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10月31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再一次吸引世界目光。15时37分,伴随着01指挥员廖国瑞一声响亮的点火口令,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壮丽出征,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碧海蓝天,椰风习习。10月31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再一次吸引世界目光。15时37分,伴随着01指挥员廖国瑞一声响亮的点火口令,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壮丽出征,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三舱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迎来最后一个舱段。  相似文献   

2.
梦筑天宫     
正火箭轰鸣直奔苍穹,飞船摇曳着陆东风。2天19小时的地空往返,在人类探索宇宙的长卷上又增添了绚丽一笔,也让中国迈入了一个新的航天时代——空间站时代。5月5日18时整,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B火箭)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轨道。5月8日13时49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长五B火箭的首飞成功,意味着我国空间站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21,(14):74-75
5月29日20时55分,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搭载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在经历了"推迟发射"的波折后,中国人终于迎来了这份稳稳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21,(9):10-11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标志着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今年,我国将首先发射空间站核心舱,随后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计划搭载3名航天员执行中国空间站的初期搭建相关任务.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接续奋斗,用不到30年的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21,(2):30-31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超声电机、着陆缓冲技术等技术团队助力"嫦五"飞天. "发射的场景很壮观,我们团队在现场见证了嫦娥五号成功飞天,大家都很激动." 11月24日中午,记者拨通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电话时,他还沉浸在发射成功的喜悦中.  相似文献   

6.
去年11月24日凌晨,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火箭从南海之滨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起飞,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顺利迈出了嫦娥五号任务月球采样返回的第一步. 这是在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背着陆后,时隔近两年后中国航天器重返月球,也是持续不断的人类探月活动中,40多年来首次去月球挖取"岩石土壤".  相似文献   

7.
进军空间站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迎来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开门红"。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成为国家级的太空科学实验室。网红的"胖五"火箭及其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有哪些"黑科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已在轨运行20余年的国际空间站又是如何建成并运行的?人类在对太空的探索上还在进行哪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21,(9):6-7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火星是除金星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到目前为止,火星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按照计划,中国将在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9.
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金色火焰,映透山海,比任何科幻大片更动人心魄. 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托举下,嫦娥五号探测器升空入轨,承载着中华民族探月梦想,奔向月球.由此,2020年最令人期待的航天“大片”正式拉开序幕.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对于许多普通中国人而言,月球的确很遥远.“嫦娥奔月”的神话,流传数千年,但是直到14年前,中国才把第一颗“嫦娥”探测器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10.
2020年7月23日,在中国文吕航天发射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人们熟悉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天际划出一道金色曲线,经过2000多秒的飞行后,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4月7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在火星停泊轨道运行,绕火期间一次次从火星首选着陆点乌托邦平原上空掠过,观察着陆点,开展预着陆区成像探测,为5月到6月择机着陆火星做准备. “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绕、着、巡”(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目标,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2023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首次发射,也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飞行任务。此次的“天舟快递”有何升级?发射任务有哪些看点?椰林含翠,山海问天启新程。伴着震天动地的轰鸣,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托举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穿云破雾、直入云霄,中国空间站建成后的第一艘“货船”正式起航。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发射双曲线一号商业亚轨道火箭。这是我国民营商业火箭首次在军方发射场完成发射任务,也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次搭载商业卫星进行发射,两天之后,另有一枚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酒泉成功发射。连续两枚民营火箭在国家发射场顺利完成发射任务,对民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言,具有标志性意义。航天发射领域增加更多的商业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升空.1月16日北京时间19时22分,在按计划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神舟二号"如期着陆在我国境内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65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3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西北部的大漠深处,有一处具有世界级规模和水平的卫星发射场,这就是创建于1958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人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在这里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创造了多个第一的纪录,即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升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中国继苏/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航天大国。  相似文献   

15.
正此次嫦娥五号飞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大多为"80后"。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金色火焰,映透山海,比任何科幻大片更动人心魄。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也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望着嫦娥五号顺利奔月,航天发动机专家兰晓辉自豪中带着些许腼腆:"如今,年轻时的理想,一个个变成了现实,有那么一点欣慰,觉得自己这段人生非常值。"参与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打造"心脏"的兰晓辉,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那会儿,"梦想"这个词还不流行,大学生们都怀着"为国家做点事"的朴素理想。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金色火焰,映透山海,比任何科幻大片更动人心魄. 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也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望着嫦娥五号顺利奔月,航天发动机专家兰晓辉自豪中带着些许腼腆:"如今,年轻时的理想,一个个变成了现实,有那么一点欣慰,觉得自己这段人生非常值."参与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打造"心脏"的兰晓辉,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那会儿,"梦想"这个词还不流行,大学生们都怀着"为国家做点事"的朴素理想.  相似文献   

17.
两千多年前,屈原一首《天问》抒发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天问一号”的升空,则为这份“问卷”标注了当代科学的一种回答. 2020年7月23 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吕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于2021年2月左右抵达火星,进而变轨进入停泊轨道,4月择机登陆.此前的7月20口,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搭乘日本火箭发射升空.除了我国的“天问一号”之外,美国“毅力”号火星车也同月发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是中国航天事业创立50周年和中国“两弹”结合40周年,为了纪念中国导弹、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日前,中国第一代航天人聚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重温中国载人航天的辉煌。低温发射:创造世界航天史的奇迹2002年12月,承载着“神舟”四号飞船的长征2F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上,等待发射。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然而,就在临发射前,发射场突然遭遇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下称发测站)面临航天发射以来最为…  相似文献   

19.
正37年来,他先后为90多枚火箭焊接过"心脏",这个数字占我国火箭发射总数近四成。他还先后攻克了200多项航天焊接难关。2014年,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一名来自中国的技术工人同时获得3项金奖震惊了世界,他就是高凤林。我国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第一颗"心脏",也就是氢氧发动机喷管,都在他手中诞生。37年来,他先后为90多枚火箭焊接过"心脏",这个数字占我国火箭发射总数近四成。他还先后攻克了200多项航天  相似文献   

20.
张晔 《科学大观园》2020,(16):48-51
正关于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外星人是否到访、火星的气候、辐射等环境以及火星与地球关系等,真真假假的传闻始终是网络的热门话题之一。7月23日,中国首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将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并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