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面说明     
正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施虐全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30日,新冠肺炎全球确诊病例已超1635万例,死亡人数超65万,是近百年来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威胁之一.这次疫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感染病人  相似文献   

2.
石耀霖  程惠红  任天翔  黄禄渊 《科学通报》2020,65(22):2314-23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暴发及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传播造成了巨大社会影响.本文采用离散随机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分析了2020年春节后返程人口流动对疫情影响,得出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加强交通疫情防控等措施下产生疫情反弹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4年艾滋病报告.报告称,2003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是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年.截至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有3780万,去年有290万死于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9年最新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还没尝试过"网购",那你可就Out了.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较2013年底增加5953万人,增长率为19.7%.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2021,66(15):1912-1922
中国的二氧化碳减排工作一直承受着国际社会的压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简称"新冠疫情")对全球碳排放产生了显著影响.准确估算新冠疫情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排放趋势的影响,对评估中国对全球变化的贡献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构建了基于活动数据的中国省级日碳排放数据库,对涵盖了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造成的所有人为源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定量化的动态评估.本研究发现中国各省的碳排放在新冠疫情期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江苏、湖北和浙江三省的碳排放受疫情影响最严重,其碳排放减少量分别占总排放减少量的19.4%、17.0%和12.5%.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受疫情的影响最小.从排放部门方面看,电力部门是多数省份减排量的主要贡献源,对于湖北、重庆、青海和福建等省份,工业部门是碳减排的主要贡献源.对于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以及四川和黑龙江两省,新冠疫情对交通部门的减排作用最显著.从疫情对碳排放的时间影响看,江苏省的碳排放在2020年1和2月份下降最多, 3月份之后,湖北省的碳排放减少量最为突出.而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建省、陕西省和云南省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地区3月份的碳排放已经率先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进入4月份,除湖北省的碳排放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4.9 Mt二氧化碳外,其他省份均接近或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7.
封面说明     
<正>全球一体化和现代交通方式促进了人群在全世界范围快速流动,也加速了传染病的传播.目前,人们也担忧西非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我国称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出现全球扩散,因为尼日利亚、美国、西班牙、马里等国已相继出现了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传入后导致的输入性疫情或本土暴发.中国与西非疫区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利用国际民用航空客运数据和持续更新的疫情数据,可以定量评估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2021,66(15):1802-18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潜伏期是传染病流行病学一个重要的参数,深入研究COVID-19的潜伏期,对了解疾病自然史、追溯传染源、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免疫接种时间、制定防制措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COVID-19潜伏期的相关研究进展.既往研究通常采用直接计算法或参数估计法对潜伏期进行估计,常用的分布有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等.由于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估计方法的不同,各研究对COVID-19的潜伏期估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既往研究所估计的COVID-19的中位潜伏期约为5.9 d(95%CI:2.98~10.51),平均潜伏期约为5.7 d(95%CI:4.3~8.9).直接计算法的研究中所估计的COVID-19中位潜伏期约为5.2 d(95%CI:3.0~11.9),参数估计法的研究中对中位潜伏期的估计约为5.25 d(95%CI:3.57~8.19).由于COVID-19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可能多次暴露于同一传染源或不同传染源等,常常难以明确患者的准确暴露时间,给潜伏期的准确估计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9.
正截至2020年6月18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过831万例,死亡超过44万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788713517396024wfr=spiderfor=pc).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大流行,新冠肺炎疫情被称为"二战"后人类社会的最大挑战(http://finance.sina.com.cn/meeting/2020-04-07/doc-iimxxsth4150618.shtml).相比于国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暴发,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初步得到有效抑制,境外疫情输入和无症状感染控制成为工作重点,大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恢复正常.然而,  相似文献   

