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宛如两条长腿在世界上率先跨出千公里级的量子纠缠分发记录,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从星空中向地球发出的两道光束,再次震惊了全球科技界。因这一史诗级实验成果,"墨子号"登上了《科学》杂志封面。或许难以置信,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就像有"心灵感应",无论相隔多远,一个量子状态变化,另一个也会随之改变。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远距作用"。中国量子卫星此次实现的就是"千里之外"的"鬼魅感应"。从以往百公里级到千公里级,"墨子号"将量子纠缠分发的世界纪录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被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贝加尔湖名称的来源,有3种不同的解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情景写真地图版》的解释是"富饶的湖泊";《彩图版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则这样记叙:当地的布里亚特人称之为"贝加尔一达拉伊",意思是"天然之海";而《世界奇景探胜录》的文字描述却是:"贝加尔"之名据说是大约1 300年前住在这里的库里堪人起的,意思是"大量的水"。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0月23日,英国《自然》杂志正式发表了谷歌公司一篇声称首次实现"量子霸权"的论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量子霸权"是量子计算研究中的一个术语。如果量子计算机在某个特定问题上的计算能力超过了传统计算机,那么就被认为实现了"量子霸权"。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孙达尔·皮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次成果在量子计算发展史上的地位,可媲美飞行史上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成功的12秒首次试飞。有  相似文献   

4.
正守护蓝芯,与核共舞26年,连续56 000步操作"零失误";修复核燃料组件的世界顶级"外科医生";带领国内唯一能对缺陷核燃料组件进行水下修复的团队;守护中国核燃料的掌门人……这些贴在乔素凯身上的标签,闪闪发光,耀眼夺目。而每一个荣誉的背后,是乔素凯怀一颗安于宁静、臻于极致的匠心,敬畏核安全;是乔素凯用敬业、专注、探索、创新的匠人精神,守护核安全。大国工匠,乔素凯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他被美国专营高级人才的猎头公司列为"出类拔萃的投资性聘用人才";香港媒体称他为"当今国际精英人才市场中不可多得的年富力强的新宠";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他进行了专访,称他为"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电脑特技制作师"。他是捧得奥斯卡奖的中国第一人。就是他,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里开创了数字媒体专业,开始了他在中国培育数字媒体人才的征程。  相似文献   

6.
<正>大自然是天才的材料设计师与灵感源泉。对处于自然界"军备竞赛"中生物的典型天然武器的研究,促进新型仿生人造材料、器件与装置研发方面应用。《自然界"军备竞赛"中的材料科学》一文对此予以介绍和探讨。《给DNA甲基化检测装上GPS,看肿瘤细胞如何变花样》一文介绍了复旦大学于文强课题组独立研发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及应用。量子调控是在认识量子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新材料、构筑新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五毒教"是一大江湖教派,出现在《笑傲江湖》及《碧血剑》中."五毒教"得名于五种动物:一蛇,二蜈蚣,三蜘蛛,四蝎子,五蟾蜍.中国民间将这五种动物称为"五毒".  相似文献   

8.
前沿     
《科学之友》2015,(2):4-5
<正>"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关键部件完成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现已完成关键部件的研制与交付,卫星有望先于欧美在2016年左右发射,在轨设计寿命为两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确定的五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旨在建立卫星与地面间远距离量子科学实验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完成多项大尺度量子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2014,(6):F0003-F0003
<正>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中旬报道,英国国防部正在开发一种"量子罗盘"的新型导航技术,即一种不受数据窜改和信号干扰影响的全球定位设备技术。由于量子罗盘能够利用地球磁场的亚原子效应定位自身而不再需要卫星或无线电发射塔这类固定的参考点,各国军方对这种新技术十分感兴趣。英国防务科技实验所(DSTL)的科学家相信,再有三到五年,他们有望开发出量子罗盘。"对我们来说,关键在于我们要开发的是一种不依赖于太空的设备,且  相似文献   

10.
江南曾经是中国最富于闲情的地方,也是中国顶级休闲生活的代名词。这里水巷小桥多、人家皆枕河;有精致的园林,还有美食;有钱人家锦衣玉食,家中亭台楼阁;平常百姓也能尽享天光云影、长堤卧波;得意时,"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不得志了,也可听取"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寻常日子,"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就算偶有忙碌,也要向友人"聊寄一枝春"……  相似文献   

