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宇宙创始取决于秩序与混沌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一观念始见于文明古国的创世说.古埃及人认为,早期的宇宙是无形的深渊.在印度神话里,造物主湿婆神住在令人恐怖的十字路口.中国的<老子>写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在巴比伦创世故事里,一个叫"大隐"的神,表征了潜伏于混沌之中的不可察性和不可悟性.在巴比伦人看来,有一种隐秩序可能要等待千百年才能被后人发现.  相似文献   

2.
春日话清明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乃生命之本,万物之源.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水,崇拜出之于水的神龙,敬仰治水有功的大禹,赞美滋养孕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为"摇篮"、"母亲".在中华民族崇尚水的过程中,孔子从中起了倡导和宣传的作用,孔子对水作了空前绝后的论述,他让后人对水的崇拜到了如醉如痴、五体投地的程度,他让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血液里都注满了"水"的精华--智、信、仁、勇、德、义、志、武、平、正等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品质和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杭州下城区武林商圈嘉里中心停车场成为杭州首个"先离场后缴费"的试点。数据显示,与清明小长假相比,嘉里中心停车场空位利用率平均提高了9.7%,车辆平均每天增加7.8%,按每辆车平均1.5个人计算,嘉里中心每天增加人流量412.8人次。这一便民利民的变化得益于城市大脑下城平台的实际应用。除了智慧停车,推动百姓就医的先看病后付费、急救车辆一键护航、一  相似文献   

5.
有人问,晴空万里为什么会突然刮起一股旋风?特别是清明前后,这种现象更为常见,民间传说是"鬼风""怪风".其实,这是由于地面局部冷热不均形成的特殊的旋转对流运动——尘卷风,俗称"旋风".尘卷风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然而,它从现身到消失还确实有点神秘的"怪"味呢!  相似文献   

6.
浏览"万物之理"候选诸论,众家之言琳琅满目,芙不胜收,但各执一说,不知何所从.想起幼时听到的一则寓言"蒙眼摸象".四个蒙眼人模象,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摸到象尾巴的说:"象是绳子."摸到象鼻子的说:"象是管子."模到象腿的说:"象是柱子."摸到象肚子的大呼:"你们都不对!象是一堵墙."四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位智者走来帮他们摘下眼罩,四人睁开眼一看:"哇!原来大象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7.
如果让一个5岁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男孩子会选择鼓,而女孩子会选择笛子或是小提琴,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从小开始,男女的性别方面差距就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几乎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小到体育运动和器乐学习,大到选择自己最终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8.
<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这天,是万物之"极"。天文学上,把这天视作冬天的开始。太阳至此行至最南处,昼最短,夜最长。在阴阳转换上,这天是阴阳交替的日子,阴寒盛极将转衰,阳气始生唤春来。冬至还是物候之"极",这天也因此被视为万物生长周期循环的临界点。冬至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气。在古代,冬至的习俗尤为隆重,上起百官朝贺,吉服放假,红笺互拜,下至百业停工,相互宴请,馈赠礼品,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谚。此外,冬至还有"数九"的习俗,大江南北的寻常百姓,皆在冬至这天开始"数九"、"写九"、"画九",以此消寒,排遣农忙歇后的寒冬之寂。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20,(4):70-71
正熬夜、久坐、四处奔波……每段艰辛时刻背后,身体都在遭受考验,甚至伤痛。这种默默陪伴和奉献,也值得一份嘉奖。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让我们一起及时弥补曾付出的"健康代价"。损耗奖:头发一年365天,熬夜的日子有360天。"浓密"已经慢慢成为往事。不仅如此,不适合的洗发水和错误的洗护方法,也在消耗着头发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杨均 《科学之友》2001,(6):18-18
宇宙创始取决于秩序与混沌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一观念始见于文明古国的创世说。古埃及人认为,早期的宇宙是无形的深渊。在印度神话里,造物主湿婆神住在令人恐怖的十字路口。中国的《老子》写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在巴比伦创世故事里,一个叫"大隐"  相似文献   

