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2012年对福建省番石榴园的介壳虫及其天敌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番石榴的介壳虫有8种,隶属4科7属。其中橘臀纹粉蚧发生较重,堆蜡粉蚧、银毛吹绵蚧、咖啡黑盔蚧次之;其余4种零星为害。番石榴园中蚧类天敌资源丰富,以瓢虫、草蛉为主;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对番石榴蚧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报道危害贵州苏铁(Cycas guizhouensis)的新害虫苏铁负泥虫(Lilioceris sp.)。苏铁负泥虫(Lilioceris sp.)的成虫、幼虫以贵州苏铁(Cycas guizhouensis)的嫩叶、叶柄为食,尤其以幼虫危害较为严重,受害植株嫩叶、叶柄被吃仅剩外表皮,叶片干枯,影响苏铁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严重的树势衰弱,逐渐死亡。苏铁负泥虫(Lilioceris sp.)在贵州望谟1a可繁殖4-6代,以蛹越冬。因天敌少,传播快,危害大,不仅危害贵州苏铁(Cycas guizhouensis)资源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威胁苏铁属(Cycas)其它种。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市行道树国槐上的蚧虫主要种类为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和槐花球蚧(E.kuwanai),通过研究其天敌有两种,分别为球蚧蓝绿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ae)和北京举肢蛾(Beijing utila).对这两种天敌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及与蚧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西宁市主要绿化区介壳虫发生的种类及危害程度的调查结果:在8种主要园林树种上危害的介壳虫有7种,平均危害率62%。  相似文献   

5.
草蛉能捕蚜虫、介壳虫、蓟马、红蜘蛛及多种鳞翅目的小幼虫,是一种重要的害虫天敌。幼虫行动迅速,捕蚜凶猛,故有“蚜狮”之称。利用草蛉为人类除虫,早就为人们注意了。近年来,我国对草蛉的工作进行了群众性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战果,如河南省民权县大搞群众性生物防治工作,调查了当地天敌数量变化情况,观察了草蛉的生活习性,对应用草蛉防治棉蛉虫取得了“春捕卵虫搞饲养,成、  相似文献   

6.
黑缘红瓢虫是油茶煤病诱病媒介——绵介壳虫的强大天敌,对果木上的桃球蚧、朝鲜球蚧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能捕食板粟球蚧和沙里院蚧等害虫。由于寄主的长期适应结果,发展成幼虫食性甚为专化,依赖刺绵蚧卵块生存,导致天敌发生高峰总是落在害虫娼獗后期,当对象昆虫被扑灭以后,天敌昆虫亦随之自灭,靠自发天敌来消除害虫,局限性很大。因此,探讨人工饲育瓢虫,研究人工组合饲料,或筛选容易培养的天然代饲料,才能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根据生产上需要繁殖瓢虫,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近来来,我们在毛主席  相似文献   