11.
关毅 《自然杂志》2016,38(5):377-386
<正>中国于2016年8月16日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引发了全球科技界的关注和热议。这不再只是一个中国的科研大事,因为它所获得的任何成果,必将是世界性的。中国此次发射量子卫星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星地量子纠缠分发以及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多项科学实验任务。这都是量子信息技术的最前沿研究,自然是举世瞩目。9月15日晚,正值中秋月圆夜,天涯共此时,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飞天",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全球业  相似文献   

12.
揭示边缘海的"生命史"——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海是地球表层最晚认识的部分,人类对于深海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最近半个多世纪.1968年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证明洋底在不断扩张;1978年开始的高能底部边界层计划(HEBBLE),证明几千米海底还有"深海风暴";1970年代末发现大洋中脊喷出热液,支持着非光合作用的"黑暗食物链";1990年代又发现海底以下的地壳深处还有"深部生物圈",可能占据地球总生物量的30%.  相似文献   

13.
说"芨芨草"芨芨草,又称白草、席箕草、塞芦。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说:"席箕,一名塞芦,生北胡地。盖可为帘,亦可充马食者";又说:"瓜州饲马以宾草,沙洲以茨箕"。清人王树楠《新疆小正》一书中,曾引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  相似文献   

14.
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认识、归纳、描述自然的结果.先秦著作《尸子》中有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往古来今,即所有的时间.这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找到的与现代"时空"概念最好的对应.日月更替,斗转星移,人类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着时间的奥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秒".  相似文献   

15.
李辉 《世界科学》2012,(12):27-30
庄平,华中农业大学学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博士后,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突出贡献奖";2012年获"皮尤国际海洋保护奖提名"。其新书《长江口独特生境与水生生物》预计于2012年年底出版。从一个小渔村,到一个国际大都市,是人们对上海最近200年变迁的最直接而简单的印象。有一些人赞叹于科技发展与人类力量的伟大;也有一些人为逐渐消失的鱼类以及它们日趋缩小的家园而操心。  相似文献   

16.
木子 《科学之友》2007,(23):22-23
现年54岁的美国纽约心理学教授马克·萨勒姆被人誉为"读脑大师".他就像一台活的"测谎机",能够靠别人身上最细微的表情和动作识别出他们有没有撒谎.萨勒姆通过倾听声音,就能算出别人口袋里有多少钱币;纽约警察局对他奉若神明,多次请他向警察们传授如何识别嫌犯撒谎的技巧.最近,萨勒姆在其新书《大脑游戏》中,首次详细地披露了他惊人"读脑术"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沈葹 《科学》2007,59(1):50-52
20世纪是物理学的黄金时代,甚至可称其为物理学的世纪。因为在这100年里,物理学革命(时空观变革和量子革命)蔚为壮观,促发起现代科技文明欣欣向荣。20世纪初叶起始的物理学又称作现代物理学,其无数辉煌成就是现代科技文明的基础和标志。一位富有教学经验的物理学教授史蒂夫·亚当斯(Steve Adams)所著《20世纪的物理学》一书,可谓“物理学世纪”的认真导引。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共和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长的年轮上,镌刻着这样一群年轻人的"问天征程"——他们,在读博士期间攻克北斗导航核心关键技术;他们,从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一路披荆斩棘走到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他们,从三个"毛头小子"小组发展成长为300人的"国家队";他们,就是国防科技大学北斗青年创新团队。主动请缨——为了拥有自己的北斗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就展开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研究;7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GPS系统的地面试验。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GPS系统大显身手。1994年,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份IBM公司的新闻稿宣布,他们首次将量子计算共享放在云端供任何人使用,每个人都可以亲自体验IBM公司的量子处理器,从而使研究者和科学团体更便捷地加速创新,从而为这项新技术找到新的应用领域。从《新闻周刊》到《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综览》,今年4月,一些知名媒体开始关注量子计算。《新闻周刊》4月份的文章回顾了量子计算的发展。量子计算作为一种理论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  相似文献   

20.
<正>"他们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乃至整个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段来自国外媒体的高度评价,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审视一个十分高端的项目——"利用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解决量子黑客隐患"。这是一个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马雄峰等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在近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旨在通过量子通信技术这一根本性手段保障信息安全,而主攻方向就是完善量子密钥的分发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