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关于烃类液相氧化的引发反应,二十多年来普遍认为是双分子和三分子机理 (1) RH+O_2→R~·+HO+_2~· (2) 2RH+O_2→R~·+H_2O_2+R·从理论上讲,对于反应(1),如果它在气相中进行,其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应该等于断裂键与生成键能之差,即  相似文献   

2.
曽昭抡 《科学通报》1966,11(2):77-77
在前一篇工作中指出了,二氯卡宾可以插入Sn—Cl键。本文报导,和Si—H及Ge—H键一样,Sn—H键也可以起卡宾插入反应: R_3SnH+:CCl_2→R_3SnCCl_2H (R—C_2H_5,正-C_4H_9)二氯卡宾还能与含有双键的有机锡化合物起加成作用而生成相应的二氯环丙烷衍生物,如:  相似文献   

3.
Clay  DC 李正 《世界科学》1991,13(7):12-13
原则上讲,量子力学可以精确地描述化学反应,但目前已做过高精度计算的仅为两个最简单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即:H+H_2→H_2+H和其同位素反应D+H_2→DH+H,理论计算必须要有相应的实验来检验,但这种实验的难度丝毫不亚于理论计算,这是由于检测H_2和产生具有精确能量值的原子束都不是件容易事.然而,斯坦福大学狄克·扎厄(Dick Zare)的研究小组,运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已攻克了这一难关,根据他们在《化学物理快报》上的论文,理论预测和实验结  相似文献   

4.
基于考虑了氢同位素效应的DTO(1A1)分子的多体展式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研究了O+DT(0,0)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碰撞能较低时(<209.20kJ/mol),可以生成长寿命DTO(1A1)络合物,并且该络合反应是有阈能反应,这一结论与用多体项展式理论计算的DTO分子势能曲线结果一致.随碰撞能增加,逐渐出现置换产物OT和OD,最终分子被完全碰散成D,T和O原子,而且反应O+DT(0,0)→OT+D,O+DT(0,0)→OD+T和O+DT(0,0)→D+T+O也是有阈能反应.由于D和T原子的同位素效应,置换产物OD与OT的反应特征存在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陈寿山 《科学通报》1983,28(3):156-156
双(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锆和铪是按如下反应制备的:2RC_5H_5 2Na→2RC_5H_4Na H_2,(1)2RC_5H_4Na MCl_4→(η~5-RC_3H_4)_2MCl_2 2Nacl.(2)反应(1)在四氢呋喃迥流温度下,反应(2)在室温四氢呋喃和苯溶剂中进行。按上述反应,由相应的烷基环戊二烯基钠与金属氯化物反应制得表1所列的钛、锆和铪的双(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物。  相似文献   

6.
可压缩的Navier-Stokes方程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会成 《科学通报》1996,41(8):673-679
本文考虑如下形式的n维可压缩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n≥2): (?)_tρ+sum from j=1 to n((?)_j(ρu_j))=0, (?)_tu_i-sum from j=1 to n(ρ~(-1)[μ(?)_j((?)_ju_j+(?)_iu_j)+μ′(?)_i(?)_ju_j])=-sum from j=1 to n(u_j(?)_ju_i-ρ~(-1)(?)_iP(ρ),(1) ρ|_(t=0)=(?)+(?)_0(x),u|_(t=0)=u_0(x),其中t≥0,x=(x_1,…,x_n),ρ为密度,u=(u_1,…,u_n)为速度,μ,μ′为粘性系数,P(ρ)为压力,为一常数,用|·|_s表示Sobolev空间范数。有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7.
蔡政亭 《科学通报》1991,36(5):352-352
Cl+H_2(包括同位素D_2和DH)→HCl+H反应是重-轻-轻(H-L-L’)质量组合体系的样板之一.实验上发现,当H_2的振动量子数由0激发到1,300K下的反应速度常数司以增加两个数量级以上,这种反应物分子的振动增强效应引起了理论化学家的兴趣.Persky  相似文献   

8.
利用密度泛函和自然键轨道理论及高级电子耦合簇和电子密度拓扑方法,对单、三重态CCl2与CH3CHO中C—H插入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各驻点的几何构型.在CCSD(T)/6-31G(d,p)水平上计算了各物种的单点能量,并对总能量进行了校正.计算表明,主反应通道均在单重态势能面中进行,单重态CCl2与CH3CHO中的Cα—H键[反应Ⅰ]及Cβ—H键[反应Ⅱ]均可发生插入反应,存在三条主反应通道,产物分别为P1[CH3COHCCl2],P2[CH2COHCHCl2]和P4[CHCl2CHCHOH],从能量变化和反应速控步骤能垒两方面考虑,反应Ⅱ更容易发生.对主反应通道中的关键点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分析,并讨论了被插入前后C—H键中H原子的积分能量变化.  相似文献   

