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必光 《科学》2007,59(6):27-27
在海南文昌东海岸,中国将建造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以满足新一代大型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的需要。发射场是火箭登天的“起点站”。现在全世界约有16个航天发射场分布在8个国家,中国占3个。酒泉航天发射场是中国第一个发射场,主要承担低轨道和返回式卫星以及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射任务;第二个是太原航天发射场,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8月4日19时1分,伴随着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轰鸣,多媒体贝塔试验A/B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这背后,有无数个航天人的默默奉献和守护。"检验设备状态,复盘任务数据!"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但坐在指挥位的组长王翔却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王翔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单位通信总体,作为同事们心中的"全能"总体,他堪称整个通信岗位的"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3.
前沿     
正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巴基斯坦卫星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及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和科学实验卫星"Pak TES-1A"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继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之后,中巴双方在航天领域的又一次合作,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79次发射。  相似文献   

4.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一号2017年12月3日12时11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成功将陆地勘查卫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的陆地勘查卫星一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34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7次飞行。"风云三号"D星成功传回地球"彩照"蓝色的海洋、白色的云朵、黄色的土地……2017年12月8日14时07分,"风云三号"D星首幅可见光图像成功传回地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  相似文献   

5.
封面说明     
<正>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月14日21时在月球正面虹湾以东地区软着陆,如封面显示,这是我国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天体成功实施软着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的国家."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  相似文献   

6.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近40年来,航天技术获得了空前地发展,许多国家相继建起了十几个航天发射基地,发射了几千个各种类型的航天器,记载着人类迈向宇宙的历史。拜科努尔发射场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新纪元。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太空邀游乘坐的"东方号"飞船,就是从这里发射的。拜科努里发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是航天大年,今年我国将发射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其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今年的重头戏。在海南省的最东端,有个地方叫文昌。文昌的夜空,从来没有如此明亮;文昌的沙滩,从来没有如此温暖。6月25日晚8时,伴随着空气撕裂的声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喷射出耀眼的白色火焰,在万众瞩目下奔向太空。这是长征七号的首次发射,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序里排在第230位。可这第230次的发射并不普通,对我国航天事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正如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王小军所说,"长征七号是一型跨代的火箭。"  相似文献   

8.
据专家们预测,如果各国所有的卫星发射计划都能成功,2001年前将有1000多颗新的应用卫星进入地球轨道。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几个国家具有航天发射技术。有资料显示,在发射能力有限的欧美门前等待发射的卫星,已经排成望不到尾的"长龙",我国的火箭发射中心也是"顾客盈门"。  相似文献   

9.
正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太空之家"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那么,中国空间站究竟长什么样,与国际空间站有何不同……追随着天和核心舱的步伐,本文为你揭开中国空间站的十个秘密。  相似文献   

10.
<正>当黎明划过拂晓,一场紧张的"战斗"已然开始。高大的发射塔架,环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耸立在发射场上。各个专业的工作人员认真完成着最后的发射准备工作,满怀激情地等待发射时刻。在地下的控制中心,指挥员紧紧盯着电子时钟,准备着发射命令的下达。"三、二、一,点火。"伴随着引擎连绵不绝的咆哮声,火箭如离弦之箭,拔地而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正在制定宏伟的宇宙开发计划,包括2020年建成自己的宇宙空间站和2025年实现载人宇宙飞船登月。据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飞天第一人"、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介绍说,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同年下半年将发射"神州八号"宇宙飞船,并和"天宫一号"进行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的飞天梦想古已有之,只是古时缺少强有力的航天运载工具而已。1926年3月16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戈达德在马萨诸塞州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现代火箭,从而迈出了人类追逐现代航天梦的第一步。1957年10月4日,苏联"卫星号"运载火箭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送入太空,拉开了美苏两大阵营航天竞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揭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新篇章,可是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还未走出太阳系,进入恒星际空间。虽然NASA(美宇航局)远在1970年先后发射了"先驱者"1、2和"旅行者"  相似文献   

14.
魏艳 《科学之友》2009,(10):45-45
作为我国对月球实施无人探测的第二阶段任务,嫦娥二号卫星预计在2011年前发射。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学会理事长顾逸东表示,我国最新研制的具有  相似文献   

15.
由俄罗斯航天兵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联盟-FG"运载火箭,搭载着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1颗实验卫星升空.这意味着庞大的"伽利略"计划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作为"伽利略"的参与者,中国亦将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9日晚8时1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位于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进行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17.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毛泽东主席阔别井冈山38年后,于1965年重返井冈山之时写下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名句。时光荏苒,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宏伟蓝图,而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上天——从"神五"、"神六"、"神七",到前不久成功发射的"天宫一号"、"神八"……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我国在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留  相似文献   

18.
<正>航天运输技术是体现国家航天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实现进出空间的重要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次性运载火箭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面临着高可靠、高安全、低成本、快速发射、提升运载能力等挑战.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是指能够实现往返于宇宙空间和地球之间,或在外层空间轨道之间飞行,执行任务后可返回地面,并可以多次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如图1所示.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技术的发展一直是航天运输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采用重复使用设计理念和简易发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发射周期、提高发射灵活性,同时基于多次重复使用、费用均摊的原则,可以大幅降低发射费用,最终实现低成本自由进出空间、高效利用空间、和平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20,(6):12-13
正航天"少帅"袁家军在研制飞船初期,遭到了一位俄罗斯同行的不以为然。俄罗斯人认为,中国只是想造一个政治飞船"玩一玩"。事实证明,中国在载人航天方面是认真的。2003年,当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平安返回,中国人以实力证明自己不仅能造出"两弹一星",也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先后成功发射了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逐一攻克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如今稳步迈向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个位于中国三亚的航天发射中心。地面上几十个红色小点在不停地移动着,一个圆柱状的物体直立在红色小点之间。相对红色小点而言,它如同一个有着金属身躯的庞然巨怪,但从高空看下去,它不过是一根银白色的金属条,表面反射着从东方云层中透过的晨曦。"瞭望者"号即将从这里发射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