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Q:2002年12月30日凌晨,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4号”无人飞船,之前我国已先后发射了3艘“神舟”系列飞船。我发现每次飞船的发射都安排在岁末年初的深夜或凌晨,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1999,(3)
每隔两年有一次拜访火星的机会。19916年12月,美国发射了"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两艘探漏飞船,它们于1997年飞抵火星,给人类带来火星表面图像和新的信息,在全世界掀起空前的火星热。两年之后的1998年又掀起探访火星的高潮。从1998年7月到1999年1月美国和日本相继发射了3艘探测飞船,竞相拜访火星。如今,火星就像它的名字那样,真的"火"起来了。火星有水吗?飞船上天找答案关于火星上有水的说法,可以追溯到早期天文学家观测火星表面时发现的纵横交错的"运河",人们甚至据此猜测火星上有人居住。后来的天文观测证实,所谓的"运河"是一种错觉。"水手9号"等探测飞船进一步发现,火星上气候恶劣,氧气极少,由此火星有水的说法也就沉寂下去了。但是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飞船在火星的阿瑞斯平原着陆,发回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2005,(7):23-23
世界第一艘太阳帆飞船“宇宙1号”(参见本刊今年第5期《孤帆远影星际行》在北京时间6月22日凌晨4时46分时发射。但主持这一项目的美国行星学会说,在发射约20分钟后,飞船与地面失去了联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火星探路者”飞船于1997年8月5日完成了其探测使命。这次飞行和探测的结果如何?本文的总结性介绍将使您眼界大开。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美国“火星探路者”号飞船经过7个月的远征后,于1997年的这一天顺利抵达火星表面。探路者号带去的仪器设备超额工作了30个火星日后,美国航天局宣布,探路者号任务已经胜利完成。然而,这些仪器尚能工作数周,探路者寿命可达一年,这些数字远远超过了设计者的预期。这显示,美国航天和通信技术居领先地位,这些领域的技术竞争必将加剧。探路者号的经历探路者的发射质量为890克,于1996年12月4日升…  相似文献   

5.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2001144-12-01至22001144-12-10)1美猎户座载人飞船完成首次试飞[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美国东部时间5日11:29,搭载猎户座载人飞船的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塔大推力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猎户座发射升空,进行持续约4.5 h的首次不载人试飞。猎户座飞船是继航天飞机后的美国新一代载人航天工具,有望搭载人类前往火星,这标志着人类第1艘以深空探索为目标的载人飞船首次试飞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观潮快语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充满信心和希望。1月10日,我国发射“神舟2号”无人飞船成功,既表明在新世纪之初我们发展航天技术的能力,也表明中华民族实现振兴的决心。自1999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神舟1号”试验飞船之后,计划将发射多艘无人飞船,然后再实现载人飞行。“神舟2号”即是按照这一计划的又一行动。这艘无人飞船与“神舟1号”相比,系统结构、技术性能和功能均有新的发展。飞船在太空飞行近7天后于1月  相似文献   

7.
要闻速递     
《科技潮》2012,(4):10-13
国际国际空间站将首次迎来私营飞船2012年3月1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表示将在4月30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一艘名为"龙"的货运飞船。如果一切顺利,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迎来私营企业建造的太空飞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说,这艘"龙"飞船将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  相似文献   

8.
大椿 《少儿科技》2008,(9):27-27
"凤凰号"档案全称:"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发射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时间:2007年8月4日17时26分登陆火星时间:2008年5月26日7时53分任务:探寻火星上是否有水和其他支持生命所需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5,(7)
全球首艘太阳帆飞船“宇宙一号”首航失败6月22日,由于运载火箭发动机出现故障,全球第一艘利用光能的太阳帆飞船“宇宙一号”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并落回地面,发射遭遇了失败。北京时间22日凌晨4点46分,位于巴伦支海的俄罗斯核潜艇部队将“宇宙一号”发射升空,在发射后的第83秒,第一级运载火箭的发动机自发性停止工作,从而导致发射失败。机器人“美女舞伴”问世6月4日,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武田高广在日本茅野市一机器人研究公司与舞厅机器人跳舞。由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小菅一弘牵头研制的这部机器人身上装有能预感舞伴移动方式的传感器,使三个特殊…  相似文献   

