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噬菌体的发现历史 什么叫噬菌体?它是一种侵袭细菌的病毒,寄生在人体细菌内。只要有细菌生存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噬菌体很小,呈多种形状,大多形似蝌蚪。它由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构成,这两种物质相互保护。核酸只有一种类型,即DNA或RNA,双链或单链,环状或线状。噬菌体分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毒性噬菌体产生于病菌之中,繁殖能力极强。温  相似文献   

2.
桑昱 《世界科学》2014,(12):21-22
<正>就职于日本高知县大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和感染系副教授松崎茂伸,助理教授内山纯平,临床医疗技术专家竹村-内山伊与表示,是时候再次使用病毒杀死细菌。细菌噬菌体,简称"噬菌体",是指可以感染和在某些情况下破坏细菌细胞的病毒。在19世纪初,科学家已经开始使用噬菌体作为一种医治手段。然而,在上世纪40年代这项技术不被重用了,主要是由于抗菌药物的引入,因为抗菌药物可治疗更多种  相似文献   

3.
人体"噬菌"病毒酷似外星生物这张图片看起来可能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世界,但其实它显示了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正在攻击细菌,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体内的事情。这些只是寄居在我们人体内或身体部位的100万亿左右的非人类有机体,它们对我们没有伤害,甚至还帮助我们生存下去。从普通感冒到艾滋病毒到天花,都是病毒惹的祸。然而,有些病毒可能是天然的医务人员,它们就是噬菌体。不像那些破坏人体细胞的讨厌病毒,噬菌体看起来像小型月球着陆器,攻击细菌。它们把自己的DNA注入细菌,把它作为一个宿主产生更多的病毒,在这过程中摧毁细菌。  相似文献   

4.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2,(5):40-41
人体"噬菌"病毒酷似外星生物这张图片看起来可能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世界,但其实它显示了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正在攻击细菌,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体内的事情。这些只是寄居在我们人体内或身体部位的100万亿左右的非人类有机体,它们对我们没有伤害,甚至还帮助我们生存下去。从普通感冒到艾滋病毒到天花,都是病毒惹的祸。然而,有些病毒可能是天然的医务人员,它们就是噬菌体。不像那些破坏人体细胞的讨厌病毒,噬菌体看起来像小型月球着陆器,攻击细菌。它们把自己的DNA注入细菌,把它作为一个宿主产生更多的病毒,在这过程中摧毁细菌。  相似文献   

5.
人体"噬菌"病毒酷似外星生物这张图片看起来可能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世界,但其实它显示了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正在攻击细菌,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体内的事情。这些只是寄居在我们人体内或身体部位的100万亿左右的非人类有机体,它们对我们没有伤害,甚至还帮助我们生存下去。从普通感冒到艾滋病毒到天花,都是病毒惹的祸。然而,有些病毒可能是天然的医务人员,它们就是噬菌体。不像那些破坏人体细胞的讨厌病毒,噬菌体看起来像小型月球着陆器,攻击细菌。它们把自己的DNA注入细菌,把它作为一个宿主产生更多的病毒,在这过程中摧毁细菌。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感染细菌细胞的小型病毒,噬菌体首次发现于1915年,百年以后的今天,这些噬菌体对基础生物学、生物技术和人类健康的科研贡献仍然行之有效、没有减退,它们的百年华诞值得我们庆贺。1915年,细菌学家弗雷德里克·图尔特(Frederick Twort)发表了第一篇描述噬菌体类病毒的论文,它们可以感染细菌,在细菌体内繁殖自己并杀死细菌细胞。从那以后,对这些病毒的研究,给生物学带  相似文献   

7.
正噬菌体生物学不仅仅是一种模式生物系统,还是有助于人体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人们称之为"噬菌体疗法2.0版"。所谓噬菌体疗法,是使用噬菌体——感染细菌并在其内部复制的病毒——来治疗致病性细菌带来的疾病。这种方法在西方医学的前分子生物学时代有短暂的历史,在20世纪中期前后消亡,其原因主要是来自美国医学会对其效果的批判和化学抗生素药的发明应用。现在,全球抗生素耐药性危机和对人  相似文献   

8.
正自从噬菌体诞生以来,治疗肠胃道感染已经成为最成功的噬菌体疗法应用之一。尽管抗生素是目前的一线用药,对与日俱增的药物耐药性以及其对微生物组的破坏的关注,已经使得科学家们重新考虑使用杀死细菌的病毒替代之。  相似文献   

9.
海洋微生物与噬菌体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雨  黄春晓  杨军  焦念志 《科学通报》2011,56(14):1071-1079
病毒是海洋中丰度最高的生物体, 其中绝大多数又为能够侵染细菌和古菌的噬菌体.它们在控制微生物死亡率、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影响微食物网过程以及参与碳、氮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海洋细菌与其病毒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乐树云 《科学通报》1983,28(24):1521-1521
近年来随着DNA顺序测定方法的改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DNA序列资料。自1977年测定了第一个完整的DNA分子噬菌体φ×174 DNA后,人们已经陆续测定了细菌质粒PBR 322,动物病毒SV40,噬菌体T7,fd、M13、f1等DNA序列。它们在基因工程中被  相似文献   

