建造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中国桥有怎样的前世今生?古代的桥有哪些创举?世界"桥都"花落谁家?答案让我们共同来寻找。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6年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优质的"南水"奔流北上,京津冀鲁豫多地居民逐渐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供水格局也从此开始改变。"南水"是怎样北调的?水质水量如何保障?南水北调对沿途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我国还有哪些跨流域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关注美国"猎鹰重型"成功发射消息的同时,国人还想知道:中国火箭运载能力如何?什么时候能够赶超"猎鹰重型"呢?美国"猎鹰重型"的成功发射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国内被此消息刷屏的人则更想知道:中国何时也能发射像"猎鹰重型"这样的火箭?"猎鹰重型"的先进技术中,哪些中国可以借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古便对"美"有着一套成型的审美理论。而选美,自然也是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选美,可以说是从宫廷甄选后妃开始,那么在男权至上的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标准究竟是什么?选美女又有哪些标准呢?  相似文献   

17.
大地绿了     
正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近年来,中国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了23.04%。一代代治沙人、播绿人、守林人让赤土长出"秀发",让荒山披上"绿衣",创造出一个个"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传奇。传奇的背后都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一道道绿色屏障又是如何筑成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20,(16):42-43
正ARJ21民用客机是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喷气式支线客机。研发18年时间,中国民用飞机制造究竟经历了什么?中国造飞机到底有多难?2020年6月28日,我国首架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正式向国航、东航以及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完成首架交付,自此国产支线客机正式入编被誉为"国家队"的主流航空公司。据了解,ARJ21民用客机是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喷气式支线客机。  相似文献   

19.
<正>一支国际合作团队近日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以及欧空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数据,精确测量出银河系的质量为5500亿倍的太阳质量。一支国际合作团队近日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以及欧空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数据,精确测量出银河系的质量为5500亿倍的太阳质量。该结果与国际其他团队测量的平均值(约1万亿倍太阳质量)相比,小了近一半,测量结果的精度却几乎翻倍。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认识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的?对于银河系质量的测量有哪些重要价值?天文学家又发明了哪些巧妙的“称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洋 《科学大观园》2020,(11):36-39
正作为太空科研基地,现年"22岁"的国际空间站在科研上做出了哪些贡献?又做过哪些有趣的实验?现在的国际空间站拥有美国的"命运号"、欧洲的"哥伦布号"、日本的"希望号"三个大型实验舱。同时,三个节点舱也有一些任务机柜。此外,俄罗斯的"曙光号"和"星尘号"舱段也可以兼职做不少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