10.
谢家荣  孙嘉辰  刘迅  孙小强  何群  胡延庆 《科学通报》2020,65(22):2348-2355
采用分阶段滚动SEIR疾病传播模型,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确诊感染人数为基础,测量了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基本再生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根据该关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传染趋势进行了预测,给出确诊人数每日的预测曲线.预计疫情结束时全国除湖北省以外累计感染人数近14000人;除武汉市之外,累计感染人数近32000人.另外,全国非湖北地区,在1月23日武汉封城后,日新增长确诊人数在下降前是线性而非指数增加的,这意味全国大部分地方对春节前夕从武汉流出的感染者的防控从一开始就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埃博拉疫情正在西非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五国持续快速蔓延,该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且尚无有效的疫苗及治疗方法。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截至9月10日,埃博拉病毒已导致五个西非国家2900多人死亡、4300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究竟有多可怕?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在2014年8月6日说:埃博拉疫情蔓延已经威胁到"国家存亡",因而有必要采取特别措施。紧急状态当天即时生效,为期90天。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暴发.目前,疫情依然在蔓延,如何快速控制疫情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常规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提出了一种采用自适应权重的PSO算法,对SEIR(susceptible-exposed-infected-recovered)改进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反演计算.利用中国大陆、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的确诊、治愈和死亡数据进行模拟及预测,发现所得结果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3以上,验证了算法有效性.再利用反演求得的不同阶段各国疫情防控中的关键参数,分析并评估疫情控制中的有效策略及其所占比重,发现送医时间为降低患者数量的首要因素,隔离率次之,且隔离率影响程度随送医时间缩短而提高.当送医时间从13 d缩短至1 d时,即使不考虑隔离率和人群防护意识的作用,有效再生数依然可以从3.9下降至1.4.通过研究有效控制疫情的重大事件,发现增加临床诊断和建立方舱医院使湖北省患者就医时间从16 d逐渐降至1~2 d.各国防疫效果主要受患者就医时间差异的影响,侧面佐证了加快患者收治速度和建立方舱医院的重要性.此外,当人群的防护意识指数从0.25上升至0.69时,所研究国家的确诊人数均可下降近1/3.本文对防疫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可为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指导,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疫情的防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阿碧 《自然与人》2014,(5):56-59
目前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在西非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4国持续快速蔓延,该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且尚无有效的疫苗及治疗方法。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截至8月11日,埃博拉病例已增加到1848例,死亡人数上升至1013人。埃博拉病毒究竟有多可怕?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在2014年8月6日给出了答案,他认为埃博拉疫情蔓延已经威胁到"国家存亡",因而有必要采取特别措施。紧急状态当天即时生效,  相似文献   

14.
万时雨  刘珏  刘民 《科学通报》2020,65(22):2334-234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在传染病流行病学中,基本再生数是可用于衡量传染病传播能力的一个定量参数,若R01,提示病例数会呈指数增长造成疾病暴发或流行;若R0=1,提示该种疾病将在人群中持续存在并保持稳定;若R01,提示传染病将会逐渐消失. R0可通过传播动力学模型构建并求解微分方程,或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随机模拟等方法估计.随着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有关SARS-CoV-2基本再生数的研究证据日益增多.经过同行评议的国际期刊发表文献所估计的中位R0约为3.15 (95%CI:2.26~6.20),而预印本文献估计R0为3.01 (95%CI:1.99~5.44),中文期刊估计为2.55 (95%CI:1.61~3.55),英文期刊估计为3.10 (95%CI:2.09~6.05).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再生数呈下降趋势.本研究综述了SARSCoV-2的基本再生数R0相关研究,以期为了解病毒相关传播动力学特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15年5月20日,韩国报告了首例实验室确诊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例,并发生了中东地区之外最大规模的MERS暴发疫情,导致中国出现了由韩国传入的首例MERS病例.为了解中国不同城市的MERS疫情传入风险,本研究分析了全球和韩国的MERS疫情流行情况,并基于2014年6月韩国民用航空客运数据,回顾性评估了韩国来华旅客的目的地城市和可能出现输入性疫情的相对概率.截至2015年9月2日,全球26个国家共报告了1542例实验室确诊的MERS病例,其中韩国报告185例.2014年6月从韩国离境的民航旅客为1978647人次,其中697992人(35.3%)抵达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入境主要机场分布在上海、香港、北京和青岛等城市.假设韩国MERS疫情发生期间的人群出行模式与2014年6月相同且来自疫区的民航旅客人数与MERS疫情从韩国传入中国的可能性存在关联,则韩国MERS暴发期间有1例MERS病毒感染者乘民航班机来华,其出现在中国珠三角地区城市(香港、广州、深圳和澳门)的概率最高(23.2%),其次为长三角地区(21.6%)以及北京周边(15.5%)和山东境内(12.2%)的城市.研究表明,中国不同地区出现通过民航客运传入的MERS疫情的风险有所不同,中国可有针对性地在重点入境口岸和主要目的地城市加强监测,以尽早发现病例.  相似文献   