7.
孟氏隐唇瓢虫和澳洲瓢虫的繁殖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5年自苏联引进孟氏隐唇瓢虫及澳洲瓢虫以后,几年来对于一些地区发生的粉介壳虫及吹綿介壳虫起了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1957年在广东电白县的博賀镇长达20公里、寬約100公尺的木麻黄防护林带,数百头澳洲瓢虫及其子代,經过3个月时間,挽救了該林带为吹綿介壳虫所造成的毁灭危机,节省一大笔的治虫药剂費用。孟氏隐唇瓢虫經过三年的覌察,在广州郊区还不能建立群落。我們建議用室內方法大量来繁殖这种瓢虫,需要时大批释放到田間去防治粉介壳虫。这种瓢虫繁殖方法,可用馬鈴薯芽培养粉介壳虫作为食料而大規模繁殖,除馬鈴薯芽外,也可用南瓜来繁殖介壳虫。繁殖工作应在繁殖室里进行,現将用馬鈴薯繁殖程序简述如下: 1.将馬鈴薯放在通风的地方发茅。2.馬鈴薯稍发芽后,种在馬鈴薯种植木箱内(木箱长、寬各30厘米,高12厘米,每箱种薯約2.5斤) 3.将种有馬鈴薯的木箱移进繁殖室去,并进行經常澆水管理,繁殖室白天遮黑,晚上开窗通风。4.馬鈴薯芽长至25厘米左右长度时(在常溫下約需时一个月),接上紛介壳虫的幼虫,每箱約接上幼虫約4万头。5.接种粉介壳虫后,仍保持黑暗3——4天,以后每天将暗宝遮光布打开一定时間。6.接种粉介壳虫約經三星期或較长时間,即可按上隐唇瓢虫的成虫,每箱接上雌雄虫共30头,經約25天,每箱平均繁殖成虫240头。如一間繁殖室能容繁殖箱40个,則可得成虫9600头左右。7.收集瓢虫,放到有粉介壳虫为害的树上。澳洲瓢虫經过三年多的覌察,在广州地区很可能建立群落,不一定要用人工繁殖,但为了在早春使田間有更多的澳洲瓢虫,使提高其防治吹綿介壳虫的效能,我們建議用人工繁殖方法或保护越冬瓢虫方法来增加冬季瓢虫数量。人工繁殖方法,我們进行了一些試驗,但未得到完滿的結果。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菩提岛诸岛春季鸟类的动态变化,2021年2月至5月运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该岛鸟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共记录鸟类146种,隶属于16目40科,其中旅鸟84种、留鸟28种、夏候鸟24种、冬候鸟10种;2)优势种为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和灰鸻(Pluvialis squatarola),常见种13种,稀有种20种,罕见种111种;3)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4)鸟类多度和物种丰富度在4月达到峰值.Shannon-Wiener指数(H')5月最高,Pielou均匀度指数(J)2月最高.3月和4月鸟类群落Sørensen相似性系数(Si)最高,5月和2月最低;5)在不同生境中,林地H'最高,沙丘最低.草地J最高,居住区和沙丘最低.草地与芦苇湿地之间的鸟类群落Si最高,潮间带滩涂与沙丘最低.研究结果表明,菩提岛诸岛春季鸟类资源丰富,珍稀濒危鸟类众多,是多种迁徙鸟类的停歇地,应加强保护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集团内捕食作用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种间关系,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态系统中。为明确棉蚜捕食性天敌之间集团内捕食水平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观察了大草蛉,七星瓢虫与多异瓢虫不同虫态之间40个处理组合的集团内捕食水平。在温室盆栽棉花(无蚜虫)上接种等量的试虫,观察24 h后的存活数量。结果表明,当参与双方的虫态不同时,出现不对称捕食,高一虫态处于优势;当参与双方的幼虫龄期不同时,高龄幼虫的存活数量显著大于低龄幼虫,呈现单向捕食;成虫对卵、1龄和4龄幼虫的捕食程度随虫龄增大而呈抛物线增长,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本研究结果说明,在没有集团外猎物(蚜虫)存在的情况下,当广谱捕食性天敌大草蛉、七星瓢虫与多异瓢虫之间的集团内捕食水平在参与者的虫态或虫龄不同时,集团内捕食水平与双方发育阶段有关;当参与者虫态或虫龄相同时,取决于物种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棉虫天敌的田间消长及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所试验的棉田共查得棉虫天敌17科、29属、30种,害虫8科、17属、14种。试验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天敌共出现四个高蜂期,其数量随害虫的发生数量增加而增加。天敌对害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施用化学农药会大量杀伤天敌。不同的施药方式和不同的化学农药对天敌的影响不同。天敌控制一般害虫较控制钻蛀性害虫的作用要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田军 《陇南科技》1997,(1):36-38
田间药剂防治结果表明,用5%的涕灭威颗粒剂在柑桔、花椒树干周围开沟圈施,能将桔树、花椒单叶蚜量控制在1头以下,与对照16头相比,平均防蚜效果均在90%以上;有将桔树介壳虫控制在每叶8头以内,能将花椒介壳虫控制在每15cm枝条50头以内,与对照的17头和100头相比,防介壳虫效果均在50%以上,且对介壳虫的繁殖有明显抑制效果。处理中,涕灭威20g/株和40g/株防花椒蚜虫效果无明显差异,涕灭威30g  相似文献   

12.
棉虫控制     
(一)棉虫生物防治除特殊情况外,事实证明在农业生态系中长期药杀各种害虫,而不利用捕食物,寄生物或病原物等原始型生物防治是难以凑效的。虽然生物防治在综合防治中,仍未强调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但最近十年一直重视天敌对扑灭害虫或潜在害虫时的重要性。利用天敌进行综合防治常采取(a)输入外地天敌(通常引自害虫的原产地),(b)利用害虫寄主,环境,和天敌三者关系,助长当地天敌的作用更为有效。上面(a)条(古典的生物防治)看做是对各种害虫防治技术中最有效的一种;但近年来对调查能控制棉虫的外  相似文献   

13.
杀扑磷是一种非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 ,具有一定的杀螨活性 ,广泛用于防治刺吸性的食叶性害虫 ,特别是对防治介壳虫 (如柑桔介壳虫 )有很高的药效 ,对棉花的蚜螨和棉铃虫亦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试验的所有植物无药害 ,在植物和动物机体中能迅速地代谢和排泄。我们采用以下新的合成路线 ,成功地制取了杀扑磷。    CH3OH CS2NaOH CH3OCSSNa NH2 NH2 ·H2 O H2 NNHCSOCH3                 ( 1 )            ( 2 )    COCl2ONHNOCH3S(CH3O) 2 PSSH HC…  相似文献   

