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建立,标志着高校经营性资产由行政性管理转为市场化的产权性管理,盘活了高校经营性资产;作为高校投资风险隔离的"防火墙",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起到了重要作用。界定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资产的产权关系、理清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划转关系、规范资产经营管理、建立合理的资产评价体系,对加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对资产的规范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资产经营的本质是将其非经营性资产中的一部分有选择、有目的地转化为经营性资产的经营管理活动.如何利用有效的手段来经营管理高校的经营性资产,是当前高校资产经营和运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高校产业改革的必然产物,它将代表学校行使股东权利、负责经营管理学校的经营性资产,是学校所有其他企业的母公司。为了实现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最核心的财务管理问题上,应采取集权模式与分权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子公司可能处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方式,具有不同的发展前景,母公司控股程度的不同等采取不同的集权与分权的程度。探索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既能对子公司加强财务管理,实施有效的控制,又能激励子公司共同实现财务目标的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资产公司是为了适应高校产业改革发展需要而组建的国有独资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所有经营性资产都要划归资产公司,由其负责经营和管理。只有进一步明确资产公司的监管目标、监管内容及其监管体系,才能促进高校资产公司的科学运营,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5.
按照教育部关于规范高校产业发展的两个文件的要求。依法组建学校法人独资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经营公司),授权其统一管理学校所有的经营性资产,是高校推进产业规范化建设的十分重要的工作。这标志着高校经营性资产从以往行政性管理转型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性管理,对于规范高校产业发展是一个重要机遇,同时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推进,高校资产公司已成为高校经营性资产安全增值的第一责任主体,正面临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上交的考量。但是,资产质量不高却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资产质量,加强监管,推动投资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的安全增值,成为当前阶段摆在高校资产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各高校要设立学校资产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学校的国有经营性资产;要组建一家国有独资性质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高校产业集团公司或其他类型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统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高校产业改制之后,其运营的核心在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改制后整个高校产业集团内众多企业的母公司,是高校产业治理框架下的核心部分,其治理模式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资产经营公司,是高校对外投资经营活动的决策和管理中心,代表学校经营、管理学校的经营性资产,具有投资、经营、管理、监督四大职能。南京大学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规范管理,规避风险,改革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加强了对学校经营性资产的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起了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为学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资产经营公司与高校传统产业管理部门的性质及管理手段进行比较,阐明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能有效防犯校办企业经营风险,起到“防火墙”作用;而以资本为纽带的管理办法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对复杂的校有经营性资产能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具有无形资产“交易平台”的作用。文章最后得出资产经营公司是高校对产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新型体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全国多数高校成立了资产经营公司并完成了经营性资产划转工作,如何加强资产公司的财务管理,防控经营风险,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成为重要课题。针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模式,及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途径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时期,如何搞好校办企业的改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办产业管理工作,使校办产业稳步发展,成为高校风险管理防范的第一道门槛,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贡献,已经成为一项新课题。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教技发[2006]1号)文件规定,高校所有经营性资产原则上都进入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由其负责经营和管理,代表学校对校属企业进行股权管理:按照新的《公司法》规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属于学校全资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保持其独立性,进行规范运行:组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校办产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高校全资企业改制工作完成,现代企业制度逐渐确立,经营性资产划转至资产公司,高校资产公司“防火墙”的角色逐渐形成,其股权管理、资本经营的职能逐渐凸现。资本经营是现阶段高校资产公司的主要职能,股权投资是资本经营的重要手段。高校资产公司开展股权投资应以国有资产的安全为前提、以公司战略为指导,遵循市场化导向,并应选择合适的股权投资方式,加强股权投资的过程监管及重视后评估的有效性,构建闭环股权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应翔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由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全资投资,于2008年4月成立,代表学校管理经营性资产和对外投资,全权负责学校投资企业的经营性资产的决策、经营和管理等.主要经营范围有:资产经营管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企业管理、投资管理、实业投资、商务咨询(除经纪)和物业管理等.上海应翔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现已取得上海市政府采购供应商资质,可参与政府采购及招投标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精神,各高校纷纷成立了资产经营公司。资产经营公司是校办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校办产业管理模式,其各项职能、管理机制等都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是资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是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财务工作实践,对资产经营公司的财务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立足于自身科技与人才优势创办了科技企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构建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成为未来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结构转型的主要发展趋势。财务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需要立足自身和市场实际情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综合实力,从而推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高校之间的合并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和调整资产合理布局,是合并高校不能回避的必须研究的新课题。本论文就如何盘活新合并高校资产效益问题谈谈几点看法。要盘活新合并高校资产就得做好资产清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管理好经营性资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浙江省高校科技型企业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 1.财产关系模糊.作为事业法人单位,高校是校办科技型企业法人的出资者,但学校与校办科技型企业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并不清楚,学校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的关系也不明确甚至比较混乱.一是校办科技型企业兴办初期大多采取先发展后理顺或放水养鱼办法,企业多以行政事业资产作为注册资本,在法律形式上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化成了企业经营性资产.二是企业在兴办过程中不仅有学校投入又有院系自筹资金投入,甚至还有部分个人集资,企业与学校的财产关系难以划清和量化,企业产权主体不清,从而使投资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各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对所投资企业进行监管时,习惯借用行政干预,大多是事后监管,缺乏完整动态的监管模式。为了提升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对全资或控股企业的监管能力,借鉴企业资信评级和企业评价的方法,利用其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的特点,构建高校校办企业动态监管模型,使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国有经营性资产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和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的精神,高校推进产业规范化工作,各自组建了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又称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被业内称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由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都比较低,亟待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行了梳理,归纳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