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和研究,还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放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因为新课标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2.
朱建祥 《科技信息》2012,(34):I0161-I016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完全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破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内容的做法。体育与健康课程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心理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繁重学习压力下,自主地进行体育学习,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高校体育教学要适应新世纪要求,在“求知创新”、“健康第一”的思路指导下,使教学目的由过去“增强体质”向“增进学生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改变。探析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师素质诸因素,为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建立有效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即“有效选项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从而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 《科技信息》2010,(21):I0206-I0206,I0233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具体体现。本文对于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推进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峰 《长春大学学报》2008,18(10):97-98
根据健康新观念,阐述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在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习惯和能力为课程建设目标。积极贯彻素质教育方针,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作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杨春林  张鲁英 《科技信息》2009,(33):I0229-I0229,I0180
新课程改革其主要精神是要建立“健康第一”和“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思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转变观念,效仿米卢,逐步建立了“快乐课堂”新秩序,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起来,成为落实这一精神最为有效和最佳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骆刚 《科技资讯》2006,(6):102-103
在体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的健康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意在探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足球教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健康第一”思想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健康体育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实验证明,健康体育教育模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能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等。体育教师要按课标的要求,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下面谈一点个人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学校体育必须以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精神,结合学校具体的教学工作经验,阐述了“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积极地向学生灌输这一思想,引导学生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提高,使学生真正做到“健康第一”——即“生理健康、心理稳定、适应社会”,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重的高知识、高素质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从“健康第一”出发,制定初中体育“学分制”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及其实施细则,介绍了操作要求和方法,评价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鼓励不同学生共同进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主要心理特征基础上,提出21世纪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应以“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在具体措施上要发挥“教师主权”式教学模式,充分考虑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设计学生的自我实现平台,突出科学管理教程新标准,“教”与“学”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改革,努力探索高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朱荣 《科技信息》2012,(35):368-368
健康知识的选择紧密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高中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和能力,并能从生活中提升智慧,感受快乐,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以“健康第一,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摒弃以往的教学理念,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以学生愿意接受喜欢接受的多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秋极主动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淡化竞技运动,突出健康新观念,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改善体育评价体制,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本思想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在此情况下,教育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放在第一位,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带来“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学生的全面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热切的关注,无论是从“健康”的定义还是“全面发展”的内含来看,都不能忽视竞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