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穴居”是中国最古老的民居。《易经》记载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旧石器时代以前为天然洞穴,进入农耕则是人工构筑的穴居、半穴居。天然洞穴的穴居遗迹考古多有发现,如陕西蓝田锡水洞、云南中部哀牢山地区等。湿热、密林地区则为“巢居”,先民们“构木为巢”,起初在树上,进而在地面筑楼。晋代《博物志》记载:“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早期农耕,生产力发展促使母系家族解体,民居中出现分灶、分窑的现象;父系家族的集团民居围合成院落、广场。中原汉民族普遍发展、演变成院落式民居;汉画象砖有院落式民居较完整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穴居动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们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再循环,若没有它们的辛勤劳动,地球的土壤就不会那么肥沃。当然,穴居动物在挖洞时是不会考虑到对地球的益处的。那么,它们挖洞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躲避食肉动物的袭击。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动物学家才把挖洞的蜣螂和挖管道把小鸟藏起来的灰沙燕等称作穴居动物。  相似文献   

3.
洞穴生命     
在地下洞穴里生活着许多奇特的生物. 地下洞穴还是一个人类所知甚少的生物世界. 洞穴里生活着许多终生只生活在洞穴里的动物--"穴居动物".由于长期适应洞穴中的黑暗环境,穴居动物的体内缺少色素,视觉器官退化或消失,新陈代谢缓慢.  相似文献   

4.
王元  金昌柱  魏光飚 《科学通报》2010,55(6):497-503
记述了产自安徽繁昌人字洞早更新世早期的扬子长毛鼠(新种)Diplothrix yangziensis sp. nov.. 现生长毛鼠属为单型种, 仅生活于日本的琉球群岛, 其化石也仅零星发现于其栖息地晚更新世的地层中. 新种以M1齿尖横脊较平直, 上臼齿的t3, t9发育, M3少退化, m1具下中附尖, m2, m3的唇侧下前边尖发育等特征不同于中国第四纪其他已知大型鼠类, 而应归入长毛鼠属. 同时, 新种以体型相对小, 齿冠更细窄, M1前、后齿带发育, M3少退化, m1后齿带小, m3有下后附尖和后齿带等特征比现生属型种D. legata及其他已知的长毛鼠化石更为原始, 很可能是D. legata的直接祖先类型. 中国扬子长毛鼠(新种)是该属在硫球群岛以外的首次发现, 也是迄今该属中时代最早、最原始的种类, 这为探讨长毛鼠的演化、扩散和古生态环境的变迁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穴居动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们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再循环,若没有它们的辛勤劳动,地球的土壤就不会那么肥沃.  相似文献   

6.
邹林 《科学之友》2007,(8A):50-50
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穴居动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们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再循环,若没有它们的辛勤劳动,地球的土壤就不会那么肥沃。  相似文献   

7.
遗传工程及鼠类与人类位于缅因州的杰克逊实验室,以饲养和区分鼠类而闻名,科学家们称该实验室为“鼠室(MouseHouse)”,其饲养的鼠用作研究人类疾病如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的代用者。由于鼠类与人类的遗传一致率很高,因而被用作人类的模型。这几年当中,人...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研究睡眠,1972年2月13日,米歇尔·西佛伊(Michel Siffre)爬进位于德克萨斯州西南部的一个洞穴,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暗无天日穴居时光。西佛伊是一名法国科学家,同时也是生物钟学研究的先锋,这是关于生物节奏的一项研究。在这些生物节奏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生理节奏,它控制着人类的睡眠周期。西佛伊的使命就是探寻生理节奏是如何起作用的。在最好的情况下,西佛伊的穴居生活仍是一种斯巴达式的生活。他住在木制基础平台上搭建的帐  相似文献   

9.
穿山甲由于长期在地下过穴居生活,整个身体都适应地下生活的变化,如眼小视力弱,耳朵退化,但嗅觉十分灵敏;四肢短小,五趾锋利,爪强壮锐利,如尖刀般用以挖地觅食,或掘洞穴居,动作十分敏捷,一分钟可掘地1米,速度比铁耙还要快。它挖的洞一般深3~5米,洞口往往朝向东方,常以杂草树枝掩盖着。它主食蚁类中的白蚁,一只穿山甲一天要吃数十万只以上的白蚁,一年可以管6.67公顷以上的马尾松树林不受白蚁残害。因此,被人们誉为"林海卫士"。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玻璃钢基本概念和玻璃钢模板的特点,揭示了玻璃钢圆柱模板的施工工艺及玻璃钢圆柱模板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焕葆 《科学通报》1965,10(7):646-646
有很长一段时间,学者们认为鼠类不能实验性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在1950年以后,有些学者用硫尿嘧啶抑制大白鼠甲状腺活动,同时饲以胆固醇以促成动脉粥样硬化。但由于硫尿嘧啶对机体代谢的扰乱,引起动物的死亡率很高,因此不能认为这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方法。最近O’Neal等在饲料中加胆固醇和过量的黄油,避免用硫尿嘧啶,使大白鼠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由于鼠类是杂食性动物,在食性方面与人类比较接近,因此作为实  相似文献   

