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曲靖师院2005级公共体育课学生2005~2006学年体质健康测试,全面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体育课教学改革和体育活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男生体能状况处于中上水平;女生体能素质状况处于中下水平;学生总体身体形态、心肺功能一般.  相似文献   

2.
张砚 《科技信息》2006,(11):191-19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苏部分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对廊坊市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了解廊坊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大学生的体质和健康,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农村中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中学生体育活动的频率呈两级分化状态,超过36%的学生每周锻炼在3次以下;95%以上的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到1 h;体育消费仍处于较低状态,消费方式单一;体育项目的选择仍是以传统竞技类项目为主,新兴运动项目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开展,体育活动场所缺乏,锻炼项目少,缺乏指导和组织以及学习任务重是制约农村中学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农村中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中学生体育活动的频率呈两级分化状态,超过36%的学生每周锻炼在3次以下;95%以上的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到1 h;体育消费仍处于较低状态,消费方式单一;体育项目的选择仍是以传统竞技类项目为主,新兴运动项目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开展,体育活动场所缺乏,锻炼项目少,缺乏指导和组织以及学习任务重是制约农村中学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知;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高.  相似文献   

7.
楼一峰 《科技信息》2009,(24):364-365,368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比较明确的认知;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结构的特点;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馆)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重庆市城市居民的体育生活态度、时间、空间、内容、形式及体育生活消费等现状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 :重庆市居民对体育的价值观主要集中在健身、娱乐等方面 ;有 74.1 4%的人不同程度地参加了健身锻炼 ,体育人口有 3 7.5 2 % ,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散步与跑步是重庆市民健身运动的首选项目等。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基本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欠佳,他们有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抗病防病的体育活动动机,主要是参与一些休闲、强度易于控制的体育运动项目,但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很低。心理压力大、过于关注自身不利条件、缺乏运动兴趣以及没有适宜的运动项目和场地设施等因素,对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体育教师的组织指导以及同学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都能够有效促进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对娄底高校新生体质调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了解娄底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娄底高校学生体质和健康,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传统养生项目健身气功锻炼对农村留守女中学生焦虑、抑郁和自尊水平的影响,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系统抽样法,选择重庆农村留守女初中生1286名为研究对象,借助Spielberger的焦虑量表(SAI), 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Rosenberg的自尊测试量表(SEI)对学生进行健身气功锻炼前后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农村留守女中学生对自己生活不满意的达79.5%,从不满意的14.7%.处于焦虑水平的留守女中学生比例达66.6%,实验组焦虑、对照组焦虑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的学生比例达61.3%,实验组、对照组抑郁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62.2%留守女中学生具有较低的自尊,实验组、对照组自尊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健身气功锻炼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显示出更低的焦虑水平,t为-7.892,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更低的抑郁水平,t值为-8.814,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自尊,t值为9.649,p0.01.结论:健身气功对农村留守女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焦虑、抑郁和自尊预测作用,具有积极的身心健康促进价值,全面深化落实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进一步改善和促进留守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妇女体育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体育干预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年龄在18~60岁的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妇女(520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体育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农村妇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健康状况、社区因素、社会支持是影响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状况、体育价值观的直接影响并不是很显著,但存在间接影响路径.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满足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妇女的多元化体育需求,提高农村妇女体育认知,形成积极体育价值观,可促进农村妇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体质测试对2010年甘肃城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城乡学生身体形态整体上城市学生和乡村学生有显著性差异,且城市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基本都好于乡村学生.身体机能指标除男生的肺活量和男女生的舒张压外,其他几项指标城乡学生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且城市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基本都大于乡村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总体指标有升有降.城乡学生之间除50米跑和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几项指标城乡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整体上甘肃城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不均衡,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城乡学生的生活水平有差异外,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知,学生运动能力的大小,学生运动的兴趣,社会、学校提供的运动场地和锻炼指导等都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芜湖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学校存在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体育课上课不足、体育场地不健全且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消费欠缺.因此,建议学校要切实重视和加强体育教育,政府要加大相关投资,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条件;社会和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也要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粤北山区11个县80所农村乡镇中小学体育师资、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粤北山区农村乡镇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情况较好,但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职称层次偏低,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体育课开设情况良好,但体育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较差;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短缺,限制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早操与课间操的情况较差,但课外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开展较好.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推进农村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农村体育需求的扩张和分野将农村体育治理问题推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如何构建一个结构科学合理的治理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顺应乡村振兴战略时代潮流,从农村体育治理的内在逻辑、治理模式及优化路径推动农村体育治理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农村体育治理能力和水平。面对当前农村体育治理结构变革,充分发挥“政治统领、法治保障、自治基础、德治先导、智治支撑”的合力作用,促进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组织结构优化;针对乡村异化的不同类型,创新治理模式,以求达到治理效能的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村体育治理的现实需求,采取有力的优化路径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17.
以文献资料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中学校体育的特殊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现今的发展形势下,应把学校体育作为促进农村体育全面发展的切入点,挖掘潜力并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这是新世纪实现我国农村体育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和农村体育文化的繁荣,从体育生态学视角对农村体育发展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重视学校体育,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生态体育观;要充分利用农闲时节,开展具有民俗特色、地方特色且易于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并加快以体育教师为主的农村体育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湖南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体育是中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立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创新理念,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绩效最大化,以促进农村体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