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蒋欣初 《科技信息》2010,(35):I0390-I0391
肌氧含量是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进行检测,用来评估骨骼肌组织中血容量的变化以及氧传递与氧消耗之间的平衡,并用于反应运动时机体组织的有氧和无氧代谢状态的生理学指标。本文通过综述肌氧含量作为一项无损测定的、敏感的指标在运动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测定的实际意义,为评定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状况、掌握训练强度和评价训练效果引入新的生物学监测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近红外光谱检测人体组织氧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防止病人因组织缺氧而产生各种临床并发症 ,需要检测病人的组织氧。红外组织氧含量检测技术是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技术 ,相对于脉搏氧饱和度检测 ,可以检测局部人体组织的氧合状况。用自行设计的近红外组织氧含量检测仪 ,进行了前臂阻断实验、婴儿脑氧实验和肌氧实验。检测中考虑了近红外传感器与人体的耦合 ,合理选择了光源与检测器的距离以及检测器的数目。用该仪器测量结果与生理变化相符。结果表明 :近红外方法可以实时无损地检测人体组织的氧合状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12名青少年赛艇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时的肌氧变化以及运动过程中肌氧含量的变化与气体代谢参数的关系。结果发现:1、增负荷运动时,肌氧含量呈台阶状下降即负荷较低时,肌氧在刚加负荷时迅速下降之后保持平衡或升高,负荷较高时肌氧持续下降。接近力竭时,一部分运动员出现平台,运动停止有超量恢复现象。肌氧的变化与血容量高度相关。2、肌氧含量与摄氧量(r=0.971to0.993)、心率(r=0.943-0.993)均高度相关。肌氧下降时出现拐点比通气阈稍早。说明了局部运动肌氧供需的失衡推测与无氧阈的出现有一定关系,、外周肌氧动力学反映了系统氧摄取。  相似文献   

4.
文中测定了4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在视动行为演练中额肌的肌电变化,并提出了肌电变化可作为评定射箭运动员表象动作水平和表象训练效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耐力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华 《科技资讯》2006,(24):182-182
1.前言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本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和机制。自行车运动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速度耐力项目,通过高原低氧环境的高强度大负荷刺激,改善运动员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以达到提高有氧能力的目的。高原训练的优越性使欧美亚澳各国的公路自行车选手受益匪浅。贾维斯认为,高原训练是获取成绩的合理途径。据统计,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自行车运动员最近5年间进行了18次高原训练,平均每年3次以上。研究证明,高原训练能促进耐力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或)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其主要途径就是改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肌肉疲劳产生过程中,肌电图的振幅和频谱指标均会产生相应变化.运用肌电图对运动员肌肉状态指标的评定可以对运动训练起指导作用.肌电图在攀岩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少,通过对攀岩运动员在间歇训练法训练时的上肢主要做功肌肉左右腕屈肌、左右腕伸肌的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进行分析,观察肌电图的变化情况,探讨肌电图在攀岩运动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霞  孟杰 《科技资讯》2006,(18):192-193
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由此提出了有关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专项耐力训练的有关内容方法和手段,为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运动训练比赛过程中,提高训练比赛质量,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股后肌群损伤常见于跑,跳等项目,其中以短跑和跨栏发生率较高,占骨肉损伤的第一位,所以研究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损伤原因及预防方法,可以在教学训练中掌握主动权,减少损伤发生率,保证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黄志平  刘敏  尹彦 《广西科学》2014,21(2):199-202
【目的】通过对广西举重运动员下肢髋、膝、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向心测试,研究其在不同角速度下相对峰值力矩和峰值力矩比值,找出薄弱肌群,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美国Biodex System 3Pro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测定广西举重队16名重点运动员在60°/s、180°/s、240°/s速度下两侧下肢髋、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的等速向心峰值力距。【结果】(1)举重运动员髋、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的相对峰值力矩男子明显大于女子,并且男女运动员都随运动速度的增加(60~240°/s)而减小;男子左髋屈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在中速(180°/s)和高速(240°/s)时明显低于右髋,男子右膝伸肌峰值力矩在低速(60°/s)时明显低于左膝。(2)当运动速度从低速(60°/s)增加到高速(240°/s)时,女子举重运动员右髋屈伸肌峰值力矩比值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男子运动员;男子举重运动员在慢速(60°/s)时左膝和右膝屈伸肌峰值力矩比值差别较大,女子举重运动员在慢速(60°/s)和快速(240°/s)时左膝和右膝屈伸肌峰值力矩比值差别较大;举重运动员踝关节背屈跖屈峰值力矩比值在中速(180°/s)时最大,男子举重运动员在快速(240°/s)时最小,女子举重运动员在慢速(60°/s)时最小。【结论】广西举重运动员下肢三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两侧不平衡,男运动员表现更明显;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薄弱肌群为右髋屈肌群和左踝背屈肌群;男子举重运动员的薄弱肌群为左髋屈肌群和右膝伸肌群。  相似文献   

10.