10.
余柏森 《科技潮》2001,(10):56-58
1999月11月20日,多年来秘而不宣的中国载入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熊熊烈焰中发射升空。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船又开始了新的太空之旅。两艘飞船两次成功发射,给中国人和外国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的问号,中国人下一步干什么?是不是要发射载人飞船?回答是肯定的。一般地说来空间技术有三大主要研究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应用卫星和卫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26日10时02分(北京时间11月26日23时02分),耗资25亿美元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MSL)探测器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2021年2月19日凌晨4点55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火星车“毅力”号在火星的杰泽罗陨石坑成功着陆。“毅力”号于2020年7月30日发射升空,经过六个多月飞行后抵达火星。“毅力”号由美国一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命名,设计上与其前辈“好奇”号火星车几乎相同,但有不小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3.
第一颗人造卫星: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卫星一号”。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东方号”宇宙飞船。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苏联著名字航员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东方号”飞船,用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一日,美国首次发射人造卫星成功。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并返回地面成功。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美国发射  相似文献   

15.
《汕头科技》2007,(1):33-34
一、“星尘”号成功将彗星样本带回地球 装有彗星尘埃样本的美国“星尘”号飞船返回舱,2006年1月15日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降落。这是人类发射的探测器首次将彗星样本带回地球。“星尘”号飞船于1999年2月发射升空。2004年1月,该飞船近距离飞过“维尔特二号”彗星时,飞船上的尘埃采集器成功捕获到彗星上百万个物质粒子。“星尘”项目的科学家对最初的样本进行了分析。这可能把人们对彗星以及整个太阳系历史的认识向前推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16.
<正>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以下简称“天舟七号”)在位于海南省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天舟七号”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发射的第二艘货运飞船,主要为在轨的“神舟十七号”和后续的“神舟十八号”两个乘组运送总重约5.6吨的补给物资。  相似文献   

17.
小舟 《今日科技》2008,(6):51-54
火星是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很近的行星,几十年来,人类在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征途上前赴后继。火星一直是美国太空探测的重点目标之一。过去40多年,美国发射的火星探测器虽然有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有的在绕火星轨道时与地球失去联络,有的着陆后葬身火星,但也不乏十分成功的例子。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5月25日宣布,  相似文献   

18.
火星探路     
有过几番成败1962年,苏联人首次向火星发射空间飞行探测器“火星1号”,尽管发射失败,却引发了六七十年代苏美两国进军火星的竞赛。1964年~1965年,美国发射两枚飞近探测型火星探测器“水手3号”和“水手4号”,后者首次成功地在距火星9920公里的宇宙空间拍摄并发回22张显示火星地貌的珍贵照片。画面显示,火星表面有众多环形山,恰似月球,也是一片死寂。1969年,美国连续向火星发射飞近探测器“水手6号”和“水手7号”,在距火星表面仅3000多公里的宇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05,(11):61-61
北京时间10月12日9时O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10月17日4时32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飞行,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7年3月1日报道:1997年2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莫尼卡召开了一次有关“行星机器人和漫游车”的国际讨论会。各国的许多科学家带着他们研制出的火星漫游车聚集到这里,参加学术讨论会和表演他们各自的火星漫游车。最引人注目的是由美国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研制的火星漫游车“罗基7号”,它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漫游车,现在正乘美国的“火星探路者号”飞船飞向火星的途中。预定在1997年7月4日在火垦着陆,然后从着陆器上脱离,在火星从事土壤和大气的检测。“罗基7号”从外表看,像是在车轮上放着的金属鞋盒,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