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基础理论认为,人类至少进化出了5种道德基础:公正、关爱、忠诚、权威和圣洁。人们对各道德基础的看重程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道德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背景下,本研究采用道德基础问卷,分别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2017年11月26日-12月7日)、暴发期间(2020年2月29日-4月30日)和暴发后(2020年7月14-16日)多次收集中国大学生的道德观数据,旨在考察疫情前后大学生道德观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疫情暴发期间,大学生对个体性(公正和关爱)和群体性道德基础(忠诚、权威和圣洁)的看重程度均显著高于疫情暴发前;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大学生对个体性和群体性道德基础的总体看重程度并未立即出现明显回落或进一步上升。研究结果说明,与2017年相比,大学生的道德重视程度在疫情发生后有明显上升,其背后的原因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风险认知对信息焦虑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就业风险认知与信息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为降低大学生的就业信息焦虑水平提供参考.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对各类就业风险的认知状况、自我效能感以及信息焦虑状况,利用SPSS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和处理.通过研究发现,疫情下大学生对社会不公正、就业市场竞争、安全健康、职业发展前景、职业自我认识风险的认知对信息焦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自我效能感在上述5类大学生就业风险认知与信息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能有效降低其信息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听力语言康复机构服务对象、业务开展模式、康复教育过程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就如何开展正常的康复业务进行思考,根据存在的风险,提出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应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心理状态问卷,通过对947名大学生的调查,考察了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结构及其特征.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新冠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包括信息困扰、积极信息关注、健康担忧、学业担忧、返校担忧、社会责任感知、社会支持感知和人生思考8个维度.积极信息关注与社会责任感知、社会支持感知和人生思考各维度之间存在中高程度的相关,与返校担忧、健康担忧存在较低程度的相关;信息困扰与健康担忧、学业担忧、返校担忧之间存在较高相关.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存在差异,女大学生的信息困扰、健康担忧、返校担忧程度均高于男大学生;大三学生在疫情中感受到更多学业、返校风险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注重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多种传统健身功法对大学生心理情绪的影响,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随机抽取延安大学大学生600名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疫情期间大学生焦虑发生率为39.24%,焦虑评分为(46.10±7.56)分;而抑郁发生率为24.59%,抑郁评分为(43.36±10.10)分;失眠率为35...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纷纷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线上体育课教学。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皖南医学院线上体育课的实际参与情况、学习质量、效果反馈等环节进行了调查,并重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医学类院校优化体育多元的融合思路,以期在后疫情时代下,构建出适合医学类大学生参与且长久有效的线上+线下多元化体育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桐城居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处理情况及相关意见建议,国家统计局桐城调查队于2月5—7日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基于调查问卷结果,文章对桐城居民防疫措施、战疫信心、疫情期间居民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疫情防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部分高校学生的运动营养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与营养结合方面缺乏科学指导,健康意识淡薄,针对高校学生在运动与营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泉州市安溪县为例,主要针对县级环保部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隔离点的医疗废弃物和废水的处置与处理状况等,展开调查研究,旨在为环保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公众的心理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疫情心理疏导提供贡献和参考.方法:采用网络滚雪球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数据,并借助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疫情知识、媒介使用与疫情空间分布对公众的心理冲击.结果:(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的心理状况总体较差.(2)公众的疫情知识得分对...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北京城市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时期的小汽车出行行为的问卷调查、典型案例家庭的活动日志调查和深度访谈,借助时间地理学个体路径和活动情境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家庭在平常态、疫情期间及复工后小汽车出行行为及其活动的微观情境变化.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以社交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开车出行显著减少,且开车独自出行的情况减少,与家人的联合出行增加,上下班途中多目的出行减少;在疫情期间,家人联合通勤、大批量购物、照顾老人和寻求代际支持方面的小汽车出行需求是刚性的,而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小汽车出行需求是弹性的、可调整的.对于后疫情时期,建议鼓励弹性工作时间安排,增加小汽车联合通勤,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同时鼓励社区、学校等提供医院转诊、课后托管等社区服务,提高社区生活圈内部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将一定程度减少小汽车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开展了在线教学.本文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对疫情期间学校的在线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学校在线教学基础薄弱,但在广大师生的努力下,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也凸显了我校在在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  相似文献   

13.
吉林市高校大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饮食及营养状况.方法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对947名大学生膳食摄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在营养素摄入方面普遍存在不足.结论应加强大学生的营养知识素养,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掌握合理营养的方法,提高整个大学生群体的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张爱婷 《天津科技》2022,(9):99-102+106
解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科技期刊的响应策略及其积极作用,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借鉴与参考。调查并分析疫情突发情况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各种对策及其积极作用。疫情发生后,众多科技期刊编辑部响应迅速,及时组织做好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出版及宣传推广工作。我国科技期刊落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保障研究成果快速应用于疫情防控实践的同时,也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了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现,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体系是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成因和工作现状,围绕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三方面进行深度讨论,根据高校现有资源和工作模式,构建更具实效性的心理危机工作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知觉心理压力量表,对福建省某医学院校的1075名医学生展开调查,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知觉压力特点及其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疫情期间医学生总体知觉到的压力状况处于正常水平.医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和家庭支持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所知觉到的压力,消极应对方式显著正向预测所...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健康和社会生活等。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量表用于衡量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量表的样本由来自不同高校的856名学生组成,使用“问卷星”分发电子问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为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有效工具,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并可开展相关研究,以验证对其他群体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赣西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和思政工作者的调查,了解自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思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自媒体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作用,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以提高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段雪岩  李媛 《江西科学》2022,(4):817-82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与持续对社会经济带来损失,同时也损害大众身心健康。探讨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群体旅游意向,对旅游业未来恢复有重大意义。研究引入新冠疫情下的风险感知变量构建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通过234份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测量模型检验发现,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对大学生旅游意向存在正向影响,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旅游意向存在负向影响。在分析结论基础上,认为旅游意向不仅受到个体主观影响,未来研究还需结合疫情事件的时空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小乐 《江西科学》2008,26(5):738-740
了解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意识、饮食习惯及近期健康状况,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两所大学中抽取200名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营养基础知识、饮食行为、自我评估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结构欠科学,饮食习惯不合理。大学生应自觉学习营养知识,改正不良饮食习惯,养成荤素搭配,粗细结合的正确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