9.
朱荣顺  戴树珊  叶松 《科学通报》1997,42(7):717-719
近些年,过渡金属离子与一些小分子的气相反应研究是一相当活跃的领域.Clem mer等实验研究了Sc~ ,Ti~ ,V~ 与氨的反应.对脱H_2反应:M~ NH_3→M~ NH H_2,主要是通过氧化加成一个N-H键形成中间体H-M~ NH_2,此中间体对Sc~ 而言是单重态的,对Ti~ 而言是双重态.参与反应的离子,当它们的电子态不同,其反应活性也不同,他们用“自旋守恒”概念来解释.自旋守恒的关键是考虑插入中间体H-M~ -NH_2,比如:V~ 参加的反应,V~ 的4个价电子…-NH_2的基态必定为三重态,这样,V~ 的激发态a~3F比其基态a~5D反应活性高,因为激发态a~3F与比较稳定的中间体保持了相同的自旋.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双例外原子,在[1]中已有详尽的讨论.本文利用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理论和相对论性的(π~±μ~(?))、(K~±μ(?))的B-S波函数计算了裂解截面以及两体和三体衰变几率. 1.在原子核屏蔽库仑场中的裂解截面按[2]不难写出相应于过程(π~±μ~(?)) Ze→  相似文献   

11.
在快原子轰击源下,小肽的(2M+H)~+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美玉 《科学通报》1988,33(10):759-759
我们在研究肽的快原子轰击质谱时,发现许多小肽除了准分子离子峰(M+H)~+外,还可观察到(2 M+H)~+峰。本文研究了二十二种不同类型的小肽,包括二肽、三肽、四肽、五肽及一个成环的五肽;有的肽氨端或羧端是游离的,但大多数是分别被不同保护基保护的;有的仅含中性氨基酸,也有含酸性或碱性氨基酸。在它们的快原子轰击质谱图上,均可观察到(2 M+H)~+峰(表1)。  相似文献   

12.
袁直  杨德富  申丽华  何炳林 《科学通报》1996,41(21):1957-1959
脂肪族、芳香族及杂环族伯酰胺在碱介中与氯或溴作用,生成少一个碳的伯胺,这个反应称为Hofmann降解反应:R—(?)—NH_2 1Cl_2 1 4NaOH→R—NH_2+2NaCl+Na_2CO_3+H_2O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也可在醇液中进行.随着碳数的增加,脂肪族酰胺的转化率降低.反应分4步进行:1.RCONH_2+Cl_2+OH→R-CONHCl+Cl~-+H_2O用Hofmann降解的方法可以由酰胺制备少一个碳的伯胺化合物.日本学者Tanaka曾对线型聚丙烯酰胺(PAAM)进行Hofmann降解反应,降解率达95.6%.我们也曾尝试将凝胶型PAAM树脂进行Hofmann降解反应,得到凝胶型聚乙烯胺树脂.大孔聚丙烯酰胺树脂经Hofmann降解后孔结构是否会受到影响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及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大孔聚乙烯胺树脂的性能良好,孔结构未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3.
1-(2-吡啶偶氮)-2-萘酚(简称PAN)是一种螯合萃取剂,常用于金属的分离和分析.PAN 对镧系元素的萃取,通常认为属于阳离子交换过程,即L_n~(3+)_水+(3+n)HL_有(?)L_nL_3(HL)_(n有)+3H~+_水(1)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L_nL_3(HL)_n]_有[H~+]~3_水/[L_n~(3+)]_水[HL]~(3+n)_有=D_L_n [H~+]~3_水/[HL]~(3+n)_有(2)在HClO_4介质中,L_N~(3+)的络合程度可忽略不计,而且当其浓度很低时,[HL]_有可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上研究了卡宾CH2及二溴卡宾CBr2与乙醛CH3CHO中C—H键的插入反应机理, 用频率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法(IRC)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计算了各物种的CCSD(T)/6-31G(d)及 CCSD(T)/6-31G(d,p)单点能量. 结果表明, CH2与CH3CHO插入反应主产物为丙醛(HP1), 而CBr2与CH3CHO插入反应的两条主反应通道都在单重态势能面中, 单重态CBr2既可以发生与Cα—H键的插入反应Ⅰ(1), 也可以发生与Cβ—H键插入的反应Ⅱ(1). 用经Wign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分别计算了反应Ⅰ(1)及Ⅱ(1)在100~2200 K温度范围内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质. 在101325 Pa下, 反应Ⅰ(1)及Ⅱ(1)进行的适宜温度范围分别为250~1750及250~1600 K. 在250~1000 K的温度范围内, 反应Ⅰ(1)与其竞争反应Ⅱ(1)的反应速率及平衡转化率差别很大, 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更有利于二溴卡宾插入乙醛Cα—H键生成产物P1的反应Ⅰ(1)的发生, 而在1000~1600 K范围内, 反应没有明显的选择优势.  相似文献   