11.
观察病毒的装配几十年来 ,科学家们一直把噬菌体作为模拟感染人类病毒的材料。然而 ,对于噬菌体如何制造更多的噬菌体 ,迄今仍神秘莫测。现在 ,加利福尼亚大学(UC)的生物物理学家们第一次捕捉到了正在进行自我装配的噬菌体。他们利用微球和激光技术 ,观察了病毒是如何把自身的基因组装填入蛋白质外壳 ,以及它们是如何与其DNA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的。结果显示 ,担负DNA包装任务的显微曲柄 ,是迄今所测到的最有力的分子发动机。一位研究噬菌体的生物学家D·安德森 (D .An derson)说 :“长期以来 ,我们总是结合应用生物化学和遗…  相似文献   

12.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便在细菌体内繁殖 ,最终使细菌爆裂而死亡 .用于杀灭病原菌的噬菌体素有“自我复制、自我限制的抗生素”之称号 .肝损害或血液中铁过量的人在享受牡的美味时要冒生命危险 ,因为牡中藏匿着一种弧菌 ,这种弧菌可能使这些食用者在 2 4h内死亡 .一位美国科学家从牡层的软泥中采样 ,并分离出破坏这种致命的弧菌的噬菌体 .由于铁使这种弧菌生长旺盛 ,故他用该菌感染小鼠的同时 ,在小鼠血中补充丰富的铁 .结果 ,用噬菌体进行治疗的 8个小鼠中有 5个保持健康 ,而不用噬菌体治疗的小鼠在 18h内全部死光 .另一位美国科学家用…  相似文献   

13.
大约90年前,欧洲的两位学者分别同时发现了一种杀灭细菌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通常会附着在一个细菌的表面,如同一艘飞船降落在月球的表面一样,然后,它们将自己的基因注射进细菌的体内,并在那里大量复制,直至完全控制细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这种微生物的发现者之一费利克斯.赫罗(Felixd'Herelle)是巴黎巴斯德研究院的科学家。赫罗发现这种微生物具有神奇的力量,于是将它们运用于治疗传染性疾病,如霍乱和黑死病等。与此同时,赫罗也为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噬菌体(bacteriophage),它的意思是“细菌的掠食者”。然而,今天的科学家发现,噬菌体的作…  相似文献   

14.
1963年,韦尔(Weigle)发现,紫外线能诱导溶源性细菌裂解而释放噬菌体。经紫外线诱导而释放的噬菌体中有较多的突变型,可形成不同特征的噬菌斑。除紫外线之外,X射线和氮芥也有类似的作用。后来发现,绝大多数能造成DNA损伤的理化因素,都有诱导溶源菌裂解而释放噬菌体  相似文献   

15.
刘年翠 《科学通报》1964,9(8):721-721
噬菌体分离后,一般采用挑取法进行纯化而获得大小一致的溶菌班。但对某些细菌的噬菌体利用挑取法往往在平板上出现大小极不一致的溶菌斑。我们最初分离根瘤菌噬菌体时也观察到同样的清况,因此考虑到采用几种纯化的方法作比较,以获得大小一致的溶菌斑。本文报告这工作的结果。所采用的细菌为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由山东大学微生物教研室供给,编号59。一种是未经纯化的混合根瘤菌株(至少含两株,简称R_(59)),仅用于吸附实验的部分实验中;另一种是将R_(59)纯化后的根瘤菌株(简称R_5),本文所有的实验均采用此株。细菌为20—24小时的斜面培养,加液体培养基制成的细菌悬液。  相似文献   

16.
李肖辉  何正国 《科学通报》2023,(27):3565-3567
<正>分枝杆菌是一类重要的放线菌,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引起人类结核病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结核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由于耐药Mtb的不断出现,结核病的防控当前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辅助甚至替代抗生素治疗的方案.噬菌体作为一类专性感染细菌的病毒,具有高效专一的杀菌活性,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对一种高压静电场与紫外线照射相结合的复合净化除病毒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 旨在寻找有效杀死空气中的病毒, 特别是SARS病毒的方法, 为空调系统空气净化处理提供配套技术. 建立了中央空调室内环境模拟系统, 利用超声雾化噬菌体储备液形成稳定的病毒气溶胶源, 用明胶与素琼脂双层平板通过气流冲击法回收噬菌体, 以检测净化装置除尘、杀病毒效果. 结果表明, 采用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PM10的过滤系数在86%以上, 在试验系统中的除病毒效率可达95%. 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了试验平台, 并获得了工程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学中人们习惯把大象和细菌比喻为最大和最小的物种。殊不知比细菌更小的还有细菌病毒,亦称噬菌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和高等生物的细胞一样,也是由蛋白质、核酸组成的。这个小小物种蕴藏着的生命奥秘一度曾吸引过遍及全世界的数百位著名科学家,从而推动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几种昆虫病毒粒子核酸释放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兰 《科学通报》1983,28(24):1524-1524
为了得到完整病毒粒子的核酸,我们在一步释放法、二步释放法,并在噬菌体核酸释放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显微镜观察,对几种昆虫病毒粒子的核酸释放方法进行了探索。在低浓度尿素作用较长时间以后,可以对下列四种病毒的核酸直接进行释放,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漫话病毒     
病毒是最小的生物体,可用细菌和病毒作一比较。最大的细菌与一般的人体细胞差不多大,约为10微米(1微米=1/1000毫米),人的肉眼只能看到比它大10倍的东西,所以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红血球的直径是7微米。一般的细菌比红血球还要小,例如,各种杆菌平均只有2微米,而最小的细菌(一种球菌)直径只有0.4微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