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建立数字地球是人类向解决复杂系统问题迈出的一大步。在科幻小说《云球》中,科学家在计算机中模拟出了一个和地球几乎完全一样的数字地球。今天,数字地球已经完全成为现实。数字海洋工程在古希腊神话中,伊阿宋和一众英雄前往黑海沿岸地区,寻找稀世宝物“金羊毛”,他们乘坐的是传奇船工阿尔戈打造的“阿尔戈号”。2007年11月,由3000个浮标组成的全球海洋观测网全面建成,这个由30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海洋监测项目被命名为“阿尔戈计划”,其正式名称为“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就像地面上由天文台和地震监测站分别组成的天文观测网和地震台网一样,阿尔戈计划建立的是一个覆盖海洋的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女作家赫夫齐芭·安德森(Hephzibah Anderson)审视了科幻作家约翰·布鲁纳的著作《立于桑给巴尔》,他在小说中描绘的2010年准确得令人惧怕。我们指望从小说中获得关于世界的永恒真理,对于人类处境的不受时间影响的洞察——要么是这些,要么是令人头晕目眩的逃避现实倾向。但有时候,在努力实现上述的任何一项或所有目标时,小说家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13,(1):16-17
看过《碟中谍4》,你一定会对这一场景印象深刻:走在人山人海的火车站,却被人一眨眼工夫认出来,随即被特工盯梢;迎面相逢的美女是致命杀手,手机发出"嘀嘀"的报警声,上面已经显示出美女的姓名和信息……这,就是人脸识别。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洪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将这一科幻场景变成现实。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  相似文献   

5.
诸如《哈利·波特》中的隐身斗篷之类的不可思议的科幻理念,如今正在变成现实。长期以来,好莱坞一直着迷于那些具有前瞻性的科幻技术——飞天汽车、时空穿梭机、自己系鞋带的运动鞋,如此等等。事实上,一些科幻理念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其中包括好莱坞电影中最具未来色彩的一些科幻理念。下面,简介八个此前被认为纯粹是电影科幻、但实际上正在变成现实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那么,未来的人类将居住在什么样的城市里呢?学者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种种构想。  相似文献   

7.
蠕动城市 在不久前闭幕的纽约"世界科学节"上,来自Terreforml设计团队的大师们畅想了未来的城市规划,并提出了"蠕动城"这一崭新的概念. 根据他们的描述,这座未来城市是一幢由众多软管构成的高层建筑,软管内分布着若干标准大小的封闭单元,房间就是由这些"标准单元"组成的.  相似文献   

8.
<正>科幻作品中的某些创意也会成为科学家的灵感。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科幻创意最终照进了现实。汽车遥控器、透视眼镜、水下汽车、火箭背包……007装备之汽车遥控器在1997年上映的007系列电影《明日帝国》中,特工詹姆斯·邦德利用一台翻盖手机,在停车场中上演了一出躲避追杀的好戏。为了躲避四面八方的枪林弹雨,邦德平躺在汽车后座,用手机遥控驾驶汽车。在他熟练的操控下,汽车在停车场内飞驰的同时,还为观众展示了包括车载火箭、刺胎铁蒺藜和钢缆切割器在内的各种神奇装备……  相似文献   

9.
正在流行文化中,科幻故事比以往任何时候看起来都更像是我们这个真实世界的写照。去年秋天,一位朋友去电影院看科幻片《火星救援》,回来后讲了这样一则轶闻:坐在他边上的一位女士俯下身子低声对她的同伴说,"你知道吗?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这位自认为消息灵通而误导别人的观众似乎并不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  相似文献   

10.
<正>空间太阳能电站有望缓解能源危机。一个技术非常发达的文明社会如何获取能源?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戴森提出了一种科幻假设:营造一个直径数亿千米、将恒星完全包裹在其内部的巨型球体(即所谓的戴森球),这样就能完全利用其所在恒星系的恒星聚变能。戴森球的概念提出后仅8年,科学家就提出了更实际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构想,即利用卫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传输到地面的供电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抗癌药还是不够智能1966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神奇旅程》向观众们展示了一种“微型机器人”:五名科学家被缩小后,乘坐一艘被缩小的潜艇顺着血管进入一名科学家的大脑,他们的任务是清除掉这位科学家大脑中的血凝块。这个故事情节在20世纪看来遥不可及,但进入21世纪后,微型治疗机器人渐渐离我们不再遥远……提起癌症,我们并不是没有抗癌药,而是这些药物目前还存在一些难以精准治疗的问题:要么敌我通杀,要么无法有效到达癌细胞。  相似文献   

