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皖江城市带是安徽实现中部崛起的“脊梁”,分析皖江城市带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地域差异是制定皖江城市带发展战略的基础.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构建了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9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认为目前皖江城市带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最后提出因地制宜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上海市1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数据库建立了18个区县图层数据库和对应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数据库;引用基于GIS技术和多级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各区县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了上海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上海市大部分区域水资源综合承载力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短缺风险较小;只有少部分区域水资源综合评价较低,承载力小,水资源短缺风险较大。评价结果可为上海市各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两维图论聚类,将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建立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判模型,确立区域物流业竞争优势评价方法。首先建立区域物流竞争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竞争优势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将其应用于广西物流竞争优势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研究区域物流竞争优势是可行的,并且两维图论聚类能较好反映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和空间相关性。其结果将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文化创意产业日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本文从基础竞争力、显性竞争力和隐性竞争力3个层面,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西省为例,利用各项评价指标2013—2015年的面板数据,对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提供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旅游业的SWOT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SWOT分析方法是进行区域开发综合评价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了解区域发展各重要影响因子的一种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运用SWOT方法对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政府制定黔东南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竞争态势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竞争态势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再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给出指标权重;进而对区域物流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从影响物流发展竞争力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侧面深入分析;最后依据竞争态势分析结果,提出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该方法的分析结果定量、客观、可信,为制定正确、科学和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区域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借鉴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区域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最后,以某区域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区域综合承载力的多子系统非线性集对耦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是不确定性系统的分析问题,包含高度的非线性关系.作者建立了多子系统非线性隶属函数的集对耦合分析综合评价方法与系统的评价步骤,提出了针对不同评价指标的非线性隶属函数构建形式,并首次将水环境指标纳入到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之中.通过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验证方法体系有效性,结果表明其不仅具有简洁、易操作和高精度等优点,同时可以为区域科学管理及时提供综合承载力的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9.
恩施州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恩施州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和分级量化,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恩施州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恩施州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为64.79,达到"良好"水平.为恩施州合理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104-105,119
根据洞庭湖区的特点,提出了区域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可拓评价方法中的优度评价法建立了区域主导产业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合格度和优度计算得出综合评价值,确定了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1.
防空C3I作战效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防空C3I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战争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战效能分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防空C3I系统性能的全面分析,建立了作战效能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判模型,给出了一种新的作战效能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模糊综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学锋  张波 《科技信息》2009,(29):48-49
为合理评估防空武器的作战效能,通过分析效能影响因素,建立了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数学手段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从而为防空武器作战效能的计算评估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HK网络模型对防空反导作战网络进行建模,对网络度分布、集群系数、平均距离的统计特性进行分析。将网络模型与典型树状结构的防空反导网络和基于BA无标度模型的网络进行比较,表明基于HK模型的防空反导作战网络具有较好的集群系数和无标度特性,同时表明改变TF连接概率进行防空反导网络设计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蒋正芳 《科技信息》2012,(1):152-153
针对防空兵部队指挥控制系统效能评估问题,运用模糊理论进行了探索。首先,立足于防空信息作战中防空兵指挥控制系统的建立,提出了防空兵指挥控制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给出了防空兵指挥控制系统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和研究方法,最后用加权平均法来量化计算系统效能。并通过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化武器平台的快速发展,多传感器管理在信息融合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对有限的传感器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提高防空作战能力.针对多传感器资源管理优化问题,分析了粗糙熵的定义,提出了基于粗糙熵和目标威胁等级的多传感器管理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传感器对目标的粗糙熵,获得每个传感器对每个目标最大的信息增益,以此作为代价函数,考虑目标的威胁等级,利用线性规划思想进行多传感器对多目标的优化分配,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44年《国际民航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国对其领空享有绝对的主权,非经一国同意.别国的航空器不得擅入本国领空。据此,经过长期的国际实践,美国等国家纷纷建立自己的防空识别区,使得在一国领空之外设立防空识别区成为国际习惯。根据以上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我国设立南海防空识别区合法合理,既有助于保卫我国领空的安全.又有助于解决我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  相似文献   

17.
根据防空导弹和高炮武器系统的性能特点,选择最优混编方案是联合防空作战指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模糊优选决策理论和模糊最优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防空弹炮武器混编方案的多目标约束模糊优选决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防空导弹与高炮武器混编方案优选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空间绩效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强调空间视角,提出城市防卫活动空间绩效的粗略估算理论模型E=(1+A)N+1/N,其中A为防卫层次强度系数,N为防卫空间层次数,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经典传统城镇南宋巴蜀山城防卫体系的空间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空袭目标属性综合识别的灰色评判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对斜关联度进行了修正,引出了点、斜修正关联分析的概念。通过对影响目标属性识别的各种因素的分析,结合战术思想利用灰色点、斜修正关联分析及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了目标属性综合识别模型,从而利用数量化理论有效地解决了目标属性识别这一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为防空作战C^3I系统指挥自动化提供了一种辅助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联合防空指挥组织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基于联合防空作战中军兵种指挥协调关系,首先,构建了3种典型的联合防空指挥组织结构,从指挥信息流通的角度着手,依据评估指标的选择原则,结合影响联合防空指挥组织结构合理性的因素,提出了评估联合防空指挥组织结构合理度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指标的量化模型;其次,应用灰色聚类理论,探讨了联合防空指挥组织结构合理度的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最后,针对3种典型的联合防空指挥组织结构进行了算例分析,并结合算例得到的结果,提出了改善联合防空指挥组织结构合理度的对策与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地评估联合防空指挥组织结构的合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