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有的文献证据显示,神经心理学损害已被确立为抑郁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但关于抑郁症患者具体的神经心理学损害尚未总结出公认的模型.本研究采用自我面孔识别(self-face recognition,SFR)这一经典的神经心理学范式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我是否受损.本实验招募了18例抑郁症患者和20例健康被试进行SFR测试.实验中采用面孔合成技术测量了与控制组被试相比,抑郁症患者在不同面孔识别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面孔识别加工偏向性大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被试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36)=7.388,P=0.01).随后的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揭示了抑郁症患者在自我-名人和自我-陌生人任务上分别表现出来的自我偏向(t=2.636,P=0.012)和自我识别偏向(t=2.190,P=0.03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我加工和自我识别加工的损害,表明抑郁症个体确实存在自我异常水平.以上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抑郁症的病因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杨帅  赵翼  王洪  黄希庭 《科学通报》2020,65(19):1922-1935
以道德的全脑协同活动为前提,尝试厘清特定脑区损伤对道德行为的影响.脑损伤引起的道德后果主要表现为不道德行为.在大脑皮层,"自我"功能丧失通常是额叶损伤的结果,颞叶损伤可导致暴力攻击等问题行为;眶额叶损伤还可能引起风险决策、社会情感、自我信息矫正等方面障碍,腹内侧前额叶损伤则可能产生学习适应、抽象事件判断、自我控制等功能受损.在大脑皮层下,一些患者的严重暴力侵害行为和杏仁核损伤有关;下丘脑、苍白球、隔核等损伤的行为后果通常与基本生理需求的不恰当满足有关,主要表现为性道德失调;还有些脑区损伤的影响被放置于特定脑神经网络中进行了探讨.基于脑损伤研究所提出的道德脑机制假设,通常将心理过程或心理能力作为中间要素,而非寻求道德和脑的直接对应关系.脑损伤在道德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面临着诸多伦理争议,主要围绕患者的道德行为评价、道德功能提升、污名化等.未来亟待探讨脑损伤影响道德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确立与完善脑损伤后遗症的多样化图谱及扎根中国土壤开展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邓章岩  王栋  蔡季伦  姜先勇  陈作松 《科学通报》2020,65(19):2010-2020
为了探索体育参与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厘清大学生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之间道德判断加工机制的差异.共选取了30名在校大学生(包括15名国家一级篮球运动员)作为研究被试,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 Devices 1100, fNIR Devices LLC,包括4个光源与10个探测器,共16个监测通道)监测被试完成道德两难任务时的前额叶激活情况.道德两难任务包括个人与非个人两种情境.结果表明:(1)相较于个人情境,被试总体在非个人情境中的道德判断更为功利.(2)运动员被试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右背外侧前额叶相关通道(通道13、14和15)的激活水平显著高于非运动员,且出现峰值的时间较早,左背外侧前额叶相关通道(通道3)的激活水平显著低于非运动员.可见,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控制两难任务中的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4.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ERP分离与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迎芳  郭春彦 《科学通报》2007,52(17):2021-2028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ERP分离在记忆心理学领域已得到大量的证实, 但关于二者之间的联系却较少被研究. 它们是否包含有相同的加工过程呢?