14.
于2010年的1月、4月、7月和10月,笔者对百花湖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后生浮游动物44种,其中轮虫22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10种;百花湖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较低(物种数S=19和21,Shannon-Weiner指数H'=1.50和2.11),夏秋季较高(物种数S=34和24,H'=2.03和2.75);主要优势种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萼花臂尾轮虫(Y=0.77),春季角突臂尾轮虫(Y=0.11),夏季前节晶囊轮虫(Y=0.32),秋季螺形龟甲轮虫(Y=0.30);后生浮游动物丰度在64.9~854.63 ind./L之间,平均为442.49 ind./L,丰度季节变化显著,但空间分布差异不大;轮虫丰度占据优势,后生浮游动物趋向小型化;后生浮游动物多样性与营养指数对水质的评价结果相似,但与生物量的评价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基于附着藻类多样性和TLI的府河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府河是白洋淀重要的源头河流,其水质直接影响白洋淀水质的优劣.为了了解府河水质的时空变化,2016年4月至11月在府河设置10个采样点,在白洋淀的鲥鯸淀设置1个采样点,对府河附着藻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府河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营养评价,分析了其对白洋淀水质的潜在影响. 结果表明:1)府河附着藻类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种类为优势种,共计6门147种(属).从时间维度上,夏季分布最多,秋季分布最少.从空间维度上,鲥鯸淀采样点的种类最多,东湖采样点的种类最少;2)府河附着藻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M)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夏季普遍高于春秋两季,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秋季较高,H'、M和J最高值均出现在鲥鯸淀采样点,H'和M最低值均出现在望亭采样点,J最低值出现在东湖采样点;3)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表明,春季和夏季水体中以轻度富营养化的水体为主,秋季水体主要以中营养程度为主.从空间维度上看,北湖和鲥鯸淀采样点的TLI普遍较低.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府河水质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府河水质随季节和空间变化的现象明显,秋季水质最优,春季水质最差,上游水质最差,北湖水质最好.本研究利用2种评价方法对府河水质进行了评价,为府河和白洋淀生态修复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一、以虫治虫,1、当地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2、人工繁殖释放天敌昆虫。3、从外地或国外引进天敌昆虫。二、以微生物治虫,就是利用细菌、真菌、病毒治虫。三、以鸟治虫。  相似文献   

17.
贵州草海冬季鸟类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12月~2011年1月采用样线法对贵州草海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进行了调查.根据植被特征划分出农田、蔬菜地、草甸、浅水区、深水区和树林6个鸟类群落,共记录到鸟类88 种,隶属13目33科.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有1种和6种.鸟类群落总体密度(D)、α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C)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12.14只·hm-2、2.98、0.91和0.67;6个鸟类群落的物种数、D、H '、C和J值分别为:27~35种、3.93~33.76只·hm-2、1.61~2.78、0.41~0.91、0.48~0.79.β多样性分析表明:Jaccard相似性系数(Cj)最高的是浅水区—深水区,为0.667,最低的是深水区—树林,为0.016;Bray-Curtis指数(CN)最高的是树林—蔬菜地,为0.006 8,最低的是浅水区—深水区,为0.001 4.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导致草海鸟类栖息地丧失、人为干扰影响鸟类多样性、提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棉田瓢虫的种类、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瓢虫属于昆虫纲(Insecta)瓢虫科(Coccinellidae)的昆虫,在世界范围内已有记录的达500属,4200种以上。在瓢虫科中有1/5属于植食性,是农作物的害虫;有4/5是捕食性的,主要以蚜虫、介壳虫、叶螨、粉虱以及其它节肢动物为食,是农、林、果、蔬不少害虫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19.
日本松干蚧捕食天敌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松干蚧显露若虫、雌成虫和卵囊发生期,树枝上捕食天敌是数量是树干上捕食天敌 1.18倍。在1龄若虫发生期,树干上天敌的数量是树上的1.10倍。树上同时有日本松干蚧和松大蚜发生时,蚧虫天敌增加了2.98倍,主要是捕食蚧虫的贤惠义增多了。异色标虫是两种昆虫的主要捕食者,但较多造反蚜虫刻瓢虫、蒙古光瓢虫、华鹿瓢虫主要捕食蚧虫,崦隐斑瓢虫主要捕食蚜主。  相似文献   

20.
介壳虫是柑桔的一种主要害虫,柑桔受害后叶片变黄,严重时叶片枯焦卷曲,枝条枯死,甚至造成整株死亡。笔者通过实践证明,采用以下4种防治方法,效果好,费用低,值得推广。花椒水防治法取食用花椒100g,加水8kg,煮沸冷却后即可喷洒,介壳虫很快死亡。花椒用量也可根据虫情酌情增减。醋液防治法将食用瓶装醋掺4-8倍清水,对成0.25-1度酸度的醋液,喷于介壳虫虫体上(成虫可用酸度1-2度醋液),每隔3天喷1次,连喷3次,即能杀死介壳虫。氧乐果涂刷法在介壳虫繁殖的各代若虫1龄期,选晴天下午,用40%氧乐果5倍液,从上到下徐刷树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