16.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为评估西非埃博拉病毒病传入中国的可能航线和风险,本研究基于2013年10~12月的国际民用航空客运数据,分析疫情最严重的3个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来华旅客传入疫情的风险.2013年第4季度从西非三国离境旅客为107113人次,其中3167人(3.0%)将主要通过法国、比利时和阿联酋等8个国家的机场转机后,抵达中国大陆.入境机场分布在北京、广州、上海、杭州、武汉、重庆和大连,目的地城市为北京、广州、武汉、上海、杭州、重庆和温州等.假设2014年第4季度与2013年同期出行方式和人数不变,估计相关机场口岸平均每入境和查验国际旅客2235名就有1名来自疫区的旅客;预测2014年10~12月可能传入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旅客为0.54人次,其中利比里亚0.35人次、塞拉利昂0.16人次、几内亚0.03人次.若疫区发病水平上升或来华旅客人数减少,则传入的感染者人数呈现相应程度地增加或减少.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病疫情通过民航旅客传入我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风险较低.我国可支持西非疫区国家开展离境病例筛查,及早发现病例,并有针对性地在我国重点入境口岸开展高风险人群的查验,在主要目的地城市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7.
全球大约有3.5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5%——患有I型或II型糖尿病,前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后者很大程度上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今年5月17日英国《自然》杂志刊出的一组文章对糖尿病病因、治疗和预防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讨论。据中国糖尿病协会截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糖尿病患者接近1亿,已超越印度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和全球范围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为了引起大家对糖尿病的关注,本刊特选编这组糖尿病专辑,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编者  相似文献   

18.
说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可算是和人类打交道的"老朋友"了.从古至今,人类常遭到流感肆虐之苦.早在公元前412年,被誉为医学之父希波拉底记载了当时的流感疫情;1173年,曾经引起过人间大流行;1580年流感大流行,使马德里变成荒无人烟之地,意大利、西班牙也新竖起几十万座墓碑;1781~1830年流感疫情从亚洲一直传遍俄罗斯;1918~1919年的一次大流行就造成了40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有关资料表明,每年全球有大约6亿~12亿人患流感,其中有300万~500万重症流感,其中又有50万~100万患者丧生.流感何以如此穷凶极恶?一次次向人类发难呢?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所有的癌症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肝癌发病率都居于第二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肝硬化癌变的男女比例为9∶1,男性发生肝癌的概率远远超过女性,某些地区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全世界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约26万多人,我国近10万人。由于肝癌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治疗难度较大,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癌中之王”。引发肝癌的元凶肝炎病毒在肝癌患者中,乙肝病毒(HBV)感染率高达90%,HBV感染者发生肝癌的概率较无HBV感染者高数十倍;丙肝病毒(HCV)也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有资料表明,我国肝硬化患者中,20%有肝炎病史,56%…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6月1日北京时间21时31分,长江流域湖北监利航段发生了"东方之星"号客轮特大倾覆事故(图1(a)),造成442人遇难.为揭示事故时段的天气现象,尤其是风力情况,本文基于雷达观测以及地面和无人机航拍灾害调研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表明,客轮在倾覆时处于一条飑线的弓形回波前缘,遭遇了至少31 m/s的强风.该强风可能是由微下击暴流里的直线大风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