12.
许常悦  赵立清  孙建红 《科学通报》2012,(19):1747-1754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数值研究了来流马赫数为0.75、雷诺数为2×105的带挡板圆柱可压缩绕流.由于带挡板圆柱绕流的被动控制,与圆柱相比,带挡板圆柱的阻力减小了33%,升力系数的振荡几乎被完全抑制.在此类流动中,由剪切效应引起的减阻大于可压缩效应的影响.通过分析挡板的被动控制机理,我们发现抑制剪切层的失稳可以提高柱体的背压,这与柱体减阻和升力系数振荡抑制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沿剪切层的对流马赫数和自激振荡现象,发现在可压缩效应和高频力效应共同作用下,带挡板圆柱的剪切层失稳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3.
霍美瑜 《科学通报》1981,26(6):338-338
本文用分布理论法计算圆柱波导及谐振腔的并矢格林函数。在无源情况各场的表示式中,要附加上一项才给出一般情况下场分布的完整表示式;本文就圆柱波导情形计算出这一附加项。注意到分布理论中几个关系式,本文用亥姆霍兹方程的标量特征函数,获得圆柱波导及谐振腔并矢格林函数的完整解答。  相似文献   

14.
近壁圆柱绕流是许多工程问题分析简化的物理模型。圆柱尾流与壁面边界层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复杂而丰富的多尺度湍流结构。文章对工程中由这种湍流结构引起的圆柱涡脱落频率、圆柱所受阻力和升力的变化,以及这种湍流结构的产生和演化的规律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1亿年前.在暮色苍茫下的丛林。到处是一片宁静。一些恐龙聚集在丛林旁.一个个长着长长的尖牙的小老鼠穿梭在恐龙群中,甚至在恐龙的脚趾缝中跳来跳去也面无惧色。它们就是鼠类的远古祖先。美国和阿根廷的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挖掘到了鼠类远古祖先的化石。令人惊异的是,这种远古老鼠长有长长的尖牙,形似美国动画片《冰河世纪》里的剑街松鼠。科学家表示,虚构和现实的惊人巧合故事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日等国科学家,围绕着抗震减灾,在建筑设计上开展了一场技术革命。在地震频繁的日本,这场技术革命又叫建筑革命。科学工作者运用现代科技,设计建造了形形色色的抗震建筑,这些新型的抗震建筑,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地下建筑人类的生存方式从茹血穴居至地面熟食,从简单的茅草屋到装饰华丽的雕梁画栋。随着斗转星移,房屋建筑又从平房演化为楼房。从二层、三层,发展到多层,甚至有超过百层的现代化的所谓摩天大楼。据说有一国家正在设计850层的超级摩天大楼,真可谓人类从地下穴居步步登高,欲入九宵云天。但是从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建筑界的大师们又从上天的楼房转到设计入地的建筑设施了。从一层地下室变为多屋地下室,其变化原因固然是多  相似文献   

17.
在动物界,虽然有些动物以"鼠"冠名,但和鼠类的关系却相差甚远,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袋鼠、负鼠和鼹鼠,就是叫鼠却不是鼠的"鼠辈".  相似文献   

18.
在动物界,虽然有些动物以“鼠”冠名,但和鼠类的关系却相差甚远,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袋鼠、负鼠和鼹鼠,就是叫鼠却不是鼠的“鼠辈”。  相似文献   

19.
从今天开始,我将同青年朋友们谈谈有关发明创造的一些问题。 人类劳动历史是一部 发明创造的历史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工具,从而从猿进化到了人。人们发明了取火的方法,发明了用石头制作狩猎工具、切割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语言,脱离了穴居生活,逐步形成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0.
点点滴滴     
音乐糖 西班牙的“音乐棒棒糖”外形像一枝笛子,可用特制的棒杆自由调节音阶,用这种糖吹奏的乐曲优美悦耳。 健齿糖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可以补钙健齿的口香糖,该糖加入了新发明的天然磷灰石健齿物质,它只吸附分离蛋白质及过滤病毒。此糖具有补钙健齿的功能。 除臭糖 日本味之素公司研制出一种除臭糖。这种糖在一种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