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2005,57(6):62
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格劳伯(R.J.Glauber)凭借在光的相干性的量子理论方面的成就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美国科学家霍尔(J.L.Hall)和德国科学家亨施(T.W.Hansch)因为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分享了另一半奖金.  相似文献   

2.
《科学》2005,57(6):62-62
美国科学家格劳伯(R.J Glauber)凭借在光的相干性的量子理论方面的成就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美国科学家霍尔(J.L Hall)和德国科学家亨施(T.W.Hansch)N为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分享了另一半奖金。  相似文献   

3.
探索宇宙的奥妙,预测宇宙的未来,一直是人类的梦想。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就是表彰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是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因为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贾科尼因为在“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荣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  相似文献   

4.
陈学雷 《自然杂志》2006,41(6):391-400
201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天文学家,以表彰他们使我们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方面的贡献。其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宇宙学家皮布尔斯(P. J. E. Peebles)获得一半奖金,以奖励他在物理宇宙学中的理论发现;瑞士日内瓦大学的马约尔(Michel Mayor)和瑞士日内瓦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的奎洛兹(Didier Queloz)分享了另一半奖金,以奖励他们发现一颗环绕类似太阳的恒星的行星。文章介绍这几位学者的科学贡献。  相似文献   

5.
201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天文学家,以表彰他们使我们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方面的贡献。其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宇宙学家皮布尔斯(P. J. E. Peebles)获得一半奖金,以奖励他在物理宇宙学中的理论发现;瑞士日内瓦大学的马约尔(Michel Mayor)和瑞士日内瓦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的奎洛兹(Didier Queloz)分享了另一半奖金,以奖励他们发现一颗环绕类似太阳的恒星的行星。文章介绍这几位学者的科学贡献。  相似文献   

6.
蒋燕义  马龙生 《科学》2006,58(2):57-59
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两位美国科学家和一位德国科学家分享。美国科学家格劳伯(R.J.Glauber)由于在光相干量子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一半奖金,美国科学家霍尔(J.L.Hall)和德国科学家亨施(T.W.Hansch)因在精密激光光谱和光学频率梳(简称光梳)方面的突出贡献而分享另外一半奖金。  相似文献   

7.
《自然杂志》2006,28(6):F0002-F0002
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3日宣布,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借助美国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该发现为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将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恒星和星系的起源,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4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天体物理学先驱——他们打开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新窗口。 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雷蒙德·戴维斯(RaymondDavis)和东京大学的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共  相似文献   

9.
天体物理学是天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用物理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各种天体和在宇宙空间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以及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结构和演化规律内容的一门科学。20世纪以来,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加深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和了解。由于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物理学密切相关,所以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成果荣获诺贝尔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20世纪,先后有9项天体物理学成果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现择其中几项,以飨读者。宇宙射线的发现:193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V·F·赫斯(1883~1964)因发现宇宙射线而成为涉足…  相似文献   

10.
约翰·马瑟(John C.Mather)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席科学家,他曾为研发宇宙背景探测(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COBE)卫星做出重要贡献,与实验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斯穆特(GeorgeF.Smoot)一起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而COBE卫星为揭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10月4日下午,为庆贺马瑟荣膺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位于格林贝尔特的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与为他们赢得荣誉的马瑟一起品尝香槟和烤面包。马瑟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在30年间,有许多科学家进进出出,但马瑟却一直呆在戈达德,从事着天体…  相似文献   

11.
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鉴于苏联科学院院士 M.A.萨多夫斯基(МихаилАлесандровичСадовский)在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领域取得杰出的成绩,墨西哥天文学家Г.阿罗(ГильермоАро)教授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卓越的贡献,授给这两位科学家1985年度М·В·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М·В·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是苏联科学院的最高奖赏。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每年评选两位在自然科学领域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一位苏联的、一位外国的。  相似文献   

12.
鄢盛丰  蔡一夫 《科学通报》2019,64(36):3793-3797
<正>201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授予了系外行星和宇宙学领域,以表彰天文学家米歇尔·梅耶(Michel Mayor)与迪迪尔·奎罗兹(Didier Queloz)在系外行星发现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理论宇宙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从理论角度为现代宇宙学物理体系的建立做出的杰出贡献.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为我们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做出的贡献",以他们3人为代表的科学家们为人类在现代科学的框架下重新认识自身与宇宙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思路.一方面,让人类重新思考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在宇宙中是否是独一无二的,对探索系外宜居星球和寻找外星生命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使  相似文献   

13.
王博  张江  王晓锋  韩占文 《自然杂志》2011,33(6):328-333
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在天体物理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美国科学家索尔·波尔马特、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他们通过Ia型超新星测距发现宇宙的膨胀是加速的,从而揭示了暗能量的存在。笔者将对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Ia型超新星与宇宙加速膨胀、暗能量以及Ia型超新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全面的介绍,并介绍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文章的最后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育竹  林凤生 《自然杂志》2005,27(6):323-326
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于了光学研究领域里的两项原创性工作: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R.J.Glauber 1925~)提出的"相干性量子理论",以及1983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霍尔(J.L.Hall.1934~)和德国物理学家特奥多尔·亨施(T.W.Hansch.1941~)利用激光的特性对精确测量技术所作的发展.近些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频频惠顾光学研究领域,如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从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相关研究、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从事的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研究.这是因为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往往与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发展联系紧密,另一方面,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恰恰又建立在这些非常基础的理论研究之上.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2007,(11):45-45
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于10月9日揭晓,法国人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和德国人彼得·格林贝格尔(Peter Grnberg)因巨磁电阻方面的贡献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奖励"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余瑜 《科学通报》2019,64(36):3789-3792
<正>时隔两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再次授予天文方向. James Peebles, 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由于他们在"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方面所做的贡献,获得201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笔者身边风趣的天文学家在诺贝尔奖评选的前几日相互逗趣说:"您最近是不是在等一个电话?"(诺贝尔奖委员会打电话通知获奖人).而201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笔者身边的许多同僚天文学家,可谓意料之外,但也情理之中.这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天文学研究中两个截  相似文献   

17.
宇宙中最黑暗的地方是哪里?我们几乎可以脱口而出:黑洞!黑洞也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它因难以探测而一度被人认为是仅仅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天体.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探索证实了黑洞的确存在于茫茫宇宙中.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首次颁发给了研究黑洞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数学家罗杰·彭罗斯、德国天体物理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美国天...  相似文献   

18.
斯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下图),得克萨斯大学天体物理系Josey Regental教授.1979年,由于对亚原子粒子的弱电统一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他与A·萨拉姆(A.Salam)、S·格拉肖(S.Glashow)一起分享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他的新书<透过湖水看世界:这个世界与宇宙>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此,<美国科学家>杂志采访了温伯格.通过访谈,读者从侧面可以了解到,除了工作,温伯格还是一位阅读兴趣非常广泛之人.  相似文献   

19.
从低温研究历史看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兵 《自然杂志》2003,25(6):355-357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获奖都是因低温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包括超导和超流研究。至今,已有16位科学家在此领域陆续获奖,本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20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背景进行了考察,并针对2003年的获奖-I-作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20.
《科学》2006,58(6):F0004-F0004
美国科学家马瑟(J.C.Mather)和斯穆特(G.F.Smoot)因发现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而获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借助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马瑟(右)和斯穆特领导的1000多人研究团队首次完成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太空观测研究,发现微波背景辐射与黑体辐射非常吻合,从而为大爆炸理论提供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