12.
确实在一系列刊物如《辽阔》、《乌克兰》杂志和其它杂志中,都讲述了所提出的这个新概念。作者认为,任何一种生命体从人的细胞到机体中都含有物质第四态即一定数量的生物等离子。它形成于土壤微生物中,是由于带基本粒子的宇宙线的作用。按他的看法,微生物是由某种“X原  相似文献   

13.
你也许对科幻电影中的一些超级武器觉得不可思议,但如今科学家们已经把这些武器制造出来,并正对它们进行最后的试验。激光武器正义的(或邪恶的)战士拿起远看貌似步枪的武器,射出一道耀眼的光束。对手应声飞出几米之外,摔倒在地,痛苦地抽搐着,身上还冒着青烟。这样的场面对你来说也许并不陌生。影片《黑衣人》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收拾外星人的。在《星球大战》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枪战场景。激光枪几乎成了好莱坞科幻影片中最常见的武器。美国军方对此也颇有兴趣。在花费了12年时间和30亿美元之后,他们终于将这种科幻武器变成现实。这种武器的正…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8月,第73届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在华盛顿斯波坎会议中心揭晓,我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获得最佳长篇故事奖,这也是亚洲人第一次在国际上摘得雨果奖。小说讲述的是地球文明与来自半人马星座的"三体"文明博弈、对抗的故事。"三体"文明所在的行星系中有3个太阳,它们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发生着极其复杂又难以预测的运动,这就是物理学上经典的"三体问题"。当"三体"文明所在的行星被其中的1个太  相似文献   

15.
谈到电影与科技的关系,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特技制作。不过,这些并不是电影与科技关系的全部。电影编导天马行空的想旬和科技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使电影与科幻成为一对分割不开的“情侣”,创造出形形色色又具有高等智慧的“科幻人”。  相似文献   

16.
纪宏 《大自然探索》2012,(10):34-41
据国外媒体2012年7月报道,一项钻穿地壳、深入到地球内部的大胆计划一旦实施,不仅有可能破解有关地球的诸多奥秘,而且有望发现"地心生命"。凡尔纳笔下的"地心之旅"1863年5月24日,一个星期日,居住在德国汉堡的林登布洛克教授匆匆忙忙地往家赶,他急于阅读他新买的一部手稿。这是一部用古代北欧文字写成的文稿,其作者可不是一般人,而是专门为统治冰岛的挪威国王撰写编年史的斯诺里·斯特卢森。林登布洛克在书中发现了一个用古代北欧文字写的密码。他试着进行破译,却发现由一串拉丁字母组成的句子让他不知所云。沮丧之下,林登布洛克竟然做出了一个荒诞的决定:住在他家里的所有人都不准外出,而且在密码破译之前不准吃饭。幸而林登布洛克的侄子阿克塞尔很快就发现,林登布洛克译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以来,美军都"执世界军事变革之牛耳",甚至在部分领域对其他国家形成"代差"。在无人技术领域,美国同样是时代的"弄潮儿"。自越战时期开始,美国就将大量无人机应用于战场侦察。1995年,美国更是率先装备了世界上第一款察打一体的MQ-1"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如今,随着智能化、大数据和云计算等  相似文献   

18.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14,(6):36-38,41
<正>早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就设想过大洋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能源。然而,直到21世纪的今天,工程师们才有底气说蕴藏在海洋里的热量可为世人提供电力。以下介绍的是"海底两万里格"是如何变成现实世界的"海底两万兆瓦"。如果说,有哪种能源配得上"蒸汽朋克"称谓的话,那就非海水温差发电(OTEC)莫属了。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幻小说吗?没错。早在1870年,儒勒·  相似文献   

19.
金刚:西方世界的巨兽典范 然而,单靠作家的生花妙笔和惟妙惟肖的插图,仍旧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巨兽形象的渴望.许多电影人看到这一契机,将巨兽元素引入科幻电影的拍摄之中.1933年,美国导演梅里安·库珀运用当时所能运用的所有先进技术手段,让一头来自非洲原始森林的巨型大猩猩在银幕中攀上了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这便是科幻影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刚》.  相似文献   

20.
氢能──梦想还是现实?刘吉成编译据有关专家估算,世界工业每年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气体超过50亿吨,一氧化碳约1~2亿吨。同50年代相比,排放量增大了2.5倍,并有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2000年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气体将增至60~65亿吨,一氧化碳增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