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 本研究采用“学习-测验”范式, 在编码阶段让被试进行深(愉快判断)或浅(颜色判断)的学习加工任务, 然后进行词汇决策(内隐测验)或再认判断(外显测验), 同时在学习或测验阶段添加了干扰变量, 探讨不同测验中获得的新旧效应在相同变量作用下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300~500 ms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效应有着类似的特征, 且在相同变量作用下发生类似的变化, 表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早期的ERP成分是共同的, 代表着相同的知觉表征系统的操作; 而500~700 ms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效应在相同变量下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它们在功能上是相互分离的, 可能分别反映了主动的和被动的回忆加工. 因此,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加工过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它们既有分离的现象, 也存在着重叠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近年研究发现,社会距离、社会排斥、社会评价等社会因素与公平行为共同调节了早期结果评价过程,但目前研究尚未探讨社会因素中道德判断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本研究在道德句子启动下与最后通牒范式结合并记录脑电数据,探究道德判断(3水平:杀人犯、献血者、普通人)与提议公平性(2水平:公平、不公平)对响应者的决策行为影响.行为结果发现,献血者不公平提议的接受率显著高于杀人犯,杀人犯公平提议的接受率显著低于献血者与普通人.脑电结果发现,道德判断和提议公平性共同调节了个体的FRN(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波幅,仅发现献血者条件下不公平提议比公平提议诱发更负的FRN波幅.在P300成分上发现公平比不公平提议诱发了更大的波幅,且不受道德判断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判断与公平准则冲突时,个体更依赖于道德判断进行决策.个体对高道德水平者存在更高的公平期待,对其不公平行为诱发了更强的负性情绪. FRN反映了违反社会准则的不公平行为,这一结果早期评价过程也受到了道德判断等社会因素的调节作用,但P300反映的晚期评价过程则不受道德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风险决策主流理论以期望法则的计算为核心假设,认为决策者需要进行"加权求和"的期望值计算过程.为检验这一基本假设,本研究采用相同的视觉材料设计了两类任务:将"%"看成"概率"的概率决策任务(风险决策)和将"%"看成"比例"的比例决策任务(计算决策).两任务均要求被试选择自己偏好的选项.考虑到被试在比例决策任务中须执行"加权求和"的期望值计算,方能使其收益最大化,我们推测,若被试在概率决策任务中也是根据"加权求和"规则做出决策,我们应当会发现影响"期望值计算"的诸因素(如计算难度、算术能力)同时影响两类任务.结果发现:计算难度和算术能力只影响比例决策任务绩效(其反应时更长,基于期望值选择的比例更高),但不影响概率决策任务绩效.相反,与"期望值计算"无关的"概率能力"和"感觉寻求人格"只影响概率决策任务绩效,但不影响比例决策任务绩效.该结果表明,概率能力和人格对风险决策的行为绩效起调节作用,人们在风险决策中可能并未按照期望法则的精确计算方式做出决策.期望法则家族理论将"加权求和"结果作为人类风险偏好的单一指数,或许是一种人为创造的错误指数.  相似文献   

7.
陈杰  刘翠红  沈海洲  李雯婕 《科学通报》2020,65(23):2507-2515
从集体自尊的角度出发,使用ERP技术和自我参照范式,探讨了集体自尊水平对集体和个体自我参照加工影响的时间进程特点.结果发现,在高集体自尊组中,集体自我参照条件相比非集体自我参照条件诱发了更大的N1波幅,而在低集体自尊组中,两种条件下的N1波幅没有显著差异;在P2和P3成分上,低集体自尊组被试在集体自我参照条件下相比非集体自我参照条件诱发了更大的P2和P3波幅,但是高集体自尊组被试在这两种条件下的P2和P3波幅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个体自我参照加工中,尽管高、低集体自尊组被试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个体自我参照效应,但是两组被试个体自我参照效应的强度并没有差异.因此,本研究表明,集体自尊对集体自我参照加工具有明显的调制作用,而对个体自我参照加工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神经经济学: 打开经济行为背后的“黑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荣军  周晓林 《科学通报》2007,52(9):992-998
