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池油田长3油层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华 1 5 2井区沉积微相与含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认为华 1 5 2井区长 3油层的沉积相为吴旗—华池三角洲前缘亚相的一个分支 .根据其岩性、电性及沉积构造特征 ,将其划分为 4个沉积单元 .每个单元又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天然堤、分流间洼地、分流间湾 5个沉积微相 ,每个沉积微相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沉积空间展布规律 .分析这些特征和规律 ,展示出华 1 5 2区长 3砂层是由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等多个微相叠合而成的复杂叠合体 ,从而构成典型的建设型鸟足状三角洲前缘砂体 .这一砂体的特征是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上部储层的典型代表 ,也是形成油藏的主要砂体  相似文献   

2.
南泥湾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含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南泥湾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认识沉积微相与油气富集规律的关系。方法通过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结合钻井、测井资料,对南泥湾油田长6油层组岩性特征、沉积相特征及沉积微相含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长6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水下天然堤和水下决口扇等6种沉积微相,其平面展布由北向南呈鸟足状。结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该区长6油层组含油砂体的骨架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综合岩心观察、粒度分析、薄片鉴定等资料,对华庆地区长9油层组沉积类型及沉积微相特征在平面上的展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9油层组发育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体系,其中湖泊体系为浅湖沉积,三角洲体系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要亚相,进一步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及河口坝等沉积微相。浅湖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三角洲前缘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沉积微相,其骨架砂体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储集体,优质储层的展布形态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水下分流河道整体呈北东—南西向条带展布,分流河道之间被分流间湾所分割,局部连片分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华池油田华152井区10口井岩心观察及200多口井的单井沉积相、剖面相、平面相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长3油组为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可见到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了沉积微相与含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的储集性能最好,河口砂坝次之,远砂坝较差.  相似文献   

5.
卞东油田阜三段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卞东油田阜三段为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岩心与测、录井数据观察分析本区三角洲沉积特征,识别相标志,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与前缘沙席三个主要的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沙坝是本区储层的主体相带。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较强,隔层趋向分布于远离物源的方向,砂体连通性差,平面非均质性受沉积相带及砂体展布形态控制。  相似文献   

6.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区域沉积背景,以岩心、薄片、测井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对岩石类型、成分及颜色、粒度分布、沉积构造、测井相等沉积相标志进行分析,研究了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长6油层组位于三角洲前缘亚相,而不是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及其侧缘、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残余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类型。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对油气的聚集起主导作用。在三角洲前缘建设期的长61、长62、长63砂体巨厚,平面连通性较好,是主要油层发育段。  相似文献   

7.
高邮凹陷阜三段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岩心微相分析、砂体形态和测井剖面对比分析,对阜三段各亚段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在三角洲前缘发育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相带分异比较明显,由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变为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及较深水湖泊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口和河口砂坝砂体相互连接,形成厚度较稳定的三角洲前缘复合体,储油物性较佳。  相似文献   

8.
板桥油田板二油组扇三角洲沉积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骅拗陷板桥油田板二油组扇三角洲沉积的古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河道间和席状砂微相。认为其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物性好,是区内重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黄骅拗陷板桥油田板二油组扇三角洲沉积的古沉积背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河道间和席状砂微相。认为其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大,分布范围,物性好,是区内重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双河油区内岩心的岩石相特征、沉积构造、录井资料以及电测曲线的综合认识,结合地层划分,对该区块长6油层组的沉积相类型以及砂体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由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等微相构成,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中的砂质沉积.并确定了长6油层组主力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为储层有利区块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洛带气田蓬莱镇组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浅层气藏为多层系的岩性圈闭气藏类型,气藏的分布及气井产能严格受储层沉积微相制约,建立沉积微相与储集性之间的关系对气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储层的钻井岩心、录井及测井沉积微相特征分析,认为主要存在11种岩性相类型及其Ⅰ~Ⅲ类岩相序列组合.蓬莱镇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由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决口河道和决口扇、水下分流河道间、前缘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及前三角洲7个沉积微相组成.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气藏主要储层的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2.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 ,确定了侯市地区长 6油层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 ,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前缘砂席和分流间等 ,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 .在图像粒度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绘制概率累积曲线、C- M图、散点图和环境判别图 ,对该区砂体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 .长 6油层的三角洲体系代表了较为完整的自旋回 ,这一自旋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分流河道迁移、袭夺、决口以及因压实的均衡调整等 ,从而形成三角洲复合体内部各分流三角洲砂体的相互叠置交错 .根据岩心微相分析、小层砂体形态和测井剖面对比分析 ,对该区长 6油层砂组及小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 ,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 .  相似文献   