采用ISOMED2000获得陕西省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等速向心收缩的生物力学特征,为我省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中快速以及快速条件下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下降较多,需要加强快速以及中快速情况下的力量训练;左右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平均功率在300°/s时达到最大值,此角速度下屈伸肌群的爆发力最大;省跆拳道运动员右膝的力量与爆发力强于左膝,建议加强左膝屈伸肌群的力量练习与训练中的实战进攻训练,提高其爆发力;左右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比值不合理,屈肌力量相对较低,建议加强膝关节屈肌群的力量训练;左右膝关节屈肌较伸肌易疲劳(P〈0.05),应首先加强左右膝关节屈肌的力量耐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高强度有氧运动下运动员肌肉强度的变化情况及发生机制。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肌肉指身体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的总称,研究高强度有氧运动下的肌肉强度变化十分重要。采用交叉对比的方法对17名长跑运动员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下的实验。采集运动员的血液测量乳酸含量,利用肌肉拉伸强度检测器测量运动员的肌肉强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强度有氧运动的初期,运动员体内的乳酸含量逐渐升高,同时运动员的肌肉强度也有了显著提高(P0.5);在高强度有氧运动的后期至力竭后的恢复期,乳酸的含量逐渐增高,运动员的肌肉强度先是到达最高值,然后逐渐降低,最后低于安静状态时的水平(P0.1),差异显著;说明乳酸在高强度运动中对于肌肉强度的变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乳酸积累也是导致肌肉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高原训练期间男子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关系的研究,探讨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应用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控的可行性;方法:早晨空腹状态下,使用Peri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对10名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速度进行无创测试,同时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对运动员进行指尖采血进行Hb,BU,CK等常规机能指标测试;结果: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均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其中与CK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与Hb,BU则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可与Hb共同作用于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评定,且较单一的血红蛋白评定具有测试无创、针对性更强等优点;2)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可较好地反映出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适应情况及机体肌肉肌细胞的损伤情况,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指标与CK共同应用于评价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通过耐力性项目跑步、自行车和铁人三项进行健身,在竞技水平上,这些耐力性项目均需要进行艰苦的训练,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常见损伤是过度使用的结果。大强度的训练和恢复期之间的不平衡,破坏组织的修复机制,最终引起过度使用损伤。运动常见的医学问题包括运动性哮喘、运动性崩溃和过度训练综合征,通过适当医学干预,可以治疗和预防这些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强度训练(HIT)与高负荷训练(HVT),对健美操运动员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针对健美操选手进行为期12周高强度复合式训练,并于运动前、训练中、训练后对受试者血清肌肉损伤的生化指标、体脂率等进行监测.结果:(1)高强度复合式训练能显著降低受试者体质量、体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尿素氮浓度;(2)提升血液葡萄糖、乳酸、肌酸酐浓度,增强天门冬胺酸转胺酶及肌酸激酶活性;(3)血液中的肌肉损伤指标值的提升与体脂下降率呈负相关,这暗示高强度复合式训练有利于肌肉再生,从而促使脂肪组织下降.结论:12周高强度复合式训练使健美操选手体脂明显减少、血液中肌肉损伤指标值提升,表明该训练方式可以促使肌肉再生,吸引全身含碳资源重新分配,使脂肪组织下降、肌肉组织增加,强度越高,碳资源重新分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室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业余男中长跑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血乳酸清除率、心率恢复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得出了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的运动强度安排、间歇时间安排应不同的结论.运动员在训练初期运动强度要小些,间歇时间为9min左右;训练三个月后训练强度可适当加大,间歇时间调整为8min左右;当系统训练半年后由于运动员的血乳酸清除率和心率恢复率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可以采用较大的训练强度,适当地缩短训练时间,将间歇时间调整为7min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择时运动对青年男子运动员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为科学指导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5名青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两次Wingate实验(两次测试的间隔为3d),测试时间分别在清晨(7:00~9:00)和傍晚(17:00~19:00).