15.
方建云 《科学通报》1990,35(19):1515-1515
本文采用两种相似的办法来探讨H_2的非谐性和反应H_2+H的产物态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令人惊奇的相关。本文计算简单,可以容易地对起始H_2的较高振转激发态(v≤10,j≤14)进行。 选取谐振子(其质量和力常数分别为H_2的约化质量和振动力常数)的前60个本征函数为基。给定H_2的振转态(v,j),其在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2021,66(21):2702-2708
柠檬酸钼配合物的光谱和结构研究,为固氮酶铁钼辅基中的高柠檬酸和柠檬酸突变种的配位性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利用水热法,用钼酸铵、柠檬酸(H_4cit)、α,α,α-三联吡啶(tpy)和盐酸肼在酸性条件下分离得到了两个不同价态的双核柠檬酸钼配合物[Mo_2~(IV)O(Hcit)_2(tpy)_2]·3H_2O(1)和(H_2tpy)_2[Mo_2~(VI)O_5(Hcit)_2]·7.5H_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键价计算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这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和2中的柠檬酸配体通过α-烷氧基、α-羧基和β-羧基与钼三齿螯合,另一个游离的β-羧酸基团与周围的水分子形成氢键.核磁碳谱表明2在溶液中发生了解离.对1、2和已报道的柠檬酸钼配合物的键长进行统计分析显示,端氧的反位效应、羟基质子化效应和金属钼的价态是影响键长的主要因素.其中,Mo-O(α-烷氧基/α-羧基)键长与金属钼的价态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计算得到的Mo(III)-O(α-羧基)键长与钼铁蛋白结构中Mo(III)-高柠檬酸和柠檬酸的配位键长接近,而计算的Mo(III)-O(α-烷氧基)键长远小于蛋白中的键长,但质子化作用下的Mo-O(α-羟基)键长与之接近.由此进一步支持固氮酶铁钼辅基中的高柠檬酸和柠檬酸通过α-羧基和未去质子的α-羟基与钼配位.该加氢配位模式对于研究高柠檬酸和柠檬酸在固氮和CO还原反应中的加氢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廖玉珍 《科学通报》1966,11(7):305-305
用(C_2H_5)_2AlCl-CoX_2或给电子试剂(D)+C_2H_5AlCl_2-CoCl_2·4Py为催化剂,可使丁二烯聚合生成高顺式合量的聚丁二烯。但以乙基倍半卤化铝和钴化合物或其他过渡金属化合物为催化剂的丁二烯顺式定向聚合,文献尚未见报导~**。本工作证明,上述催化体系与文献[1—5]所记载的催化剂类似,也是丁二烯顺式定向聚合的良好催化剂,而且具有它自己的特性。作为倍牛卤化铝使用了(C_2H_5)_3Al_2Cl_3、(C_2H_5)_3Al_2Br_3及(C_2H_5)_3Al_2I_3,它们是通过相应的卤代乙烷和铝片直接反应制得,并经減压蒸馏。过渡金属(Co、Ni及Fe)化合物用  相似文献   

18.
韩永生 《科学通报》1987,32(20):1521-1521
一、引言 在文献[1]中Chang和Fefferman利用P原子得到了H~P(R_+~2×R_+~2)空间的原子分解。在他们的P原子概念中,其“初等粒子”应该满足K(p)=[2/P-3/2]阶消失矩条件,为此他们提问:是否K(p)=[2/P-3/2]对于H~P(R_+~2×R_+~2的原子分解是最好的选择?本文利用Fefferman最近给出的另一种P原子形式,证明了对于H~P(R_+~2×R_+~2)的原子分解最好的选  相似文献   

19.
翁诗甫 《科学通报》1986,31(19):1463-1463
作者之二曾研究了四种同位素取代水H_2~(16)O,D_2~(16)O,H_2~(18)O,D_2~(18)O的红外吸收光谱,今进一步对四对(1:1)同位素水的混合液,即H_2~(16)O+H_2~(18)O,D_2~(16)O+D_2~(16)O,H_2~(16)O+D_2~(16)OH_2~(18)O+D_2~(16)O进行红外光谱的实验。后两种混合液由于同位素交换反应,有下列平衡存在:  相似文献   

20.
轴对称Stokes流函数可表示为完备形式其中。定义复速度V(t)=V_τ+iV_z,这里V_(r)与V_(z)是r与z向的速度分量,t=z+ir为复变量。令Φ_k(t)=—φ~(-k)+ir~kφ~k(k=其中C为广义常数.这样(2)和(3)就给出了速度和压力的广义解析函数完备解的表达式,从而建立了求解分析解和计算近似解的求解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