神经经济学是利用神经科学手段研究经济行为的心理及神经机制. 传统经济学注重对决策的行为描述, 无法揭示经济行为的内在认知机制, 对现实生活中的决策行为缺乏预测. 认知神经科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使得我们有可能揭示经济决策过程的心理和生理机制. 本文归纳了有关效用计算神经机制的研究, 指出神经经济学可以从神经水平验证已有经济学理论的可靠性, 并对许多经济学现象提出新的解释; 探讨了后悔等情绪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及来自神经科学证据, 指出通过测量情绪相关脑区的活动, 神经经济学可以深入考察情绪影响决策的内在机制; 总结了合作、信任等社会行为的神经科学研究, 指出神经经济学的一大趋势是在实验室中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 以提高经济行为神经机制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神经经济学研究不仅为已有的经济学理论, 如前景理论、后悔理论、博弈论等提供神经水平的实验证据, 而且促进了更完善的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患者通常自我报告时间感知变慢,但是抑郁水平如何影响其时间知觉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本研究通过行为实验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时间等分任务范式,考察临床抑郁症患者和阈下抑郁个体在400~1600 ms范围内时间知觉的行为特点与可能的机制.结果发现:(1)临床和阈下抑郁症组的韦伯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主观等分点与对照组无差异,临床和阈下抑郁组均表现出"长时距高估,短时距低估"的趋势.(2)阈下抑郁组的韦伯比例与其抑郁程度正相关,但主观等分点与其状态抑郁和特质抑郁均不相关.(3)阈下抑郁组的P2波幅呈下降趋势,CNV潜伏期延迟,且在400 ms时距上,LPCt的波幅降低,但N1波幅与对照组无差异.上述结果提示,阈下抑郁组与临床抑郁症组的时间知觉表现出类似的改变,并且随着抑郁程度的加深,被试在时间加工中表现出了更多的变异.阈下抑郁个体时间知觉的改变,可能与内部时钟阶段无足够的认知资源参与时间加工有关.此外,阈下抑郁组CNV峰值潜伏期延迟,其后伴随的正向偏转LPCt波幅减小,反应时变慢,提示阈下抑郁组在决策阶段也表现出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肖鑫  丁锦红  郭春彦 《科学通报》2011,56(7):517-528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情景记忆编码和提取对语义表征和颜色背景“捆绑”神经机制的影响. 15名大学生被试参与实验, 以汉字为刺激材料, 采用学习-测验(背景回忆和背景再认任务)研究范式. 数据处理采用事件相关的EEG时频分析、相干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ICA). 结果表明, 比较编码中项目+背景与项目条件, 时频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集中于额区, 时程为600~800 ms; 独立成分分析得到的额区成分说明, 2个条件的差异发生在800 ms; 相干分析得到前额、右顶和左顶-枕区电极的三角形相干结构, 2个条件的差异发生在800 ms. 比较提取过程的项目+背景与项目条件, 时频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集中于中央顶区和顶枕区, 发生在400 ms; 独立成分分析得到顶枕部脑区成分, 2个条件的差异发生在800 ms; 相干分析得到右半球前部和顶枕部脑区电极的相干成分, 2个条件的差异发生在1400 ms. 研究结果证实, 编码和提取对“捆绑”的影响不同, 这种影响体现在不同脑区参与认知神经活动的程度不同. 尤其证实了在提取过程中, 顶枕部脑区活动是“捆绑”的特异性活动; 额-顶枕部相干活动是情景记忆中“捆绑”过程普遍存在的大脑活动.  相似文献   

11.
张琳  朱虹  徐苗  贾竑晓  刘嘉 《科学通报》2012,(11):918-923
自我概念是人类心智的核心特征,而自我的改变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障碍.前人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识别自我面孔时存在困难.由于自我面孔既与自我概念有关,又是高度熟悉的,因而无法确定究竟是自我意识的损伤还是对自我面孔熟悉性的识别受损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我面孔识别上的障碍.本研究采用自我面孔、熟悉面孔和陌生面孔以不同比例两两合成得到的合成面孔作为刺激,要求被试识别合成面孔,直接检验上述两个假设.我们发现病人对自我的识别与对熟悉性的识别是两个独立的加工过程.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识别面孔熟悉性上的表现显著差于正常控制组被试,而在识别自我的能力上并未发现两组被试之间的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面孔熟悉性的加工受到了损伤,而非对自我的加工过程受损.因此本研究挑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识别的障碍反映其自我意识的解体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12.
