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绵城市     
正"水底摸车""街道捕鱼""城市看海"……每每汛期来临,多座城市都会发生内涝。如何推进城市综合治理,才能告别年年"看海"?2015年10月,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出台,并先后公布了两批共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市普降暴雨和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两日,较为严重的积水在6小时内几乎全部消退。强降雨与汛期的到来,让全国试点已5年之久的海绵城市建设迎来检验成果的时刻。2015年,国办75号文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建设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设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30年80%  相似文献   

3.
正要解决城市内涝,需要全局性的思考,对雨水开展源头、过程、末端的全流程综合管控。大雨过后,地面微微潮湿,道路两侧浅浅的植草沟里还存有水迹,雨水已流往地势更低的坑塘、花园、蓄水池。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个居民小区刚刚完成海绵改造后的场景。2016年,北京通州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内,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市政道路、河流湖泊等,都一一进  相似文献   

4.
“(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近年来在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使用非常广泛,指导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LID)地块的规划、设计、建设,并且是海绵城市建设验收和管理的核心指标。但是,由于其物理概念不明、专业语义模糊不清,在不同涉水行业中引起了混乱解读,妨碍了人们对海绵城市建设内涵的正确理解。其实,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就是“日雨量系列经验排序的百分位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往往与“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这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总目标联系在一起,就全国范围的平均情况,与日雨量经验排序70%对应的设计日雨量仅相当于1年一遇的30%(0.304);而与85%对应的设计日雨量仅相当于1年一遇的50%(0.534)。由此看来,LID控制的仅是小雨部分,对解决初雨污染是起作用的,可以看作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阶段;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二阶段应该是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建议把“(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改换成“(雨水)源头处理设计日雨量”,更加专业、易懂、易推广。  相似文献   

5.
2002年7月1日,科技部批准武汉市为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试点城市.一年来,武汉市将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紧紧围绕市政府提出的"试点城市关键在试,试什么?怎么试?"的问题,对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并取得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6.
在尚未出台全国性的信用法规情形下,地方政府如何建设信用体系是当前普遍关心的问题.北京市被国家发改委选定为全国五个试点城市之一,北京市又把中关村作为北京市信用建设的试点地区.2005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欧新黔副主任在考察北京市的信用建设时,十分肯定北京市中关村信用体系建设,并要求加以经验总结以便在全国推广(见北京发改委网站).  相似文献   

7.
正"无废城市"被当作一把钥匙,打开了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大门。2015年,由杜祥琬院士牵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2017年,"无废城市"和"无废社会"的概念在我国首次提出。目前,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无废城市"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20,(15):36-39
正国外经验不宜照搬,但也能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思路,结合国情制定"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和措施。每年一到入汛,我国多座城市遭遇连续强降雨,部分城市会出现"看海"的情景,城市内涝及洪水应急减灾成为城市居民和管理者共同面对的难题。为此,我们挑选了国外应对内涝及洪水、提高城市应急减灾的案例,希望对国内城市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无废城市     
正什么是"无废城市"?据统计,我国每年固体废物产生量超100亿吨,部分地区垃圾围城、垃圾遍野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如何将这些固体废物进行妥善处理和有效利用?去年初,国务院在全国启动"无废城市"建设,筛选出"11+5"个城市和地区作为试点。一年来,试点城市和地区建设情况如何?发达国家在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上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据绿色和平组织在2015年1月22日发布的中国《年度城市PM2.5排行榜》显示,超标城市占九成以上.在PM2.5年均浓度最糟的10座城市中有7座位于河北,3座来自山东.按照中国国家环保部相关条例的要求,目前全国有190个城市公开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它们相较于其他城市有更完整和连续的PM2.5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20,(13):12-17
正"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有机构预测,其建设的背后,其实与7万亿元的市场空间挂钩。一场盛宴已持续了一年,仍在不断地"加菜"。这场盛宴指的是去年1月国务院在全国启动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18个部门共同推动。深圳、包头、铜陵、威海、重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之一,海南三亚正持续探索"无废城市"的实现路径。减少垃圾填埋,取而代之垃圾焚烧发电;引导垃圾分类,实现从源头上减量;促进公众参与,提高环保意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近年来,垃圾围城、固废难消,成为一些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无废城市",则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思路。"无废城市",指的是持续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首批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实现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青海省政府新闻办2023年12月22日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成效及亮点公报。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首批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实现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起,科技部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建设由各部门、各省市区和副省级城市科技成果网构成的全国科技成果推广信息服务网,确定河南省为首批8个参建试点单位之一.河南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科技成果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并将该项工作列为全省2003年度六项重点科技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198 8年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 )公布了《大气科学名词》。这批名词共收词目 1 1 5 0条 ,按要求所收的词属于基本词、常用词。从 1 989年起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始收集第二批名词 (增补名词 ) ,此时全国名词委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 ,要求将扩大收词与名词释义同时开展 ,因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释义工作开展较早 ,被全国名词委指定为名词释义工作的试点学科。增补名词与释义工作历时 5年 ,于 1 994年底将两批名词及其释义全部完稿 ,提交全国名词委于 1 996年公布 ,共有词目 1 873条。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06,8(6):16-16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第二届专家委员会成立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第二届专家委员会于2006年10月23日成立。新一届的专家委员会由地球物理等众多领域的国内资深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担任主任。该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规划、实施和发展中的咨询、评议等工作,在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深化和发展中肩负着重大职责。中国地震数据共享网站开通中国地震数据共享网站于2006年9月28日正式开通。中国地震数据共享网站建设是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纳入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首批试点项目,历时3年多建设完…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复同意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三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以及中关村、东湖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加强了三个地区作为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聚集区,三家示范区成功入围首批全国“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成为引领全国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创新实践的摇篮。本文对三家示范区科技金融工作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2009年美国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中国引入“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一词开始在祖国大地漫天飞行:智慧交通、智慧油田、智慧食品系统、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供应链、智慧气象、智慧金融、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物联网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全国18个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80%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那么究竟如何来理解这些科技概念中的“智慧”一词呢?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披露,2008年到2010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座。突发性的灾难,已经成为检验城市基础设施的"评估师",而灾难前后的应对措施,也成为检验城市管理的"试金石"。城市排水显然已经成为中国城市集体面对的现代性难题。城市建设标准积弊城市下水道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俄罗斯道,地处高寒,降雨量少,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9,(10):I0002-I0003
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