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软件安全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漏洞挖掘技术逐渐成为业内热点的研究内容.但传统的漏洞挖掘技术耗时长耗工大,更重要的是不能全面的探测出软件中的漏洞,因此一种简单高效的漏洞挖掘技术,即模糊测试技术,逐渐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模糊测试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及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比了传统漏洞挖掘技术与模糊测试技术进而说明模糊测试技术具有传统漏洞挖掘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之后,研究了目前模糊测试技术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情况,并比较了现有模糊测试工具的优缺点.最后列举出模糊测试技术的局限性,并阐述了模糊测试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核聚变激光靶球诊断气体充气问题及满足充气微孔良好的堵胶工艺性, 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金刚石探针为工具, 采用接触力扫描方式对靶球充气微孔进行了微加工工艺研究. 研究了金刚石针尖扫描方向、扫描速度及扫描接触压力等工艺参数对微孔形成的影响, 得到了较准确的锥状孔型, 其孔型尺寸与加工精度满足微孔充气及其堵胶工艺性的要求. 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作为工具并通过加工工艺研究, 可以实现靶球充气锥型微孔的精确加工, 为靶球高Z气体的注入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梁世强  徐靖中 《中国科学(E辑)》2004,34(11):1256-1263
为了探索静电荷在极性分子的物理吸附过程中的控制作用, 对甲醇在带静电荷的活性炭纤维(ACF)纳米孔中的吸/脱附情况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 在引入静电荷的中孔ACF/甲醇吸附系统中, 从模拟结果可以观测到孔内的甲醇分子扩散到吸附位的时间缩短、吸附冷凝的准液态甲醇密度增大、甲醇分子的空间排列有取向性、达到吸附平衡时系统能量显著降低等特殊现象, 表明了静电荷增强了中孔ACF 对甲醇分子的吸附作用, 使吸附强度、稳定性和有序性有所提高, 能够提高吸附容量和加快吸附速率. 系统达到吸附平衡后再消除静电荷, 升温至60℃左右进行模拟, 可以观察到比较明显的脱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弹体在钢筋混凝土中的侵彻过程,本文研制了格栅测试系统,主要由格栅电缆、LED灯、电源和高速相机等组成.依附靶体中的钢筋,格栅电缆被制作成棋盘式格栅网,按一定间距预埋于靶体之中,并与电源和LED灯组成回路.运动中的弹体切断附近的格栅电缆,对应的LED灯将熄灭,进而表征了格栅电缆的破坏状态,并由高速相机进行记录.结合格栅的分布,实时原位测试弹体的侵彻轨迹、速度和侵彻深度.基于此,本文测试了弹体的速度变化和最终的侵深,并结合经验公式、直接测量进行了校验,论证了格栅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等离子体激励因素诱导流场变化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效应.结果表明湍流模型比层流模型可获得更好的结果.通过平板流动实验与压气机叶栅实验相结合的措施,研究了等离子体对外流、内流加速与抑制流动分离的耦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可以改变边界层的速度特性;在流速低于20m/s时,等离子体激励可显著改善栅后总压和速度分布特征;流速接近50m/s时,等离子体仍会明显改变总压和速度的最小值;可见,在低速流动条件下,采用等离子体激励方式能达到抑制流动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磁悬浮、感应熔炼、电弧熔炼和电阻熔炼等四种实验技术,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l70Ag20Ge10合金的液相流动规律与凝固机制.与常规慢速凝固情况不同, Al70Ag20Ge10合金在这四种实验条件下均能形成一种特殊的旋涡状凝固组织,旋涡组织的形成受到凝固前熔体内的液相流动与冷却速率的影响.在电磁悬浮与感应熔炼过程中洛伦兹力驱动熔体内的湍流流动,电弧熔炼过程中的湍流流动主要由电弧力引起,在电阻熔炼方式中则受表面张力与浮力驱动引起熔体内的层流流动.在快速流动的作用下, Ag2Al相领先于近平衡条件下的(Al)相首先形核并以亚稳的旋涡状枝晶形态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保留了合金熔体的流场运动形态.当冷却速率增加时亚稳Ag2Al枝晶快速生长,凝固组织中的旋涡密度随之增加.随流场驱动力增强,亚稳Ag2Al枝晶生长的曲率半径减小,旋涡组织中各相之间的竞争形核与生长更加显著,最终旋涡组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解析计算方法分析液体在线段和圆弧构成的不对称内角的流动.提出了等效内角的概念,把复杂的不对称内角模型转化为对称内角模型,并建立内角流动控制方程,对内角流动过程进行了计算.通过利用该方法,对带有外侧导流板的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内的内角流动过程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工作将对板式表面张力贮箱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微通道稀薄气体流动换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直接模拟Monte Carlo方法对处于Kn = 0.05~1.0范围下的微通道内气体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给出了不同Kn数、不同横纵比下通道内气体温度、壁面热流密度的变化曲线以及同一工况下壁面总的热流密度与局部热流密度随进口流速的变化曲线. 结果表明, 微通道内的换热主要集中在进出口处, 中间部分的换热很微弱, 其换热特性与Kn数及通道的横纵比有很大的关系, 进口流速对总的换热量影响不大, 但却改变了局部热流密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10.
