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自然》杂志7月15日发表一篇生态学评估研究,科学家通过编制"人类南极洲地面活动记录"发现,南极洲无人类干扰的地区已不到32%,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下降。研究发现,虽然99.6%的南极洲可被视为荒原(相对未受干扰的环境),但是荒原包含的生物多样性并不高。环境危机有两个彼此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英国约克大学和雷丁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预测气候变化的"金钥匙"就隐藏在蚯蚓的粪便中。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蚯蚓粪便中的微小方解石颗粒能够保留对空气温度的"记忆"。这种"记忆"有助于科学家预测气候变化。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将蚯蚓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而后对粪便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粪便中的微小方解石颗粒能够保留对空气温度的"记忆"。这也就意味着通过研究蚯蚓粪便的化石样本和测试粪便内方解石的残余温度,科学家便能了解地球气候在长达数千年发生的变化。方解石是一种类似白垩的物质,它们随温度发生的变化可用于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科学家在对蚯蚓粪便中的方解石颗粒进行同位素检测之后,发现方解石保留了它们形成时  相似文献   

3.
曹玲 《科学大观园》2011,(12):60-61
在大约10年前在西班牙沿岸发现巨型鱿鱼尸体时,科学家便怀疑来自船只的强大声脉冲导致这种动物死亡。如今他们发现了相关证据。根据一项新研究,人类活动产生的低频声波不仅影响鲸鱼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同时也会影响鱿鱼以及其他头足类动物。长久以来,科学家便认为包括鲸鱼在内的海洋哺乳动物容易遭受声脉冲影响。揭开巨鱿死亡之谜研究领导人、巴塞罗纳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海洋声学家米切尔·安德烈表示,研究发现显示海洋中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报道了在加拿大一处地下2400多米处的锌铜矿中发现了古老的液态水体。根据对水中天然气体的同位素分析,科学家认为这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所研究的最为古老的水体,其历史至少有10亿年,最长可以达到26.4亿年——比其周围岩石的历史稍短一些。这些水体与空气隔绝被完好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3,(14):61-61
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揭开蝾螈断肢再生能力的秘密将最终帮助人类实现肢体再生梦想。研究发现这种两栖动物的免疫系统是再生能力的关键,允许它们重新长出肢体、脊髓、脑组织,甚至于心脏部位。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表示,一种被称之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对蝾螈的再生能力至关重要,如果这种巨噬细胞被系统性剔除,蝾螈便会失去肢体再生能力,形成疤痕组织。因而它能够帮助科学家控制这种过程,甚至能够将其应用于人类。莫纳什大学的詹姆斯·古德温博士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让科学家在了解再生所需满足条件方面又往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人类语言在大脑皮层后面进行处理,也就是在负责接收声音的听觉皮层后面。这一区域被称之为“韦尼克氏区”,以德国神经学家的名字命名。19世纪晚期,他根据自己有关大脑损伤和中风的研究锁定这一区域。然而,美国科学家对100多项大脑成像研究进行了分析后发现,和人类语言能力有关的大脑区域所在位置与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的韦尼克氏区位置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以前有科学家准备制造一种禽流感病毒的变体以便对这种病毒深入研究,但在被警告"如果不小心让它跑掉,数百万人生命将受威胁"后,这些科学家主动终止了这项研究,但2013年年初,科学家再度启动了这个研究项目。一年前,有关H5N1传播的研究在制造潜在危险病毒可能被生物恐怖主义利用的恐怖呼声中停下来。当时两个科研组分别发现,这种病毒发生突变后可通过空气在  相似文献   

8.
对科学发现推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现是科学的生命。科学发现的推理问题一直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提出,科学发现中的模型化推理对于科学发现的创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理应纳入现代科学发现推理的研究领域。作者从人类思维的起源和发生认识论角度进行了考察,结合科学家的典型实践活动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并且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站报道,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植物很难在微重力环境下交配。这一发现意味着发展太空农业可能面临不小挑战。此外,这项研究也揭示了重力如何对细胞间运输产生影响。细胞间运输对植物交配和人类脑细胞的通讯至关重要。而目前,重力将对人类的性行为产生何种影响仍旧是一个未知数。如果一项挑选已婚夫妇上演火星之旅的私人计划付诸实施,科学家便有望了解这种影响。植物的交配虽然不像人类的性行为那样充满刺激和兴奋,却是一个绝佳的可用于了解细胞之间如何  相似文献   

