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秋慈 《科学之友》2020,(7):40-41
正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是这个时代对人类的呼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秉持着爱护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面这些贴近生活的绿色设计是设计师们对地球的最好告白。——适合家庭使用的小型堆肥机食物浪费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问题,每年有将近13亿吨食物被运往垃圾填埋场,占食物本身总产量的1/3,而减少食物浪费的一种选择是堆肥。为了鼓励人们用天然物质堆肥,有人推出了一款家用小型堆肥机——Orre。Orre由软木底座、堆肥容器和炭滤盖子三部分组成,透过容器内的多个疏气小孔及圆柱形管子,令霉菌制造抗生物质,破坏废物及厨余垃圾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世界人口正步步逼近70亿大关,这个数字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紧迫感,而首当其冲的是随之而来的垃圾问题。目前这个地球村每年产生的垃圾就已经达到40亿吨!而且这还仅仅是每年能够回收部分的数字。就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而言数量更多,构成环保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开发城市垃圾能源,利用城市垃圾发电,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为解决当今能源匿乏问题开创了新路,是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环境污染和日渐短缺的常规能源的一种最佳选择。专家们断言,垃圾发电在ZI世纪将成为能源市场的一名新主角。城南垃圾是一种新能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运动的兴起及全球能源短缺向人类亮出"黄牌"警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理与合理利用,成为目前科技界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世界各国科学家在寻求处理城市垃圾和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的途径中,发现被废弃的城市垃圾也是一种很有利用…  相似文献   

4.
漫画欣赏     
做饭或烤制食品时,对不易保存的食物应尽早食用,避免其变质腐败,造成浪费。要精打细算,把易存放的剩余食品留到下一顿食用,不要扔掉。如果你每天能减少仅25克食品的浪费(约一片面包的重量),一年下来你就会节约9千克的食品——大约可以做6顿饭。大量食物,特别是水果、蔬菜,由于储存不善等原因提早变质被当成垃圾扔掉,大多数食物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温室气体——甲烷。英国一年要扔掉670万吨食物,其中40%是水果、蔬菜。如这些食物不被扔掉,将会减少15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让英国1/5的车辆停驶。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抱怨食物越来越不香时,当我们越来越对自身的健康状态担心时,当我们在医院里花了一大把钱却仍然弄不清自己得了什么病时,我们想到过我们所吃的食物吗?尤其是肉、蛋和乳类食品.尽管今天我们吃的好些食物好像都是没有问题的,也是经过卫生检疫的,但其实污染早在食物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就形成了.这就是今天人们并不太注意的动物饲料污染.人在吃肉,而产生肉的动物如牛、猪、羊、鸡等等吃的却是被污染的饲料、垃圾和粪便.  相似文献   

6.
吕斌 《科学之友》2007,(13):62-64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是垃圾的来源.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每天,我们都离不开吃.早上到超市购买食物,大部分食品都用塑料袋包装,这无疑为生活带来了一种垃圾--塑料袋.  相似文献   

7.
一个家庭每天垃圾量的50%以上来自厨房;厨房所使用的资源及种类也最多,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清理也最为迫切.而厨房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环保的重点,因此,减少垃圾要从我做起,从厨房做起.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用食物残渣制成的堆肥有助于植物生长.近日,美国科学家利用食物垃圾发酵,制造出了一种液体肥料,可以提高植物本身及其土壤中的有益菌数量. 研究人员从2种类型的食物垃圾(啤酒生产过程中留下的醪糟和杂货店丢弃的混合食品)开始试验.经厌氧发酵获得的液体,被加入到温室中用于灌溉柑橘植物的水中.这是一个闭环灌溉系统,从土壤中流出的水又被原路抽回再次使用.  相似文献   

9.
徐娜 《科学之友》2007,(7):67-67
一个家庭每天垃圾量的50%以上来自厨房;厨房所使用的资源及种类也最多,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清理也最为迫切。而厨房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环保的重点,因此,减少垃圾要从我做起,从厨房做起。  相似文献   

