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飞机"巨无霸"见过巨无霸汉堡,可你见过"巨无霸"飞机吗?"平流层发射"巨型双身飞机准能让你如愿。"平流层发射"巨型双身飞机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它拥有双机身、6台发动机,翼展长达117.3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宽。飞机自身重约226.7吨,可以搭载249.476吨的有效载荷。由于自身条件优秀,"平流层发射"巨型双身飞机的乘客当然不是人,而是火箭。它的终极理想是搭载一枚运载卫星的火箭飞到10000米高空,然后释放火箭点燃引擎,并将其送入地球轨道。  相似文献   

2.
海湾战争到1月31日已进入15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出动各型飞机32600余架次,发射“战斧”巡航导弹230余枚,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重要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袭击。其空军作战飞机主要由沙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和土耳其起飞从伊拉克南部和北部进入,  相似文献   

3.
1空地精确打击对防空兵群空情获取的影响 1.1警戒雷达提供预警时间较短 精确打击武器一般采取防区外远距离发射,避开地面重点防空火力。如AGM-130空地导弹,由GBU-15炸弹改装而成,最大发射距离为65千米,可在我方中近程防空导弹和高炮火力圈外发射。通用性较好的AGM-154滑翔炸弹,可由多种飞机携带,高空发射最大射程为61千米。  相似文献   

4.
追风人物     
正微软联合创始人的"遗产":世界上最大飞机完成首飞4月1 3日,Stratolaunch(平流层发射)系统公司制造的全球最大飞机Stratolaunch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市完成首飞。Stratolaunch飞机采用双机身设计,有六个发动机,机翼翼展比一个足球场还宽,整机可承载超过249吨的有效载荷。当天,该飞机在莫哈韦沙漠上空飞行了2.5小时。首飞测试团队进行了标准的飞机测试练习,包括执行各种飞行控制操作以校准速度和测试飞行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正以空天飞机为代表的高超声速空间进入武器是一种自由地往返天地之间的运输工具。以空天飞机为代表的高超声速空间进入武器是一种自由地往返天地之间的运输工具。它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水平起飞,也可借助火箭动力发射入轨。这种武器既能在大气层内(包括临近空间)以20倍以上的高超声速飞行,又能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飞行器,返回大气层后,像飞机一样  相似文献   

6.
隐形飞机具有减少反射电磁波的能力,但隐形飞机工作中如雷达、电台及其他电气设备需要开机工作,飞机将形成对空间的电磁发射(包括设备的无意电磁发射EMI)波。本文提出了地面四点接收装置将抓住机会接收与分析,能够计算出飞机的坐标和高度。多站量值计算定位法不同于过去的方向交叉定位法和多站时间差定位法,具有实现难度小且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了数学建模、方程求解、民用及地面固定目标剔除,对隐形飞机目标探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螺旋桨无人机双发火箭助推发射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分析了螺旋桨发动机离合时间和油门最大开度时间等关键参数对发射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火箭助推无人机发射过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和包括俯仰角、滚转角和航向角控制回路的飞行姿态控制系统及其仿真结构,仿真验证了飞行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螺旋桨发动机离合时间和油门最大开度时间等对无人机火箭助推发射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飞行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控制无人机发射过程的姿态,实现稳定爬升。在保证安全发射的前提下,应尽早实现螺旋桨发动机离合和油门最大开度。  相似文献   

8.
海湾战争到2月16日已进入第31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自开战以来已总共出动各型飞机7.6万架次,从海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280余枚,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伊军事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空袭。这半个月来,多国部队重点轰炸了伊军指挥控制中心、核生化设施、机场飞机掩体、防空设施、后勤补给线、桥梁、弹药库、通信设施、地地导弹发射装置和部队集结地等。  相似文献   

9.
英国科学家日前宣称,他们正在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机,可以将太空发射的成本降低十分之一,这种飞机有望在10年内问世。"这种飞机可以从跑道上起飞,直接爬升到太空,发射卫星后,自动安全地返回地球。我们公司对Skylon飞机  相似文献   