10.
木子 《科学大观园》2013,(15):64-65
澳科考船前往谷歌地图上标示的小岛考察,到达目的地却压根不见小岛踪影——南太平洋"幽灵岛"离奇失踪困惑科学家据澳大利亚媒体、英国《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报道,在谷歌地球地图、《泰晤士世界地图集》和一些气象地图上,都显示在澳大利亚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岛之间的南太平洋上,有一座名叫"桑迪岛"的小岛。不过,由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6,(5):26-27
英国格鲁斯特大学科学家亚当·哈特的新研究发现,人类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其他物种的进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诸如商业捕鱼、狩猎等人类活动以及杀虫剂和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物种进化出现了许多戏剧性的进化。当你坐在餐桌前准备享用一顿美味的烤鸡大餐时,你可能根本不会联想到物种进化问题。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些异样。那些又粗又脆的胡萝卜、香嫩美味的鸡肉、外观看起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发现,早在10亿年前就已在地球上出现的一种水生微生物,竟然拥有一套比包括人类在内的其它高级生命体更复杂的信号传递系统.这一惊人发现让科学家们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13.
英国科学家表示人类的平均智商稳步提高.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对过去几十年的智商测试进行了分析,发现虽然智商测试的难度不断提高,但接受测试的人仍能取得不错的分数.至于人类的智商为何不断提高,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其中包括更高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一项新研究,史前人类可能并不是为了补充更多能量而食用同类。一位古人类学家在近日计算了食用人类不同部位的肉,能够获取多少卡路里数值的结果显示,相比那些大型史前动物,比如披毛犀、马鹿和猛犸象,人肉的营养价值更低,能够提供的卡路里数量更少。在此之前,在世界各地多处洞穴内都曾发现人类遗骨表面有人类牙齿的咬痕,这就让很多科学家猜想我们的祖先有可能存在着食人现象。科学家们设想,之所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早期祖先前后二次失去尾巴,这说明了人类似乎并不适宜保留尾巴。这一发现不仅仅可以用来解释人类为什么现在没有拖着一条尾巴,而且也有助于理解人类为什么拥有尾骨,即人类在生命的最初阶段确实长有尾巴,但后来又逐渐消失了。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劳伦·萨兰介绍说,“人类最早期的脊椎动物祖先身上长有一  相似文献   

16.
1800年,人类平均寿命只有37岁,而现在的预期寿命已达到80岁。在过去数十年间,人类寿命以每年3个月的增速在不断延长。科学家断言,人类寿命的又一个跨越点即将到来。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功发现了一种纳米尺度的输送载体,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2,(19):26-26
根据由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研究发现,人类现代文明在4.4万年前就已经出现,远远早于此前认为的时间。此项研究基于在南非对猎人-采集者进行的研究,将此前认为人类现代文明出现的时间提前了2万多年。"与现在类似的史前人类文明何时出现?"是有关人类进化的一个关键问题。绝大多数考古学家一直认为生活在非洲南部的猎人-采集者桑人留下的最古老的遗迹可追溯到1万或者近2万年前。但南非金山大学古人类学系发现的证据显示,生活在边界洞  相似文献   

18.
<正>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称,太空飞行会改变人类的心脏细胞,但回到地球后,大部分心脏细胞会恢复正常,这些发现有望帮助理解宇航员的心脏为何会变化以及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以往研究发现,太空飞行会降低宇航员的心率和血压,并增加心脏泵出的血量,但相关研究都在动物或整个人体组  相似文献   

19.
张恒 《科学大观园》2012,(20):32-33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和试验,发现了几个人类能够承受的极限数据,比如人类在连续11天被剥夺睡眠后会进入无意识状态,在14个g的横向加速度下会器官分离等等。这些研究数据让人类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极限。  相似文献   

20.
正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称,美国科学家对279名实验对象组成的社交网络进行了量化研究,通过磁共振成像扫描测量他们的脑活动,发现人们的社交关系越远,神经反应的相似性越低。这种神经反应或可预测人类社交网络关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卡罗琳·帕金森及其同事还让受试者中的42名学生观看了一系列主题和类型不一样的视频,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