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上的一篇论文显示,在美国西部偏远的荒野地区和国家公园,每年都会落下大约1000吨或更多的塑料粉尘。多达1/4的微小塑料碎片可能来自附近城市的风暴,而其余的则源自更远的地方。这项研究首次梳理了微塑料的地理起源,进一步证明了此类污染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犹他州立大学生物地球化学家、该论  相似文献   

2.
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暴露在淡水或盐水中数周的微塑料颗粒更易被实验室小鼠的细胞吸收,这表明环境中的微塑料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进入细胞. 关于摄入微塑料对动物的潜在影响,研究人员通常使用清洁或"原始"的微塑料颗粒.然而,这些粒子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微塑料,因为自然界中的微塑料颗粒会被环境中的其他...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微塑料再次引发关注。美国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在北极钻取的冰芯中发现了微小的塑料碎片;在北极地区的积雪里,也检出了相当数量的塑料微粒……日益严重的微塑料污染已到达地球最偏远的地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4.
据《环境国际》杂志近日报道,意大利科学家首次在孕妇胎盘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 罗马菲特贝尼弗雷特里医院的研究小组在妇女生完孩子后捐赠的6个胎盘中的4个中发现了12个微塑料碎片.每个胎盘中只有3%的组织被采样,这表明微塑料碎片的总数可能更高.研究论文指出,所有的塑料都已被染色.有3种确定为被污染的热塑性聚合物聚丙烯,而其他...  相似文献   

5.
风干物燥时,“触电”似乎总难避免。脱衣睡觉时遭遇“噼啪”乱响;与人握手时指尖一阵酸麻;开门时先得忍受一下刺痛。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静电压有时可高达数万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适当防范。高温、干燥的室内是“电荷纷飞”的高危地带,人的身上和周围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而电器设备本身产生的静电也使空气中随机性存在着空间静电。据专业机构测算,翻阅塑料说明书大约产生7000伏静电干扰,在室内走动可能产生6000伏电压,屁股在椅子上一蹭会产生1800伏以上的电压,而听到噼啪声时已有上万伏的电压了。据专家介绍,通常而…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电泳芯片常用材料的性能、不同微通道网络形状和尺寸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塑料电泳芯片材料的选取以及微通道网络形状和尺寸参数的确定方法 ,以期为建立毛细管电泳芯片结构设计、制作和深入研究的技术平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塑料加工机械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合成树脂产量排名世界第二,塑料表观消费量占全球五分之一,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塑料价值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由此产生的巨大商机也吸引着国际同业关注的目光。这是从2008年4月中旬,在上海举行的第22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上传出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乍一说起外来生物,大家不一定很熟悉,可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比如,红薯来自爪哇,玉米来自墨西哥,向日葵来自美洲,烟草来自巴西,橡胶来自东南亚,黄瓜、葫芦原产于印度,甜菜、莴苣原产于地中海,植物园里的奇花异草,动物园里的陌生脸孔……  相似文献   

9.
一 项研究近日指出,水下海草场可以捕获、提取海洋塑料废弃物,并将其带到岸边,从而帮助清除海洋里的塑料垃圾.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报告》. 此前研究显示,大部分塑料最后都沉到了海底,但有一些被冲回岸边,科学家猜测,海草场广泛分布在浅海水域,能帮助捕获并缠住来自海床的沉积物颗粒.  相似文献   

10.
微纳光子学是21世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的科学前沿,也将对未来高新技术、国家安全、绿色能源等诸多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美国、欧盟等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国家及地区陆续出台针对微纳光子学的重大研发计划,我国科学界也呼吁政府尽早设立相关研究计划,加强对微纳光子学的研究。微纳光子学结合了光子学与纳米技术的前沿成果,成为21世纪国家不可或缺的关键科学和技术,我国学者在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为了深入探讨微纳光子学前沿基础理论以及由此衍生的技术对未来国民经济中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资源的影响,2014年5月14—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数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与政策局共同主办了主题为"微纳光子学"的第115期双清论坛,来自全国26个单位的38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通过充分而深入的研讨,凝练了该领域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聚丙烯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无论是聚合改性还是共混改性,中国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本文介绍近年来聚丙稀的实用化技术进展,包括聚丙烯/无机纳米粘土复合材料、聚丙烯微发泡塑料、成核剂改性聚丙烯材料及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技术进展和产品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2.
纳米聚合复合物材料中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纳米塑料."纳米塑料"是指无机填充物以纳米尺寸分散在通用塑料基体中形成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分散相尺寸至少在一维方向小于100nm.由于分散相的纳米尺寸效应、大比表面积和强界面结合,使纳米塑料具有高强度、耐热性、高阻隔性、阻燃性和优良加工性等优异性能,是一种全新的高技术新材料,应用领域广泛.  相似文献   

13.
3光钙型环境友好塑料材料是我国环保型塑料今后产业的发展方向 3.1无机矿物填充型塑料的技术进展 无机矿物粉体材料与塑料的共混改性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从1980年开始,福州市塑料研究所张华集等开发的"APP无机矿物填充母料"、福建师范大学章文贡等开发的以偶联剂处理为基础的"PEP无机矿物填充母料"和轻工业部塑料加工应用科学研究所刘英俊等开发的"PMP无机矿物填充母料",促使国内无机矿物在PE和PP塑料中大量使用,当时的目的在于提高刚度,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塑料在体育设施和用品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目前塑料在体育设施和用品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对塑料体育设施和用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人类进入现代化、信息化社会,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电子计算机、微波炉、手机、空调等各种现代化产品相继进入百姓家中.但这些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充斥空间,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16.
正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日前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喝塑料瓶装水可能会同时摄入塑料微粒。该项研究发现,超过90%的样本中存在塑料微粒污染。由奥普传媒集团和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研究发现,每升瓶装水中平均含有10.4个直径接近人类头发粗细的塑料微粒,是其此前发现的全球自来水受  相似文献   

17.
地球科学的科技活动产生地球数据,地球数据又是形成地球科学假说、模式和理论的根据。同时,当代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日常生活和军事活动等等,越来越多地需要地球信息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微氧技术的产生与作用机理,综述了微氧技术在污泥消化、改善出水水质、生物脱氮、降解难降解物质和消除中间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等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er)是指大气中固态或液态的悬浮性物质。其来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来自地面扬尘、海水溅沫蒸发而成的盐粒、火山喷发的散落物、森林火灾产生的烟尘,以及生物释放的花粉、菌类孢子和微生物等;后者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冶炼、粉碎、筛分、  相似文献   

20.
塑料瓶装油容易引起增塑剂溶解“,建议大家应该尽量采用玻璃、铁制、陶瓷等器皿装盛食用油,不要使用塑料瓶装油。而且大家在购买食用油时,尽量购买小瓶包装,以便短期内能用完。”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厉曙光教授之所以如此提醒大家,是因为研究发现,塑料瓶装油容易引起增塑剂溶解,对人体造成危害。厉教授带领的该科研小组,分别采集了市场上不同品牌和不同出厂日期的塑料桶装大豆色拉油、调和油、花生油,以及散装豆油(非塑料制品盛装)、某快餐店煎炸食物的固体起酥油等为检测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装食用油中,都含有“邻苯二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