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也是反宦官斗争遭遇挫折最大的时代。与东汉相比,唐代的皇权、相权、官僚集团的凝聚力、外戚力量和学生力量都相对小了很多。唐代中后期严峻的政治形势使皇帝对宦官更加依赖。在宦官专权的形势下,官僚集团、外戚和士子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宦官也是依赖性大于反抗性。与东汉相比,唐代的宦官掌握政权和军权也更加制度化。这些都导致了唐代中后期反宦官斗争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2.
汉元成二帝在位时期,正是西汉国势日衰的转折期,这与当时土地兼并高潮再起,阶级矛盾尖锐化有关,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元帝刘Shi表面上“柔仁好儒”,实际上纵容宦官迫害贤臣,政治黑暗腐败;由于成帝刘鳌“湛于酒色”,宠任外戚乱政,才使西汉走向衰亡。但在元成二帝时期、对外关系,综合经营的田庄经济得到发展,说明事物是复杂的,在衰败中也有平稳和发展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基于身份和政治理念的不同,明代言官群体与宦官有着本能的对立,在宦官为祸炽烈的正德、天启朝,二者的对抗尤为惨烈。但随着明代政治格局的演变,言官与宦官的政治分野逐渐模糊,双方的关系由对抗趋于合流。从整个明代的历史来看,言官群体制衡宦官的作用十分有限,在与宦官的较量中多处劣势。究其由,首先,宦权是异化的皇权,宦官假手皇权压制言官;其次,言官群体分化蜕变,丧失气节,党附宦官,助纣为虐,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相似文献   

4.
传统贵族"论"与王室外戚"尚"的政治更迭是吐蕃政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728年前,传统贵族"论"主导着吐蕃政局。以公元728年韦.悉诺逻恭禄"获罪遣",墀德祖赞随即任命没庐.穷桑倭尔芒为大论为分水岭,王室外戚"尚"取代"论"正式崛起。不过,与传统贵族"论"族主政时期有所不同的是,吐蕃王室在此后的政治权力运行过程中更注重了权力制衡和防止贵族专权,在王室外戚叱咤吐蕃政坛的同时,传统贵族也分得了一杯羹。  相似文献   

5.
《列女传》作始于刘向,这从《汉志》著录、《汉书.楚元王传》、《列女传》文本、《说苑叙录》以及《论衡.超奇》等有关资料,均可得到直接与间接证明,因而否定刘向著作权的观点是不对的。《列女传》成书于成帝永始年间(公元前16年–公元前13年)。刘向以著述作谏书,企图劝谏成帝遏止后妃逾礼和外戚专权。在此意图下,刘向根据有关材料,有意虚构列女故事,从而使《列女传》具有了明显的小说性质,成为一部传记体短篇小说集,这实际确立了刘向作为小说家的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东汉王朝是经过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对汉室的复兴。东汉在各方面对西汉都有很强的继承性,但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维护国家安全领域,东汉王朝和西汉王朝一样,也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安全威胁,只不过异姓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不再是东汉王朝主要的内部国家安全威胁。东汉王朝面临的主要内部国家安全威胁包括外戚专权、宦官横行、群雄割据,而主要的外部国家安全威胁来源于匈奴等外族的进犯。东汉王朝通过外戚和宦官相互制衡的手段来处理外戚和宦官专权问题,却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通过“度田”的手段试图解决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问题,通过举孝廉等途径招贤纳士等,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东汉王朝通过强化儒学国教化后的礼教主义以及加强儒学和谶纬说的融合,进一步强化皇权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但是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造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也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相似文献   

7.
许多事实表明,即使是在牛李党争激烈的政治背景下,李德裕抑杜牧也并不存在。会昌年间,杜牧出任外州刺史是仇士良宦官集团在起作用。大中年间,杜牧在文章中流露出对李德裕的不满不仅与当时特定的政治背景有关,同时,与杜牧长期以来对宦官集团的顾忌也不无联系。  相似文献   

8.
刘弇年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弇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批评家,著<龙云集>三十二卷传世.其诗文,被历代名家所选编.其文学批评对历代文学思想影响很大.本年谱对刘弇一生的交游、仕宦、作品写作年代等作了初步的勾勒.  相似文献   

9.
《七德舞》是白居易的《新乐府》中的一首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叙事史诗。白居易是唐代诗坛上地位仅次于李白和杜甫的大诗人。他生在“安史之乱”后,当时的唐王朝。由于兵连祸结、藩镇割据、宦官弄权、朝臣党争,以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日趋腐败。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已成了昨日黄花,作为一个有政治理想的知识分子。白居易积极参与了中唐时期的政治改革斗争。  相似文献   