10.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银行新公布的数据,瑞士2005年的人均GDP排名为世界第三。瑞士老百姓都很有钱,他们有资本进行高消费。然而,瑞士的环境没有因为消费而遭到破坏,瑞士继续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赢得了“世界花园”的美誉。高消费和“世界花园”一对矛盾体为何能和平共处呢?瑞士的环保官员揭示了其中的秘密:瑞士是世界上处理垃圾最有效、最彻底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小小垃圾不被人重视。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垃圾却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等诸多重大问题联系了起来,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瑞士更…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发电     
若干世紀以来,能使食物转化为电流的微生物一直被视为生物珍品。现在,科学家想把它们用作第三世界的能源,用于工业垃圾发电的反应器,用于手表和照相机中。  相似文献   

12.
漫画欣赏     
对付害虫1.防止蟑螂和蚂蚁祸害房屋最好的办法,是根本不让它们进入室内。可把门窗缝隙封好,安上密实的纱窗。可在地面和墙壁上不留缝隙和孔洞,并把下水道缝隙用锡纸封严,并去除所有可能的卫生死角。2.蟑螂和蚂蚁除了巢穴,还需要食物和水才能生存。如果我们把所有食物都封装或冷藏好,不留食物残渣,及时扔掉垃圾,蟑螂和蚂蚁就断了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从风能、波能、太阳能,再到垃圾能,关注一下现有的这些绿色环保项目是如何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环保知识的普及和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干粉尘、浊气、污水垃圾等看得见、嗅得着的污染已深恶痛绝,避之惟恐不及,而对诸如公用电话、手机、玻璃幕墙、办公设备等现代通讯工具和装潢材料等给人体造成的危害却所知甚少.而这些所谓的现代文明的标志物,恰恰是伤不见血的"无声杀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环保知识的普及和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干粉尘、浊气、污水、垃圾等看得见、嗅得着的污染已深恶痛绝,避之惟恐不及,而对诸如公用电话、手机、玻璃幕墙、办公设备等现代通讯工具和装潢材料等给人体造成的危害却所知甚少。而这些所谓的现代文明的标志物,恰恰是伤不见血的“无声杀手”。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富裕国家里,垃圾填埋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例如.伦敦附近泰晤士河边上的Pitsea垃圾填埋工厂.只接受固态城市垃圾和商业垃圾——欧洲法律禁止将固态垃圾和液态垃圾、有害垃圾和无害垃圾混合在一起处理——即便如此,它一年处理的垃圾也多达100多万吨。为了消化这么多垃圾,并让垃圾在第一时间消失在当地公众面前。需要对填埋点附近的公路和房舍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7.
在南非开普敦最古老、最有名的纳尔逊山饭店里,有一批不领薪水也没有休假的“员工”,他们主要的工作是“吃”,而且吃的是垃圾。哇!这到底是什么特殊“员工”?答案是蚯蚓。纳尔逊山饭店养了成千上万的蚯蚓,专门用来处理垃圾,经济又实惠,可以说是另类的环保高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应用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有关科技问题的争议近年来也在国内频频出现. 据<科技日报>报道,2009年10月21日,数千群众聚集冲击江苏吴江垃圾发电厂,抵制工厂点火,一度堵塞国道交通,迫使这个投资数亿、审批手续齐全的环保项目叫停,工程已如一堆废铁被弃诸运河一隅.这场冲突事件还影响到附近苏州、嘉兴、湖州、杭州等城市正在论证中的垃圾发电厂项目.与此同时,远在广州番禺的投资6亿元的垃圾焚烧厂工程已经搁浅.此前,北京、深圳、武汉等地同类项目都在居民的质疑或反对声中艰难前行.  相似文献   

19.
<正>鸟的嗅觉可能会把它们导向危险的虚假大餐。塑料制品漂洋过海,污染全球,最终往往终结在海鸟腹中。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这些鸟为什么会把垃圾错当宝。或许塑料看起来像一顿"盛宴"?不过,很多海鸟都是通过嗅探猎物来寻找食物的。此前还从未有人真正测试过塑料闻起来到底像什么。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一个测试,他们将装有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将越来越多,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合理地开发城市垃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城市垃圾问题》一文提供了许多有力的数据,可供读者参考。相信文章的刊登将使人们对如何认真处理日常生活中随时遇到的“垃圾”产生有益的思考。一些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也将对我国从事此项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同志有所启迪;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科技人员、领导干部对这一问题提出探讨,以使我国人民能尽早生活在清洁、美丽、舒适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