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尔·柯尔施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首次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也分析和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反对哲学?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哲学”,是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哲学。但是柯尔施没有能够深刻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也没有真正弄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 ,高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 (以下简称“高中哲学”) ,高校“两课”课程体系中有一门重要课程叫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以下简称“两课哲学”) ,大学哲学、政教、思政等专业也要开设一门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下简称“专业哲学”)。在上述三个不同层面的哲学教学中 ,有的教师往往违背共性与个性、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 ,因而不同程度出现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简单”问题复杂化 ,即在从事“高中哲学”或“两课哲学”教学时 ,把自己在大学或攻读研究生期间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在 2 1世纪进一步加强师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师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以及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抓好三个重点第一 ,《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论述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于实践是形成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基础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而“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中 ,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进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二 ,在讲授辩证法部分时 ,要深刻领会和认识“三个代表”思想中所倡导的创新精神 ,“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命题 ,是对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  相似文献   

5.
1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第一学年开课,课时108学时。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根本特征及科学理论体系。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21世纪进一步加强师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师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以及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的重要坐标。《神圣家族》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共同撰写《神圣家族》,即追问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神圣家族》时思想为什么能达成一致。深入考察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可以发现,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为二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动力,而对人民的同情与尊重则始终是二人思想发展的根本指引。  相似文献   

8.
艾思奇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宣传和教学工作,出版过多部哲学著作,著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哲学的现状和任务》、《辩证唯物主义纲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等作出了卓越的、难以估量的贡献。他的著作《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集中阐释了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他在他的著作《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现实化的主张,这与毛泽东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指导思想完全一致。本文旨在浅析艾思奇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大众化、时代化、中国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2004年11月12日,在一次初二年级开展会课活动中(执教课文为苏教版第三册语文第二十课《诗三首》中第一首《周总理,你在哪里》),两位教师上同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10.
这篇“哲学教师必须学点自然科学”是根据中学“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新课本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问题编写的讲话的一个部分。整个讲话四部分,这一篇是全文的绪论部分,涉及的是“常识”的第一课,所以作为讲话之一,其次是唯物论部分,涉及的是“常识”的第二、三课,作为讲话之二,第三是辩证法部分,涉及的是“常识”的第四、五、六、七课,作为讲话之三,第四是认识论部分,涉及的是“常识”的第八、九、十课。本刊将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创立经过了“博士论文”、《莱茵报》、《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提纲》和《意识形态》等几个时期。科学实践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其它一切哲学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2.
恩格思所著的《反杜林论》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百科全书。它第一次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列宁所说,《反杜林论》“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大的问题”,“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有益的书”,它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工人必读的书籍”。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基本原理,描绘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体图画:辩证唯物自然观、辩证唯物历史观和辩证唯物认识论。这既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和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从特殊到普遍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对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高中政治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高一的《经济常识》、高二的《哲学常识》、高三的《政治常识》,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特别是《哲学常识》中的许多知识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陈晓燕 《科技信息》2011,(29):305-307
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自1986年以来,我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改革,大约用了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国家教委提出的教学改革任务,全面实现了由老三门课改为新三门课的过渡和转变。即:由《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由《哲学》改为《马克思主义原理》:由《政治经济学》改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回顾五年来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情况及实践,我们的认识和体会是:一、五年来,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问:历史唯物主义是应用哲学吗?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一体化建构,首先遇到的是如何对待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换句话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元哲学,还是应用哲学?很多同志认为是应用哲学,郭立田同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刍议》(载《求是学刊》1987年第5期,以下简称“郭文”)一文中也持这样的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的认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教材内容的思想来源、文本支撑和逻辑起点,《原理》课教学中的经典导入法则是协调马克思主义经典与教材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经典导入法坚持针对性、现实性、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等原则下,通过启发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等方法,探求高校《原理》课教学中经典导入的策略与方法,以优化《原理》课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进高校《原理》课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二“哲学常识”上册第三课第三节“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中,集中讲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问题。但是人教版的教材以及相关教研文章并未对二者的区分做详尽解释,甚至有些高中政治教师也对二者的区分倍感头疼。学生碰到两者相搀和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而且这两个方面又是高考必考的重要知识点。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二者详细区分。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长春大学学报》2002,12(6):103-105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是根据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要求和大学生哲学素养形成的规律,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世界观。在新世纪里,我们从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进行了专题教学的创新尝试,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哲学教材的突破、对哲学教法的突破、对哲学考核方法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高校马哲课应在教学内容及深度、广度和角度上 ,有别于中学的哲学常识 ;同时 ,马哲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应从学科建设的高度 ,立足于哲学自身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