13.
对双河油田 1 - 3层系储层河控扇三角洲沉积微相进行了细分研究。研究区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共五种沉积微相 ,不同的微相见于不同钻井中的不同流动单元中。研究区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远砂坝砂体。不同类型的砂体由于其形成环境不同 ,其物性和分布有较大差异。沉积微相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物性和平面展布。从整个层系看前缘席状砂微相始终控制着剩余油储量 ,应作为挖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运用沉积学基本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樊学地区晚三叠世长4+5油层组沉积微相组合样式与油气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依据密集井网、露头剖面等资料,将研究区沉积微相组合类型划分为:切叠式水下分流河道组合、分离式水下分流河道组合、叠加式河口坝组合、以河为主的坝上河组合、以坝为主的坝上河组合以及对称式坝上河组合等6种类型。通过密集井网区解剖揭示了河口区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认为,工区内主要发育分流砂坝型三角洲前缘,其中水下分流河道通常为过水通道,砂体聚集少;晚期水下分流河道叠加在早期河口坝沉积之上,形成三种类型的"坝上河"组合;河口坝及其周边的坝上河复合砂体是河口区主要的优势储层。  相似文献   

15.
安塞油田侯市地区长6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确定了侯市地区长6油层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前缘砂席和分流间等,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本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内各微相砂体的平面及空间展布、砂体的几何形态、孔渗特征等研究 ,揭示了辽河油田沈 84-安 1 2块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储层的宏观非均质特征 .对沉积体系内河口坝及水下重力流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决口扇及决口河道砂体的几何形态特征及内部物性分布规律进行了重点分析 ,总结了本区储层特征 :单砂体多数呈正韵律 ,层内孔渗特征差异明显 ,单层层数多 ,砂体沉积微相变化快 ,储层在平面上及垂向上、层间及层内的非均质性较强 .并得出如下结论 :本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平原的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均达到中孔、中高渗储层标准 ,是本区主要含油砂体 .  相似文献   

17.
安塞油田杏河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通过沉积微相研究,为精细油藏描述中“相控建模”和后期数值模拟提供坚实的地质依据。方法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对安塞杏河区长6油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首次建立了该区长6沉积相模式,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分析了长6油层油水运动规律及其与沉积微相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开发调整方案。结论该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和前缘席状砂等6种沉积微相,而且沉积微相与油水运动规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18.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沈84块沙三四段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韵律、原生沉积构造、砂岩的粒度分布特征、古生物化石及砂体形态等沉积相标志的研究,确定其为一套扇三角洲相沉积,可进一步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三个亚相.区内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体,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边部、河间薄层砂、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等微相类型.此外,以单井微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大量的地球物理测井及录井资料,研究了区块内沙三四段四个油层组、30个小层、63个单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第2段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夹层分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营凹陷梁11断块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及其综合解释成果认为,三角洲前缘砂体内夹层以泥质、钙质为主,局部发育过渡性夹层;并总结、建立了各类夹层的电性、物性识别标准.结合沉积微相分布,充分利用开发区密井网特征,对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夹层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内主要为泥质夹层和钙质夹层,横...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主要沉积相类型—三角洲相的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识别出东部和西部两大三角洲体系,其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平原沼泽和洪泛平原等微相,三角洲前缘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潮汐砂坝、远砂坝、分流间湾等微相.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早期具有辫状河性质,晚期向曲流河转变.三角洲类型在山23、山22期为发育在潮坪背景上的河流-潮控三角洲,以后转变为发育在陆相湖泊环境中的河控-湖泊三角洲.不同三角洲类型和相应的亚相、微相特征控制了本区岩相变化特征、砂体展布特征和砂体的储集性能.其中以山23亚段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潮汐砂坝、河口坝和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在岩性、砂体厚度以及砂体储集性能方面更具优越性,从而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