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渝英 《科学通报》1988,33(24):1895-1895
真核细胞的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Ⅱ在无蛋白质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在体外不能忠实转录DNA。然而,令人惊异的是植物来源的RNA聚合酶Ⅱ能在体外忠实转录类病毒RNA,产生全链长的产物。这一发现意味着类病毒RNA能提供类似启动子的位点,以便与RNA聚合酶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从而正确地起始转录。毫无疑问,这一系统将是了解真核细胞RNA聚合酶Ⅱ所催化的体外转录机制的理想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2.
孙婷婷  姜艳芳  宫平  于源华 《科学通报》2021,66(13):1653-1662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席卷全球,目前仍处于高发阶段.高灵敏、高准确率的核酸分子诊断技术及方法,成为全球攻关热点.本研究基于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技术,利用巢式PCR原理,开发了检测试剂,建立了检测方法.对333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患者及所在环境样本进行了应用检测,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引起了学术界对病毒传播机制的广泛关注.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大气环境条件(包括太阳辐射、温湿度、风速、气溶胶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对SARS-CoV-2的传播有一定影响.然而,不同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有关大气环境对SARS-CoV-2传播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并分析了其中的作用机制.从SARS-CoV-2的排放和大气赋存状态、存活特性等几个方面,评述了大气环境条件对病毒传播的直接影响;进而,从宿主细胞易感性的角度,分析了大气环境条件对病毒传播的间接影响.最后指出当前还亟须解决的相关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海龙  王镐锋  赵耀  高岩  王权 《自然杂志》2021,43(5):343-348
迄今为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造成全球近2亿人感染,数百万人因新冠肺炎而罹难。针对疫情病原——新型冠状病毒,人们对其重要药物靶标开展了深入而详实的研究。对药物靶标蛋白三维结构的解析,对于我们了解药物作用机制,以及开发新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总结了针对新冠病毒主蛋白酶及转录复制复合体的多种结构,分析了药物小分子抑制相应靶标蛋白的机制,以及对于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谢家荣  孙嘉辰  刘迅  孙小强  何群  胡延庆 《科学通报》2020,65(22):2348-2355
采用分阶段滚动SEIR疾病传播模型,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确诊感染人数为基础,测量了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基本再生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根据该关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传染趋势进行了预测,给出确诊人数每日的预测曲线.预计疫情结束时全国除湖北省以外累计感染人数近14000人;除武汉市之外,累计感染人数近32000人.另外,全国非湖北地区,在1月23日武汉封城后,日新增长确诊人数在下降前是线性而非指数增加的,这意味全国大部分地方对春节前夕从武汉流出的感染者的防控从一开始就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5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 BNYVV) RNA5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体外转录获得的RNA5体外转录物, 与只含有RNA1, 2以及RNA1, 2和3的两个BNYVV突变株BNYVV-Hu0和BNYVV-Hu3的RNAs分别混合, 并接种于寄主植物番杏(Tetragonia expansa)和甜菜(Beta vulgaris L). 结果表明, RNA5是BNYVV中除RNA3以外的另一个病毒致病性相关分子, 它的存在能够提高病毒的侵染效率和在寄主体内的积累水平, 并与RNA3协同作用, 导致病毒侵染后的症状表现加重.  相似文献   