决策后的反事实思维过程: 来自ERP研究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丽  冯廷勇  索涛  梁静  孟现鑫  李红 《科学通报》2010,55(12):1113-1121
反事实思维指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否定, 进而构建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 是“实际结果”和“假设结果”比较的假设思维过程. 反事实思维根据比较方向的不同, 分为上行、下行反事实思维. 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高度精确的时间分辨率, 通过决策情境的简单赌博任务, 操纵部分反馈和全部反馈, 考察了反事实思维过程的神经电生理证据. 结果表明, 上行反事实思维在FRN和P300成分得到反映, 下行反事实思维仅影响FRN; 对上行、下行反事实思维的溯源分析结果表明定位在前扣带回(ACC). 因此我们认为, FRN和P300是对反事实思维敏感的ERP成分, 且ACC可能是调节反事实思维的重要神经结构.  相似文献   

13.
人人都想得到幸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获得幸福的能力.对于幸福个体差异这一重要而又有意义的问题,以往很少有研究来探索该问题的神经起源.本研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技术,以159名健康大学生被试为对象,研究了幸福感与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额叶、顶叶以及部分皮层下区域的ALFF值与幸福感有紧密关系.具体地说,左、右侧眶额皮层和左侧背外侧前额皮层,以及右侧尾状核的ALFF值随着幸福感的增加而升高,并且这些区域的ALFF值都与情绪有显著相关.相反,右侧中扣带皮层,左侧顶上沟以及双侧楔前叶的ALFF随着幸福感的增加而降低.这些区域的ALFF值不仅与情绪有关,而且还与沉思的倾向有关系.这些大脑区域的ALFF值与幸福感的关系可能表明了高低幸福感个体在自我反思、奖赏加工、情绪调节等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尚思源  苏彦捷 《科学通报》2020,65(19):2021-2031
有关道德认知、道德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尤其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异同及其在个体发展进程中的发展变化,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基于39个效应值9960名被试(道德认知)和29个效应值6946名被试(道德情绪)的元分析,发现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均与亲社会行为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但年龄组的调节作用均未达显著水平.进一步比较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仅在青少年阶段发现,道德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些结果确认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提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中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作用的差异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个体的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阶层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从行为者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一(n=295)和研究二(n=299),从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两个方面,考察行为者社会阶层特征是否影响道德判断的严厉程度.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对高低社会阶层行为者的道德判断标准存在差异,相比于低社会阶层行为者,在道德行为上,被试对高社会阶层行为者的道德判断更宽松,主要表现在道德基础的关爱领域和公平领域;而在不道德行为上,相比于低社会阶层行为者,被试对高社会阶层行为者的道德判断更严厉,主要表现在道德基础的伤害领域和颠覆领域.在此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道德判断的社会阶层效应模型,为探索构建和谐、稳定的道德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孙宇浩  王哲  刘烨  傅小兰 《科学通报》2010,55(2):148-153
早期研究显示, 人造物概念的分类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物体的成因和功能等). 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相互独立的, 也可能有复杂的交互作用. 实验采用大样本施测(N = 169), 沿用自然语言呈现物体属性并要求被试做自由命名的任务, 考察物体的功能和成因影响物体分类的交互模式. 结果发现: (ⅰ)不呈现物体的功能时, 呈现物体的自然成因会增强被试将物体分类为自然物的反应倾向, 同时会削弱被试将物体分类为人造物的反应倾向; (ⅱ)呈现物体的功能时, 被试强烈倾向于将物体命名为某种人造物, 而且, 呈现物体的自然成因没有减少被试将物体分类为人造物的反应. 结果说明, 物体的功能抑制了物体成因的作用, 而物体成因却没有干扰物体功能的作用. 结果提示, 物体的功能是影响物体分类的核心成分.  相似文献   

17.
