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轰击式LaB6阴极是一种电子枪的新型阴极,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子光学系统结构,而且电子发射能力强大,对大功率电子枪的研制和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论述了新型轰击式LaB6阴极的工作原理、研究的意义、阴极材料的选择,并完成了轰击式阴极的设计和计算,设计完成了轰击式LaB6阴极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得到,该轰击式LaB6阴极在阴极温度为1843K时具有最大发射电流450mA,其发射电流密度为3.58A/cm2.列举了典型试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到所选用的LaB6的发射常数A为21.33,逸出功Φs为2.6eV,这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证明了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试验结果为大功率电子枪的开发研究、为大功率电子束焊接设备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海关集装箱检测系统用9MeV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上电子枪的结构与特点。电子枪提供的初始电子束流性能直接影响到加速管上聚焦磁场的参数要求,为保证加速器出口处电子束打靶产生的x射线剂量满足阵列探测器检测图象清晰度的要求,电子枪必须提供300mA束流。为此,利用EGUN程序对电子枪的电子轨迹模拟计算,研究了聚焦极与阴极间相对尺寸与位置变化,以及阴极与阳极间距对束流与发射度的影响。提供了更换部件,缩小聚集极与阴极间隙及装配尺寸的参考尺寸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报告重点对超导光阴极注入器和常温光阴极微波电子枪两种有发展前景的超低发射度电子源进行研究。该年度完成了超导光阴极注入器的安装和常温光阴极微波电子枪的研制,进一步改进注入器各个子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光阴极注入器开展了束流实验,得到了稳定的接近m A量级的电子束流和高品质的高峰值流强的电子束流;进行了紫外驱动激光的性能优化研究;在高平均流强超导注入器的驱动激光上发展了调光技术,便于强流电子束的束流测量与分析研究;研制了亚皮秒同步控制系统,进行了在线测试实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简单而又具有较高性能的功函数自动跟踪测量方法。利用低能电子枪作为阴极,样品作为阳极,组成真空二极管系统,用电子电路进行反馈控制,使样品电流恒定在拒斥场区,用X、Y记录仪跟踪监测阳极电压变化,从而获得样品功函数的变化。应用此系统于超导样品YBa_2Cu_3O_(7-x)的表面特性研究,获得了样品在Ar~+离子枪清洗后表面氧吸附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热场阴极电流不稳定的两个主要因素-逸出功和表面几何形状,为进一步分析热场阴极的噪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原子蒸气激光同位素分离(AVLIS)中电子枪加热金属高密度蒸发的需要,运用电磁理论分别对轴对称扫描电子枪的束流特性和传输系统扫描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电子枪的结构参数与束流特性的关系,以及束流传输元件与束流扫描特性的关系。进行了轴对称电子枪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给出束流功率密度为10 kW/cm 2 ,扫描长度15 cm ,总功率为100 kW 的轴对称扫描电子枪结构参数与束流特性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离子注入材料改性用强流金属离子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满足离子注入材料改性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需要。研制了一个金属蒸汽真空弧(简称MEVVA)离子源.这是一新型离子源种,它利用阴极和阳极间的真空弧放电原理由阴极表面直接产生高密度金属等离子体,经一多孔三电极系统引出得到强流金属离子束.该源脉冲工作方式,已引出Al,Ti,Fe,Cu,Mo和W等离子,脉冲离子束流强度为0.6~1.26A,Ti的平均束流强度已达10mA.引出束流大小与源的工作参数、引出结构和电压以及阴极材料有关。该源没有气体负载,工作真空度为3×10~(-4)Pa。  相似文献   

8.
电子直线加速器要求有一个束流品质优良的电子源。在常规的脉冲电子枪,如二极管式的电子枪提供的电子束流时间波形,它的上升时间(简称前沿)和下降时间(简称后沿)都大于1微秒,难于满足物理试验对直线加速器的能散度要求.为了改善其波形,减少能散度,减轻后面环节的束流负载,我们设计了一台结构紧凑的切割器.实验证明,它可对能量  相似文献   

9.