10.
自适应波形优化技术是认知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优化发射波形能够提高雷达系统性能.针对目标检测问题,在杂波环境下,提出一种基于双互信息优化准则的自适应波形优化方法.该方法同时以接收信号与目标冲激响应之间的互信息最大和接收信号与杂波冲激响应之间的互信息最小为优化准则,在发射信号能量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最大边缘分配算法求解最优波形.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固定波形,所提方法优化发射波形能够提高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1.
<正>飞机“开工”也需要领证?没错!各行各业的产品进入市场都要有合格证,飞机也不例外,而且人们对它的审核标准更高呢。C919飞机,是中国人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实际总长38.9米,翼展35.8米,高12米,座级158~168座,最大航程5555千米。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2008,(21):68-68
10月19日,美国宇航局以“空中发射”的方式从太平洋上空发射了一个太阳系边界探测器(IBEX)。据悉。该探测器以及负责运载的“飞马”火箭装载在一架L-1011飞机的机翼之下。当飞机飞行至太平洋上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上空时,火箭及探测器被释放发射。美国宇航局报告说,火箭成功地将探测器送到预定的近地椭圆飞行轨道中。火箭与探测器成功分离后,  相似文献   

13.
火箭弹引信MEMS后坐保险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晓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1):2479-2482
针对现有小口径弹药引信MEMS后坐保险机构只能在高发射过载下解除保险,在火箭弹引信上使用受限制,提出了一种能够在低发射过载下作用的MEMS后坐保险机构。该后坐保险机构结构参数与小口径榴弹引信后坐保险机构的最大区别在于Z型齿齿数和弹簧刚度。仿真结果表明,该后坐保险机构能够保证火箭弹引信在勤务处理过程中遇到意外跌落时的安全,并能在火箭弹引信所受低过载的发射环境力作用下可靠解除保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发射干扰弹时飞机弹舱腹板可能出现损伤的情况,对弹舱腹板受载情况和动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干扰弹发射时的冲击波载荷和金属腹板响应原理试验,对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并进一步分析了实际弹舱腹板结构在冲击波作用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响应。根据弹舱空腔结构的非定常流场仿真所得的脉动压力功率谱密度载荷,计算了弹舱腹板在不同飞机构型脉动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均方根值。分析结果表明:弹舱空腔结构所产生的脉动压力是造成弹舱腹板结构损伤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干扰弹舱结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预防因液压导管相互之间,或与机体结构、设备机箱间靠磨引起的液压导管损伤或破裂,导致飞机液压系统故障或失效等问题,提出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飞机液压导管靠磨损伤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导管靠磨损伤的声发射信号,在时域内进行特征参数分析,特征提取和损伤模式识别,从而判断导管是否存在靠磨损伤。在明确了导管靠磨的定义,介绍了导管靠磨的物理过程和机械损伤机理基础上,采用关联图分析对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在飞机上进行了振动载荷作用下液压导管靠磨损伤检测实验,结果证明检测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创新科技》2012,(1):30
<正>据人民网报道,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12月13日宣布,他将在美国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成立一家商业太空发射公司,研发世界上最大的航天飞机。艾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种巨型航天飞机重达54万千克,机翼展宽达117米,大于一个足球场的长度,由6个大型喷气式飞机引擎推动。通过飞机  相似文献   

17.
为防范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制造类似“9.11”事件,美国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对试图劫持飞机的恐怖分子发射“声波子弹”的武器。空中警察像使用普通枪支一样对劫机者发射强大的声波脉冲,使劫机者暂时不能动弹,从而保护飞行的安全。这种声波枪的实验室样品有一个一米长的聚合物合成枪管,直径4厘米。枪管里  相似文献   

18.
将增量优化传递算法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图像重建中,得到一种新的最大后验概率图像重建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滤波反投影和最大似然期望值最大化算法,有序子集可分离的抛物面型替代函数算法和发射增量优化传递算法得到的图像归一化均方误差较小,且边界得到一定的保持.在迭代的初期,有序子集可分离的抛物面型替代函数算法收敛较快,误差小;当迭代到一定的次数时,发射增量优化传递算法误差小,且能够有效收敛,对发射扫描断层图像重建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据英《新科学家》2000年3月25日报道: 俄罗斯圣彼得堡先进航空航天国际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和日本东京Musashi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合作, 提出了从海上飞机平台水平发射航天器(空天飞机: spaceplane)的设想。这种海上飞机(seaplane)像气垫船一样, 利用地翼效应(Thewingingroundeffect)在海面几米高的空中飞行, 当海上飞机的速度达到0.5马赫(600公里/小时)时, 处于海上飞机平台的航天器的火箭随即点火起飞。由于航天器或空天飞机是从已获得每小时600公里速度的海上平台上起飞, 因此具有比垂直起飞高得多的起始发射速度, 从而获得低代价的空气动力学升力。  相似文献   

20.
新年寄语     
正2016年,时光翻开新的一页,万象更新。回望2015年,中国科技蓬勃发展,民族伟大复兴创新驱动支撑力量不断增强,科技科普同谱华章——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升空,中国航天发射"十二五"收官之作"高分二号"成功发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进入尾声——探索宇宙,梦正起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