11.
杨光 《科学之友》2005,(19):49-50
讲道德本是人类社会的现象,然而,动物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考察发现:或是出于本能,或是环境促使,某些动物和人类一样也崇尚美德.  相似文献   

12.
<正>延龄与四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龟龄集药剂的服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四季节令的影响。冬病夏治龟龄集以人参、鹿茸等温阳益精,而春夏季节,阳气渐盛,万物生长,此时服用龟龄集可顺时养阳,其点睛之笔为冬病夏治,始于夏至,至于处暑,可顺势温阳,驱散体内  相似文献   

13.
正远古时期,当一道闪电偶然击中一棵树,或是一丛灌木时,照亮夜空的火光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眼前,得益于自然给予的这份珍贵"礼物",人类开始加快了点亮这座星球的步伐。起源于石器时代的灯具,或是置于案上,或是持握手中,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连,在数千年古代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千姿百态的灯具诉说着来自不同时代的声音。这其中,有些灯具以今日眼光观之,其艺术造型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浓缩着令人惊叹的智慧结晶。这期为读者朋友们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件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精美西汉灯具,来自两千年前的"环保灯"——彩绘雁鱼青铜釭灯。  相似文献   

14.
春天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季节,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阳之气生发的特点.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阳历的2月4日前后,气温逐渐升高,冰冻开始融化,天下万物包括人体在内,经过冬季蛰藏之后,阳气开始上升,人体内的"肝气"也随之升发,因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泻.此时人们要注意保持体内阳气,使之不断旺盛,才能防止疾病,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15.
保护"生命之水",关键在于我们保护"生命之水"的理念."生命之水"在我们保护下,将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发展下,使之做出更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正>与牛顿比肩长眠于西敏寺的达尔文之所以不朽,盖因《物种起源》和《人类由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自然观。这两部宏论的核心价值是创建了两个彼此关联的伟大理论,即万物共组的"生命之树"和"人类源自低等动物"。循着达尔文这两个天才猜想,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致力于探索寒武大爆发引发众多动物门类创新面世的真实历史,以及它们构建初始"动物之树"的可靠证据,并由此辨识出5亿多  相似文献   

17.
阿敏 《科学之友》2008,(1):82-82
宽檐帽"赫本"风 充满韵律感的宽檐设计,除了继续强调淑女气质外,本季的宽檐帽还特别突出与之配合的细节,如别致的丝巾、水晶装饰、蝴蝶扣等,将百合般馨香的"赫本"气质挥洒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说说"追星"     
当今社会色彩之丰富,个性之张扬是中国社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橱窗内、海报上、杂志里到处都是各类明星的招贴画,再加上电视、报纸等公众媒体的大肆渲染,整个社会生活中似乎是群星璀璨,使得追星热一浪高过一浪.与此同时,追星已经成为困扰当代中学生的一个社会问题.编辑部转给我不少家长来信,信中都反映父母对自己孩子"追星"的忧虑.借此小文,我与同学们谈谈如何正确对待"追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杂交汽车"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年,威震欧亚的蒙古骑兵每人虽有数匹马,仍不过是单一的动力源。而北欧海盗则略高一筹,在其长船上,一幅横帆用于长途航行,一队强壮的划手准备应付突发事件。尽管有古人混合使用两种性质不同的动力源之先例,但汽车工程师仍一味地各行其是,或设计制造了无数辆内燃机动力车,使环境不堪承受其压力;或是追求设计纯粹的全电动汽车,虽早已问世,却不适应现  相似文献   

20.
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自遗传学之父-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1884年)通过豌豆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之后,科学家们逐渐发现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据统计人类约有25000个基因,人类为什么没有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被外源DNA入侵而导致灭绝?直到1968年,科学家才逐步解开了这个谜团.美国科学家哈密尔顿?史密斯(Hamilton Smith)发现了能够通过切断病毒的DNA来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