7.
张儒  孙子茹  刘胜男  高清志 《科学通报》2022,67(10):933-94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因具有极强的传染力和无特效治疗药物,导致其在全球大规模传播.目前疫苗的接种和推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OVID-19大流行,但从临床治疗角度仍需要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抗病毒药物才能阻止这种新型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由于抗病毒新药的研制周期漫长,其研发过程涉及靶点的选择、体外药效筛选、体内药理学及毒理学验证以及临床安全性与治疗效果的确认等不同阶段,才能最终获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药物.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特异性靶点而设计和筛选的少数小分子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验证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COVID-19暴发以来的抗病毒热点药物,尤其是对SARS-CoV-2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代表性抗病毒化合物的药学分类、作用靶点、药效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测试结果.基于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明确了药物研发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肩负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能有效抑制病毒感染的新药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对公共卫生和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和使用对预防疾病和控制疫情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包括重组蛋白亚单位、病毒载体、mRNA脂纳米颗粒在内的多种技术平台开发的疫苗都获得了使用.然而,由于抗原设计的差异、免疫剂量和注射间隔的差别,不同疫苗平台之间的免疫效果无法直接比较.因此,本研究以Delta-Omicron嵌合RBD二聚体为免疫原,对广泛使用的3个疫苗平台(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进行了免疫原性头对头比较,通过小鼠模型比较了它们同源接种和序贯接种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小鼠在免疫同源的两剂疫苗后,m RNA疫苗诱导的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都最高,其次分别是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异源加强免疫的结果显示,不管是以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或者mRNA疫苗初免,以mRNA疫苗作为第2针加强免疫均能诱导更强的体液免疫反应.此外,在疫苗激发的细胞免疫方面, mRNA疫苗诱导了较强的CD4+T细胞反应,腺病毒载体疫苗诱导了较强的CD8+...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社会性恐慌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和有类似症状的患者涌向医院,尤其是发热门诊.此外,还有部分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到医院其他科室就诊.疫情初期,由于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物资储备不足及防护意识不到位,部分医护人员被感染,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医院内环境,减少医院内近距离人际接触频率,防止新型冠状...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virus),以下简称为新冠病毒,也称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研究认为, SARS-CoV-2可能起源于蝙蝠,但是其中间宿主仍不清楚.目前,除蝙蝠外,穿山甲被证明是唯一携带SARS-CoV-2相关冠状病毒的哺乳动物,因而被认为是可能的中间宿主.本研究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展现和分析了SARS-CoV-2和两种穿山甲冠状病毒(pangolin-CoVs, GX/P2V/2017和GD/1/2019)分别与穿山甲ACE2(pangolin ACE2, pACE2)和人ACE2(human ACE2, hACE2)受体的结合能力,解析了SARS-CoV-2刺突蛋白(spike, S)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与p ACE2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辨率为2.3?,发现...  相似文献   

11.
邢颖  刘文彬 《科学通报》2020,65(22):2326-2333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突然肆虐,给我国乃至世界带来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寻找能够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引起的肺炎等相关疾病的适用药物及治疗方案成为当务之急.基于以往治疗类似疾病的认识和经验,研究人员在最短时间提出了上百种可能的候选药物.目前已经提出并进入临床试验的几类药物包括核苷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其他化学小分子药物、生物制剂等.结合传统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展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正在对这些在研药物的临床效果、剂量、适应性及毒副作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验证.本文对截至2020年2月16日的医学论文数据库信息及网络资料进行了梳理,对一个月来科研人员、制药行业、临床医生提出的潜在药物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风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室内传播的重要手段,个性化通风作为一种高效的通风方式在疾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个性化通风作为舒适性通风已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然而,大部分空气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基于室内病原体均匀分布的假设,不考虑呼吸活动产生的病原体近距离传播的问题以...  相似文献   

13.
由标准强毒F114株全长cDNA克隆恢复猪瘟病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聂玉春  陈建国  丁明孝 《科学通报》2003,48(10):1059-1063
通过RT-PCR获得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强毒株cF114株(中国标准强毒F114株经PK-15细胞增殖)全长基因组cDNA并测序. 与已知其他几株CSFV代表毒株F114, Brescia, Alfort和C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41%, 96.80%, 86.03%和95.70%; 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28%, 98.54%, 93.33%和97.41%. 将获得的各基因片段按病毒基因组顺序连接成全长cDNA, 插入pMC18质粒SalⅠ/ XbaⅠ之间, 得到含病毒全长基因组的重组质粒pMC12297. 用T7 RNA聚合酶进行体外转录, 转录出的RNA转染PK-15细胞, 细胞上清液经扩增后, 测定上清液中病毒滴度. 质粒来源的CSFV(vM12297)在抗原反应性和复制能力方面与父代病毒相似. 将疫苗毒C株囊膜蛋白基因E01和E2分别替换到pMC12297相应位置, 获得嵌合体基因组质粒pM/CE01和pM/CE2, 体外恢复获得嵌合体病毒vM/CE01和vM/CE2. 两种嵌合体病毒均能感染PK-15, SK-6和原代猪睾丸细胞,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较vM12297弱, 在PK-15细胞上滴度达到8×10 F-PFU/mL. 这一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CSFV增殖与致弱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和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