亲社会风险行为(prosocial risky behavior)是指为了他人利益或社会福利做出的冒险行为.因兼具亲社会性和风险性,且经常与消极的风险行为交替发生,亲社会风险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被识别,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人类积极健康发展的特点.在明确亲社会风险行为概念的来源、界定及其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借鉴了亲社会行为和风险行为的解释路径,从风险偏好和社会偏好整合加工的视角对人类亲社会风险行为的前因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进而构建了一个新颖的亲社会风险行为理论模型,并系统阐述了其大脑神经基础和时间加工进程特点.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亲社会风险行为的心理结构,优化其研究范式,比较经济与社会决策领域下框架效应的特点及其认知神经机制,并探索不同方面的因素对亲社会风险行为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儿童工作记忆的事件相关电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荣  郭春彦  姜扬 《科学通报》2006,51(10):1182-1189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讨了类似于Delayed-Matching-to-Sample任务范式下12~13岁儿童的工作记忆神经机制. 实验结果显示, 无论熟悉客体还是新客体, 工作记忆的ERPs均显示了潜伏期350 ms左右的一个晚正成分, 新客体的潜伏期比熟悉客体有所提前; 相比熟悉客体, 新客体的工作记忆在ERPs波形上表现出更正走向, 这种大脑活动主要发生在额区-中央区. 在分别追踪新靶和熟悉靶的工作记忆任务条件下, 靶与分心物的ERPs波形在150 ms后出现分离, 且靶刺激均比分心物更正; 新分心物、熟悉分心物显示出150~350 ms的额区新/旧效应以及350~550 ms的顶区新/旧效应; 靶的新/旧效应不同于分心物新/旧效应, 新靶更正, 且主要发生在250 ms之后; 与熟悉靶相比, 新靶出现P3a成分.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儿童工作记忆神经机制的时空特征, 且某些特征不同于成人.  相似文献   

19.
疼痛是大脑编码和处理伤害性刺激,避免潜在的或实际的组织损伤的一种保护功能.人体内传导伤害性信息的神经纤维主要有Aδ和C纤维.伤害性信息经过这两类纤维的传导和大脑结构的多重加工,最终产生人体的一次快疼痛和二次慢疼痛.较强烈的激光辐射热脉冲可选择性激活皮肤浅表层中的伤害性游离神经末梢,诱发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活动的变化,即激光诱发电位(laser-evoked potentials,LEPs).至今,研究者共挖掘出Aδ-LEPs的6个稳定成分,即时域上的Aδ-N1,Aδ-N2,Aδ-P2,Aδ-P4波,时频域上神经振荡节律成分alpha频段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vent-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α-ERD)和gamma频段的事件相关同步化(event-related synchronization,γ-ERS).与此同时,研究者优化了C-LEPs提取的实验范式和参数,获得了2个稳定成分,即时域上的C-N2,C-P2波.本文详述了LEPs相关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认知功能.LEPs既能帮助我们探究伤害性感觉输入的外周和中枢加工机制,在疼痛临床研究中有重要价值,也能为某些基础研究(如老龄化问题和社会认知等)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罗希彤  潘亚峰 《科学通报》2023,(Z2):3809-3822
建议互动是信息和影响力在社会传播的重要基石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决策者与建议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内在过程尚不清晰.从人际互动的角度出发,我们尝试构建了一个整合建议双方行为与社会认知过程的人际影响模型:建议者和决策者分别通过提供建议信息和对建议进行反馈相互影响.这种影响通过社会认知过程被各自内化、更新了决策者对建议者可靠性的信念和建议者对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的信念,以及对彼此的社会态度.这些社会认知结果进一步指导了决策者后续的建议采纳倾向和决策优化结果,以及建议者随后的建议策略与建议准确性.同时,受影响的决策、建议行为又产生新的建议反馈和建议信息影响对方.在这些过程中,奖赏加工、心理理论加工和自我监控发挥了关键作用.具体来说,建议采纳过程和建议者对自身影响力的信念更新主要涉及奖赏相关的认知计算和神经表征;决策者对建议者可靠性的信念更新和建议提出过程涉及与社会学习相关的计算过程,并伴随着心理理论相关脑区的激活;此外,自我监控加工也参与了建议者的建议策略的使用过程.总之,本文为揭示建议互动中双方的行为以及认知加工(如信念更新、决策权衡)的内在机理提供了启示.未来研究还需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