测定受试者口腔温度并取静脉血测定,测定血常规、血生化、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结果:1)受试者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以及RPE值在傍晚高于清晨(P<0.05);2)安静时(运动前),傍晚口腔温度、WBC及其亚群、血生化(GLC和CRE)、组织损伤标志物(CK,LDH,AST和ALT)和氧化水平(MDA)高于清晨(P<0.05),RBC,HCT和抗氧化水平(T-AOC,TBIL和UA)低于清晨(P<0.05);3)清晨运动后除抗氧化参数外均显著性升高(P<0.05),傍晚运动后所有指标均显著性增加(P<0.05);(4)傍晚运动后除抗氧化参数和HCT外其他各指标均高于清晨运动后水平(P<0.05).结论:1)青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和运动性疲劳程度在傍晚高于清晨,其原因可能与安静状态下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具有日节律波动性有关;2)一次高强度运动后组织损伤与氧化水平的日节律变异依然存在,而抗氧化水平的日节律变异则减弱.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运动训练下心肌损伤预防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高强度运动训练下的心肌损伤机理及预防方法,采用临床实验跟踪和生理指标测试方法进行心肌性能测试和损伤评估,实现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出高强度运动训练下心肌损伤预防方法。分析在高强度运动训练下的心肌生理指标参数的变化结果,以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心率HR显著性差异特征为测试指标,测试运动员的氧脉搏O2P,在进行长时间的有氧供能下,进行心肌损伤的功能指标分析,得到高强度运动训练下运动员心肌功能的参量体系结构,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均表示统计学上的特征分析,进行心肌红细胞分布概率密度特征分析,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肌损伤的代谢表达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氧脉搏O2P的测定,烯酰胺以不同的幅度下降,2,5-二萘基和2,5-二噻吩出现催化剂失活效应,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心肌损伤的代谢以72%的氟谱产率产生Ni(NO3)2·6H2O,采用40%~60%的最大摄氧量强度进行训练,得到RQ=0.85,氧脉搏O2P=1.23,LOADmax的差异性特征为P0.05和P0.04,实现心肌功能修复。实验显示,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对心肌功能的修复,加快高强度运动训练的疲劳性缓解抑制,改善心肌功能,实现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运动训练手段也逐步向着科学化发展,虽然以往的大运动量、大强度、超量恢复、高原训练等手段在短期内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对运动员来说起到的反而是事倍功半的效果。无氧阈训练是运用无氧阈强度指导运动员训练,使运动强度更加科学化,对发展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足反射疗法和积极性休息两种方式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水平恢复的影响,探讨足部反射疗法对促进运动员训练后血乳酸恢复的作用及机理,从为运动疲劳恢复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冬训期间南京体育学院专业游泳队男运动员1 0人;取冬训期间相邻两周(相邻两周的在同一个训练周期内),每一周的周一受试者完成6组50米自由泳,每组包干2.5分钟。第一周让受试者采用积极性休息(包括慢运动、温水浴、按摩等)的方式放松15分钟,第二周让受试者运动后接受足反射疗法15分钟,比较两种方式后血乳酸的恢复水平。结果:足反射疗法和积极性休息一样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而且两种方式对血乳酸恢复情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足反射疗法可以促进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清除。  相似文献   

20.
采用便携式软体高压氧舱作为恢复设备,对比高强间歇运动后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和传统恢复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软体高压氧舱恢复效果,为今后运动员参赛和训练后的快速恢复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选取某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女学生,传统恢复组15人和软体高压氧舱恢复组15人为受试对象,二级运动员。两组受试者完成3次30 s全力骑行的高强间歇训练后20 min分别进行传统恢复和软体高压氧舱恢复60 min。采集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进舱前和恢复后即刻心率(heart rate,HR)、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指标,采集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恢复后即刻自我感觉疲劳分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和反应时指标,采集恢复当日晨和次日晨血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睾酮(testosterone,T)和皮质醇(cortisol,C)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别测试恢复当日和次日运动成绩。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不同时点测试指标的差异性检验、不同组别恢复指标的差异性检验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恢复相比,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后BLA、RPE、反应时和运动成绩指标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5);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后HR、BUN、CK、T和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压等指标与传统恢复无显著差异(P0.05)。软体高压氧舱恢复能加快机体BLA的清除,促进神经系统疲劳恢复,在心理上有良好的安慰剂效应,有利于运动员调整运动状态,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软体高压氧舱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运动疲劳恢复设备,特别适用于赛间快速恢复阶段,值得实践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