10.
《丧服经传》是《仪礼》第十一篇。礼乐制度的根本功能在于确立君统,建立一种有差别的等级宗法社会秩序。东汉中后期,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和宦官专权,使得皇权陵夷、纲纪沦丧。作为东汉黑暗社会的受害者与反抗者,一代经学大师马融也通过注释《丧服经传》,曲折地表达了他试图强化宗法礼制、借以重建纲常秩序的社会变革理想。  相似文献   

11.
关于明朝名相张居正与太监冯保相联合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毁誉参半。虽然从明代内阁产生和宦官势力壮大后,两股政治力量一直进行着激烈而残酷的斗争,形同水火;而张居正与宦官冯保却是互相配合,荣辱与共,自始至终。这在明代确实是比较特殊的历史现象。对这一切历史现象,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一生是始终站在时代最前列,英勇、顽强地战斗在思想政治斗争最前线的与时俱进的一生。鲁迅以其丰富的创作实践与社会活动实现了他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并以与时俱进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为此,鲁迅总是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以便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既是一位伟大作家,也是一位杰出记者.他作为记者而进行的新闻写作实践活动,几乎伴随他一生的写作.他长期的新闻实践经历产生了大量风采独具的作品,而且对后代新闻记者也有较大影响.他写出“永存的记录”的理念,以及他在新闻写作上的建树,见证了他一生对真实而又生动地写新闻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4.
鉴于历代宦寺之祸,朱元璋曾多次发表关于宦官干政的见解,同时强调其严禁宦官干政的主张,洪武十七年铸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立于宫中,成为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象征.与之相左,三十余年间朱元璋又不间断地派宦官出使、观方略、从事茶马贸易、监督税收及参与刑狱等活动,诚如<明会要>所载,朱元璋是"自禁之又自紊之".朱元璋的禁紊之举,暴露了其以内制外、内外相制的潜在意识,为明代中央辅政体制朝双轨制发展铺垫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爱新觉罗·允祥,康熙帝第十三子.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落大起.康熙前期,他是一位"恩宠优渥"的皇子.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废太子事件"中,他莫名其妙地受到牵连,从此不但被冷落于政治生活之外,更在成年多年后未得到任何封号.而在雍正朝,允祥备受荣宠,"生荣死哀,备生人之全福".他在雍正朝的荣宠地位,除了其自身谦恭谨慎、安分自处之外,更与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分不开.他一心为公,勤勤恳恳,深得人心.此外,他更是投雍正帝所好,深得皇帝喜爱.这些因素,都促使他成为雍正一朝位极人臣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金锦的散文是他的文人情结的升华与外化,这构成了其散文的价值核心.无论他的亲情散文、风物游记散文,还是学界人物散文,都聚焦于人类文明薪火的传承,寄寓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从亲情散文到人文散文的嬗变,体现了金锦的文学创作由本相写作到角色写作的自觉,他对文化精神的坚守,对人文知识分子命运的剖析,充分显示出当下写作中捍卫人文精神和人文操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布哈林诞生一百周年,又是他被处决50周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即将出版《被玷污的岁月——布哈林与布哈林问题》一书。本书从布哈林的青少年时代、婚姻,他的一系列理论观点,他的革命活动,与斯大林的分歧、斗争,他被陷害、迫害致死,一直写到近年来苏联国内围绕布啥林问题展开的争论以及为其平反昭雪的经过。本书利用大量事实对斯大林的错误进行了严肃的揭露与批判,对布哈林为真理而斗争的不平凡的一生进行了生动、具体、感人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拥刘反曹”是贯穿于《三国演义》的基本倾向.它有历史的、个人现实的诸多主客观原因.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罗贯中作为封建知识分子有此思想不难断定;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广泛采纳史书及民间故事,而这些史书、民间故事中大都充斥着“拥刘反曹”的色彩,罗贯中在搜集整理写作《三国演义》时肯定会受其影响;罗贯中生于动乱的元末明初,“拥刘反曹”无疑寄托了他向往圣君贤相的仁政统治的政治理想;另外,“拥刘反曹”也寓有反蒙兴汉之意.  相似文献   

19.
刘弇年谱     
刘弇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批评家,著《龙云集》三十二卷传世。其诗文,被历代名家所选编。其文学批评对历代文学思想影响很大。本年谱对刘弇一生的交游、仕宦、作品写作年代等作了初步的勾勒。  相似文献   

20.
南蛮校尉是两晋南朝时期专门管理荆楚一带蛮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武官.它与荆州刺史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在东晋南朝的政治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东晋向刘宋的过渡过程中南蛮校尉的职能也有了很大变化,这深刻地反映了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转交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