电子枪主要是由极板和密封环组成的,电子在空间中的运动由极板分布和极板电压等决定,可以说枪内极板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枪的发射性能,选择正确的极板可以在小范围内获得精确度高、束流稳定的电子束流.针对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电子枪中的栅极、吸出极进行了分析,对加速极则从单极板、双极板到多极板3种模型进行分析讨论,并利用Matlab、Ansys等软件进行仿真,得到电极形状、电压与枪内电场强度分布的一些关系,这为电子枪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开尔文探针(SKP)和局部电化学交流阻抗(LEIS)技术,研究了2A12铝合金在盐雾腐蚀实验早期阶段的腐蚀行为和电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盐雾实验初期,铝合金表面出现点蚀坑,Cl-对铝合金腐蚀有显著的加速作用,随盐雾时间延长,点蚀扩展.扫描开尔文探针的测试结果显示,在盐雾腐蚀过程的初期,金属表面阴极区和阳极区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局部腐蚀的特征.随着盐雾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电位逐步正移,并出现明显的阴极区和阳极区.局部电化学交流阻抗的测试结果表明,试样表面的局部电化学阻抗随盐雾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增加,但分布较为分散.这说明在腐蚀过程的初期,2A12铝合金表面不断生成腐蚀产物,对腐蚀反应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一种微电脑控制多功能电热水器,它集煮沸水与热水,自动控制与显示,安全检测与报警于一身,还可人为控制,充分利用单片机的优点,是Z8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2.
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方法,是借助统计学的方法对岩体内的结构面进行研究.在拟合过程选择结构面产状数据的分布函数时,加入了频率累积图和概率分布图的对比,同时结合MATLAB程序,编写了一套GUI程序实现结构面产状分组以及对数据分布函数拟合的人机互动操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嵌入式Linux下驱动开发的一般模式,并基于微处理器芯片S3C2410,详细分析了串口驱动的开发方法,给出了设计实例,对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GCN-2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设计了微机接口,对表面粗糙度特征参数实现在线分析计算,并对表面粗糙度信号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进而为查找产生误差的根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市路灯存在的灯光控制方法落后问题,设计了新型光控路灯控制系统.以AT89C51微处理器为核心芯片,利用微处理器的I/O端口分别控制数码管显示系统、DS1302实时时钟系统、ADC0808模数转换系统、DAC0808数模转换系统和热释电红外探测系统,实现城市路灯的自动控制.采用PROTUES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并对系统进行了调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可实现自动调节路灯开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射击训练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一种应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PC机主控机和若干分控机组成,并采用微机管理、单片机控制和无线通信。可实现实弹射击训练中的示靶、检靶、报靶自动化,以及成绩实进记录显示和成绩的查询统计工作。样机经实际使用表明,系统功能强、自动化程度高,能符合实弹射击训练的要求。文中同时给出系统组成,以及单片机控制的软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SB)技术的测井脉冲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用深度子系统驱动测井脉冲的采集,并配备了PCM遥测信号接口。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单片机固件设计以及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应用程序设计。硬件设计中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完成对脉冲采集过程中脉冲放大倍数和峰值保持电路电容充放电的控制,并检测出PCM遥测信号的同步帧,同时进行遥测数据的串并转换,节省了单片机资源。单片机控制测井脉冲采集的整个过程,并实现USB通信,在主机请求数据时发送数据。系统在实验室调试成功,数据传输速率达到300kb/s,控制逻辑灵活,可扩展升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系统而有效地设计微处理器功能验证激励,针对VLIW体系结构微处理器的结构特征,特别是多操作流水线并行特征,提出了VLIW体系结构微处理器的功能验证模型,基于该模型, 针对一个规模为1 500 kbit等效逻辑门的VLIW体系结构微处理器, 完成了功能验证方案的制定和105周期功能验证激励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分梳过程中棉束的大小和数量,能够反映出梳棉过程的品质、各工作部件的状态以及各种技术措施的效果。本文对检测梳棉过程的棉束提出一种新的方法。采用微处理器监测系统处理信号。锡林上的棉层经传感器检测其变化,信号经过放大送入微处理机,再经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成数字量。该信号再由一专用程序分辨出棉束,按棉束的大小分成若干组,再分别计数并显示或打印。本系统的性能优越,为分梳理论研究及附加分梳件的性能测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无间隙原子钢冷轧板织构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X射线二维探测器织构的快速检测原理.以无间隙原子钢冷轧板织构的检测为例,用常规织构的检测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分析了各种X射线二维衍射条件对计算取向分布函数的影响.实验表明,用二维探测器可以同时采集多个极图的数据,合理减少样品转动,织构的检测仅需几分钟时间,且织构的检测结果与用传统X射线衍射法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