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验知识论对"处于葛梯尔案例中的主体没有知识"做了诸多实证研究,在葛梯尔直觉是否具有普遍性问题上出现的争论:小偷案例和语义整合法支持外行没有葛梯尔直觉,三分结构实验支持外行与哲学家共享葛梯尔直觉。葛梯尔直觉的多样性这一理论有其合理性,主张可用聚焦效应和修正的语境主义解释知识归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提出了信念、真和辩护三要素的知识定义,该定义无法将各种类型的技术知识纳入其中,且"三元论定义"的"葛梯尔问题"同样也存在技术知识之中。有效性是技术知识的主要特征,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以有效、信念和辩护为三要素的技术知识定义,使各类型的技术知识都统一在这定义之下。技术知识在人的技术实践下,以成功物化为技术人工物作为标准为其有效性提供辩护,且可通过人们的使用进一步检验技术人工物是否有用。对技术知识的定义及"葛梯尔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对技术知识的认识论探讨,而且丰富了技术知识与技术认识论的关系内涵。  相似文献   

3.
葛梯尔反例表明,传统的知识定义未能真正把握知识与真信念的关系。现有的葛梯尔反例的解决方案虽然各具特色,但也不能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信念理由和真理理由做出了必要的区分,认为葛梯尔反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念理由和真理理由的分离。我们提出了知识的实践定义,在实践基础上把信念理由和真理理由统一起来,从而解决了知识与真信念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JTB理论认为"知识即得到辩护或证明的真信念"。葛梯尔用两个反例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胡塞尔《逻辑研究》在知识论上取得的突破在于,它在JTB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对信念进行证实的问题,并把知识看成是我们关于某个对象的信念在关于这个对象的直观中得到充实的过程。站在胡塞尔现象学-知识论的立场上来看,无论是JTB理论还是葛梯尔对这一理论的质疑都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5.
依据拉姆齐测验,我们可以对一个条件句进行可接受性的测验,这是一种学界普遍采用的研究条件句的思路,但研究表明,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因为拉姆齐测验与摩尔悖论语句存在着联系。借助于摩尔悖论形式语句,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把拉姆齐测验用摩尔悖论语句形式表述的话,我们就可以推出理性主体具有全知的认知力,这很明显是悖谬的。由此我们认为把拉姆齐测验解读为可接受条件句的路径是有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认为摩尔悖论语句只是对这个接近于拉姆齐测验的变形条件句思想路径有效,但对拉姆齐本人的原始表述无效。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学界对逻辑悖论的成因有主观虚构论、认知错误论、语言缺陷论、客观存在论等诸多指认。逻辑悖论是思维的产物,是从特定认知共同体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如果我们承认经典逻辑规律具有普适性,就应该从蕴涵逻辑悖论的"背景知识"中探求其生成的因由。  相似文献   

7.
知识悖论及其解决涉及到知识论的核心问题。克里普克在一篇新作中对意外考试悖论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指出这一悖论的产生是由于错误地使用了"知识的持久性"这一前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悖论,即独断论悖论。通过分析可见,克里普克对"知识的持久性"的反驳以经典的知识论为框架,面对经典知识论所遭受的强有力的挑战,克里普克对意外考试悖论的解决缺乏可靠的理论支撑。知识悖论触及的是知识论的核心问题,任何尝试性的解决方案都要重新思考知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技术工具论的表现形式及悖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理解技术的通常范是工具论的观念,海德格尔曾经对这种理解方式给予过批判。但是,这种观念仍然以各种形式显现在人们对于技术是什么与技术的批判中,“工具论”的范式给人们自身带来的问题--事实悖论与伦理悖论并没有被充分注意到,所以有必要对此范式进行整理并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9.
亨佩尔发现的确证悖论表明一只红色的鞋确证假说:"所有乌鸦都是黑的",但这违反我们的直觉.因此,亨佩尔本人提出一个消解性解悖方案.这种消解主要是通过保留等值条件和抛弃尼科德标准中的"非相干性"条件进行的.保留等值条件具有较强的特设性,因此不能令人信服,而抛弃"非相干性"也不必定能避免悖论的产生.因此,亨佩尔方案不具备一个良好解悖方案的合法资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确证悖论、绿蓝悖论和彩票悖论的演进过程,揭示它们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历史关联的悖论家族,是信念合理接受难题家族在不同层面的具体展现;在对三大悖论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认归纳悖论语用的知识论悖论本体地位,并明确界说归纳悖论;指出了当前归纳悖论研究的整体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