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17):26-27
天蛾分布在世界各地,以其硕大的体型和超强的飞行能力而得名,其中一些种类的翼展可以超过10厘米。天蛾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9千米,而且在空中能灵活地转身以避开掠食者,尤其是蝙蝠。在过去的6500万年里,蝙蝠和天蛾展开了延续至今的"军备竞赛"。对蝙蝠来说,它们发展出了内置的"声呐"系统,能够通过发  相似文献   

2.
终止病毒复制、增强免疫、抑制恶变,修复因病毒、酒精、药物受损肝细胞、逆转肝硬化前几天,一位患者的女儿向晶珠咨询部报喜,她母亲服用晶珠肝泰舒8个月后,肝硬化症状消失,B超和化验结果显示正常,全家欣喜不已。她代表全家打来感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科学家报告称,已揭示了细胞是如何修复双链断裂这样严重的DNA损伤。这种独特的修复机制,或将对基因突变等遗传学研究提供更多的解释。科学家们发现,当由于氧化、电离辐射、复制错误和某些代谢产物导致染色体的双链断裂时,细胞会利用遗传相似的染色体借助一种涉及断裂分子两端的机制来填补损伤部位。换句话说,为了修复遭受断裂损伤染色体,"绝望"的细胞会利用DNA复制机制中的一种独特结构来使细胞继续生存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里的神秘蝙蝠,有一只让科学家困惑了 20年的神秘标本。它就是世上唯一一种能钻进竹筒里的神秘蝙蝠,因为有着独一无二的扁平颅骨,人们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字——扁颅蝠。事实上,早在100年前,人们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自然》杂志7月22日公开一项基因组学最新成果,欧洲科学家发表了6种蝙蝠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为科学家理解蝙蝠超常适应力的遗传学基础提供了关键线索。病毒学家和基因学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对蝙蝠很感兴趣,因为蝙蝠携带并传播致命病毒,但它们本身却不生病。从蝙蝠基因组上获取的知识,不但有助于人们理解动物传染病的传播机制,还将帮助人们更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4,(13):26-27
<正>科学家在2013年中,又有了不少稀奇古怪的发现,从蝙蝠古怪的性行为,到粒子物理学的新发现,再到雪人的DNA,每个科学故事都是那么的引人入胜。那么,哪个故事才是让你最感到惊奇的呢?这些也是2014年"怪异科学奖"的候选。怪异的蝙蝠我们早在4年以前就知道雌性果蝠会给伴侣进行口交,以延长交配时间。而科学家在2013年  相似文献   

7.
正病毒 virus 由RNA或DNA及蛋白质等组成的、专营细胞内感染和复制的结构简单的微生物。正链单链RNA病毒 positive-stranded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 遗传物质为正链单链RNA的一类病毒的总称。进入宿主细胞后可直接作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冠状病毒 coronavirus 电子显微镜下状似皇冠的一类病毒。为具有外膜的正链单链RNA病毒,直径80~120 nm,RNA长27~31 kb  相似文献   

8.
端粒是由重复性DNA序列和特殊蛋白质组成的真核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性结构.由于末端复制问题,端粒在细胞复制增殖过程中逐渐缩短,而过短的端粒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引起细胞衰老和机体老化.端粒酶是具有催化端粒DNA合成能力的逆转录酶,能够维持细胞内端粒的长度或延缓细胞增殖过程中端粒的缩短.因此,端粒酶和机体衰老及端粒相关疾病具有重...  相似文献   

9.
<正>大量的动物病毒在人类中导致了毁灭性的疾病。然而,大自然中可能还有更多的"存货"。美国研究人员在一项的研究中估计,仅在哺乳动物中就可能潜伏着超过32万种未知的病毒。如果其中的一种感染给人类,就有可能引发下一场流行病大暴发。科学家估计,大约2/3的新发传染病都起源于野生动物,例如鸟类、蝙蝠、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0,(13):9-9
<正>免费杀毒从360开始。360杀毒采用国际排名第一的BitDefender引擎,拥有完善的病毒防护体系,且真正做到彻底免费、无需激活码!360杀毒轻巧快速不占资源、查杀能力超强、误  相似文献   