航天器充电效应导致的空间静电放电(SESD)作用于星载电子设备会使敏感电路和器件产生各种"软错误",最终可能导致设备或系统异常甚至整星失效.目前,关于SESD对空间电子设备,尤其是对星用器件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选取典型的模拟电路LM124集成运算放大器为研究对象,利用ESD发生器模拟空间静电放电对该器件的常用4种工作模式进行了辐射干扰试验,并利用信号发生器对器件输入端进行了正弦波干扰注入测试.模拟的SESD干扰试验结果表明,运放输出端在放电干扰下会产生异常瞬态脉冲,脉冲特征与器件的工作模式、偏置条件和放电电压有关.电压比较器只出现单一极性的输出瞬态脉冲,电压跟随器与同相放大器对ESD的响应类似,而反相放大器对ESD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正弦波干扰注入测试结果表明,输出瞬态脉冲的幅度、脉宽与输入端干扰信号的幅度和频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此工作对于深入研究各类星用典型器件对SESD干扰的响应规律,了解SESD导致航天器电子设备或系统在轨故障的机制,进而在电路层次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MEMS技术,首次在硅基芯片上加工制作了梯形截面的微型振荡热管.借助摄像机,对以FC-72为工质的两个通道水力直径分别为352μm(#1)和394μm(#2)的微型振荡热管的启动和稳定情况下的运动特征和流型等进行了可视化观察.结果发现微型振荡热管的启动相当迅速,在启动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核化现象,蒸发段内的汽塞主要通过液塞断裂而产生;进入稳定阶段后,微型振荡热管对倾斜角度的适应性较强,在10°~90°的范围都可实现持续稳定的大幅振荡,但只在#2热管内明显地观察到工质的单向循环运动.实验中观察到泡状流、塞状流、环状流、半环状流和波环状流等,而核态沸腾只发生在#2热管的蒸发段,在其冷凝段还观察到了喷射流.  相似文献   

12.
目前,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电子探针(EPMA)、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 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技术都已运用于铝土矿的矿物分析及化学成分测定.这些现代分析方法的使用为铝土矿的地质研究提供了更准确和快速的技术支持.本文较详细归纳总结了铝土矿分析技术以及其在地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单输出压缩方法. 首先提出了码率为n/(n-1)、距离为3的卷积码的设计规则, 利用这些规则可得到卷积码的校验矩阵, 该校验矩阵的实现电路即是能够提供单输出压缩的响应压缩电路. 所设计的压缩电路可避免2个和任意奇数个错误位的混淆、避免一个未知位(X位)对特征的掩盖. 利用概率论分析了未知位掩盖效应. 如果未知位分布具有聚簇特征, 那么提出的多重量校验矩阵设计算法能够大大降低未知位的掩盖效应. 最后用一些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压缩电路能够提供较强的未知位容忍能力和非常低的错误位混淆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具有微米级颗粒的粗糙圆柱水平入水开展试验研究,通过以高速摄影为工具的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粗糙圆柱以不同初速度入水后,水与圆柱表面的界面流动发生的几何形态、运动的变化,对流动分离位置进行了较准确的测量.研究表明,粗糙表面会导致圆柱入水时气-固-液三相接触线出现锯齿形失稳,接触线速度明显降低,液面更容易与圆柱表面分离.其次,对液面分离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发现随着表面颗粒尺寸减小和单位面积的颗粒数目增加,分离角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规律;随着入水速度的增加,分离角度减小,界面流动更容易发生分离.最后,通过对不同粗糙表面静态及动态接触角的测量,对粗糙表面动态接触角滞后特性与入水界面流动分离的相关性问题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微流控器件在细胞分离和筛选中的应用发展迅速.一方面,微流控器件可以是研究血细胞运动、变形和黏附等行为的有力手段;另一方面,血细胞的这些流动行为也为微流控器件检测、筛选细胞提供了设计依据,二者密不可分.本文从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的流动行为出发,首先介绍产生变形、黏附等行为的基本机理,然后重点介绍和分析基于血细胞流动行为特点进行细胞筛选和分离的微流控器件及其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PIV、热线风速计和红外热像仪对狭缝喷口自耦合射流的流动特征和冲击靶板的对流换热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曲线坐标下建立的紊流控制方程, 对弯道水流中由离心力和紊动应力联合驱动的二次流结构建立了数学模型. 将螺旋下降的明渠流动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如下试验资料进行了对比: (ⅰ) 交错边滩式矩形断面弯道明渠流动, (ⅱ)复式断面顺直明渠流动. 计算中采用了3种不同的Reynolds应力计算方法, 包括Launder和Ying(LY)及Naot和Rodi(NR)的代数应力模型及运用非线性k-ε模型计算紊动黏性系数的SY模型, 在各种弯道曲率和边界条件下, 对不同紊流模型的二次流结构数值模拟结果精度进行了评估. 研究表明, LY和SY模型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二次流结构和紊动应力分布与试验数据均能达到趋势上的符合, 能够模拟出紊动应力和弯道流动中的离心力对二次流结构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曙光 《中国科学(E辑)》2008,38(11):1805-1814
提出了载荷谱建立须遵循的损伤一致性准则,给出了适用于复杂结构的载荷谱建立方法,进行了载荷谱损伤一致性校准.同时以目前世界实际运营最高速度(350km/h)的京津客运专线新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结合客运专线运营全工况构架载荷和构架疲劳关键部位应力的实测数据,建立了350km/h高速动车组新车转向架构架在京津客运专线运营条件下的载荷谱.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TTCN-3的协议测试系统及其扩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户要求下一代互联网是一个更大、更安全、更快、更及时、更方便、更可管理的网络.为下一代互联网服务的协议测试技术需要适应这些测试需求.文中重点研究了协议测试中的测试集描述法和测试实现技术.选取了TTCN-3作为测试集描述法,并针对协议鲁棒性测试需求进行了语法和语义扩展.开发了基于TTCN-3的协议集成测试系统PITSv3,并对其进行了鲁棒性测试扩展实现.最后通过两个实际的测试应用,体现出PITSv3是一个具有通用性、标准性、可扩展性特点的分布式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