11.
基因组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生命信息,其结构及功能的相对稳定是物种得以生存延续的前提与保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损伤修复能力的下降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增加,最终成为诱导衰老及其相关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综述基因组稳定性与衰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通过靶向DNA修复来干预衰老的发展趋势及其发...  相似文献   

12.
会飞的“活雷达”蝙蝠善于在空中飞行,能做圆形转弯、急刹车和快速变换飞行速度等多种“特技飞行”。白犬,隐藏在岩穴、树洞或屋檐的空隙里;黄昏和夜间,飞翔空中,捕食蚊、蝇、蛾等昆虫。蝙蝠捕食大量的害虫,对人有益,理应得到保护。到了夏季,雌蝙蝠生出一只发育相当完全的幼体。初生的幼体长满了绒毛,用爪牢固地挂在母体的胸部吸乳,在母体飞行的时候也不会掉下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基础科学》2013,(4):43-43
2002与2003年之交,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流行是近期非常著名的一次公共卫生事件。而正在流行的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提示,这类病毒仍然存在威胁,而且其分布范围比此前认识的要宽。虽然蝙蝠被认为是这两种病毒的天然宿主,  相似文献   

14.
晓旭 《科学大观园》2012,(16):59-60
美国摄影师斯蒂芬·阿尔瓦雷斯与蝙蝠保护国际和大自然保护协会专家探险队一同前往一处神秘蝙蝠洞穴进行了为期3周的探险。在长达四个月的冬眠期内,数以万计的蝙蝠一动不动地趴在墙壁上。这种濒危蝙蝠正受到白鼻综合症的威胁,而此次探险队的任务就是调查这种濒危蝙蝠幸存的数量并对其进行归档。这个洞穴的墙壁第一眼看上去很怪异,就好像墙壁上被糊上了一层厚厚的泥浆,也好似墙壁发霉后长满了怪异的蘑菇。不过,凑近才会  相似文献   

15.
<正>蝙蝠在捕获昆虫前,会发出一系列快速的超声波信号,通过回声来定位猎物的准确位置。科学家把这些声音叫作"觅食声",这些"觅食声"也会吸引其他也在觅食的蝙蝠。另一只蝙蝠可以阻碍原来那只蝙蝠发出的声波,使原来那只蝙蝠失去它的美食,  相似文献   

16.
一张巨大的由算法引擎织成的细密的网,是口罩、核酸检测与隔离之外,中国阻止新冠病毒复制传播的另一大利器.到了新冠病毒肆虐的第三个年头,这个数字防御长城已趋近完善.在有14亿人口的中国,每个人都能通过智能手机调取一张健康码.这是在红黄绿间变化的二维码或条形码,三种颜色在后台由大数据算出,提示持码人不同的感染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17.
基因是否道出了生命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多益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6):21-23,F004
遗传学思维强化了人们从个体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行为方式,然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同样施加影响使基因传给我们的后代。教养和DNA一样决定着人们进化的命运,它们是指引进化路程的双重驱动力。人类有能力选择通过基因或者文化传播两种方式进行复制,这正是我们与动物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许珍 《科学大观园》2011,(24):79-80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有望治疗影响儿童早衰疾病的药物,这种早衰疾病让儿童的衰老速度超过正常水平8倍。在这项研究中首次给出了如何限制并修复细胞DNA损伤的方法,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机体衰老过程的模型。科学家们认为这项研究会缓解老年人某些重要脏器的衰老过程,并为世界各国的国民健康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乙肝为什么难治?这是因为体内干扰素分泌紊乱,导致病毒不断复制和繁殖。肝泰舒对地道藏药材獐牙菜、黄芪等天然草本植物药材进行基因重组、小分子聚合、酶化等技术,提取天然植物类干扰素的诱导成分,小分子进入人体,靶向作用于肝部病毒细胞,阻断病毒复制和繁殖。  相似文献   

20.
乙肝为什么难治?这是因为体内干扰素分泌紊乱,导致病毒不断复制和繁殖。肝泰舒对地道藏药材獐牙菜、黄芪等天然草本植物药材进行基因重组、小分子聚合、酶化等技术,提取天然植物类干扰素的诱导成分,小分子进入人体,靶向作用于肝部病毒细胞,阻断病毒复制和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