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杰尼 《创新科技》2001,(1):48-49
气候改变……科学实验有力地表明,温室气体在大气层的迅速增加.正在使地球的气温升高、气候改变.这有可能导致许多严最后果。代表着世界2000多位顶尖气象学家的政府间气候改变工作小组得出结论:“一般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可以看得出来的。”这就是说,人类导致的全球变暖与气候改变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森林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探讨不同森林管理和全球大气变化下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特征,为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森林可持续管理等提供参考。笔者从森林土壤温室气体(forest soil green house gases)、森林管理(forest mangement)和全球大气变化(global atmospheric change)3个关键研究点,查阅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归纳森林管理和全球大气变化下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一般性模式。CO2、CH4和N2O是3种重要温室气体,其通量间存在协同、消长和随机型耦合关系。森林管理如火烧、采伐和造林等显著影响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一般情况下,火烧导致土壤N2O通量降低,CH4吸收量增加,CO2通量因火烧类型、火烧强度、生态系统类型不同出现增加、减低和无影响3种结果; 采伐通常导致土壤CO2、CH4和N2O排放增加; 造林可使土壤CO2排放减少,对N2O和CH4通量的影响随生态系统类型、造林树种等而改变。全球大气变化如CO2浓度升高、氮沉降和气温升高影响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通常,CO2浓度升高导致土壤CO2和N2O排放量增加,CH4吸收量降低; 氮沉降促进土壤N2O排放、抑制CH4吸收。气温升高导致土壤CO2和N2O排放增加。森林管理和全球大气变化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综合影响是非叠加的,有效的森林管理可能改变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对全球大气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3.
李晔 《科技潮》2004,(2):42-43
2001年底,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报告特别指出,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尤其是最近50年中,人类活动中过度排放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使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超出了过去几十万年间的任何时间。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使得过去140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4~0.8℃,达到了1000年以来的温度最高值。与此同时,气候系统也发生了各种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河湖结冰期缩短约2周;北极海冰最近几十年减薄40%,范围减少10%~15%(春、夏);极地冰川大范围缩减,比40年前的总面积减少10%;极区永久冻土带消融,变暖和退化;厄尔尼诺现象近20~50年更频繁、持久和强烈;北半球作物生长期近40年中每10年延长约1~4天;全球动植物活动区北移、上移,具有更长的乳化期、开花期、迁移期和病虫害爆发期……近日,英国气象学家也警告说,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温度不断上升,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此,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年从事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4.
 不是的。1997-1998 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1998 年气候变暖较为明显。自那以后,平均地表气温的增加相对于之前的快速增长来说已经放缓。尽管变暖的速度减慢下来,但21 世纪初的气温仍然高于20 世纪90 年代(图1)。地表升温的短期放缓,并不会与人类引起温室气体含量变化将使全球气候长期抬升的解读相悖。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报道,2015年3月,二氧化碳这一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大气中的平均浓度超过了40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一次,标志着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达120ppm,而其中一半都发生在1980年以后。国  相似文献   

6.
王鸣阳 《科学世界》2007,(11):49-51
如前面所介绍的,近50年来引起地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只要不停止排放温室效应气体,地球的气温就还会继续升高。 那么,展望未来,人类社会捧放气体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情况会不会有所改善呢? 前景究竟如何,这要看全球“是重视发展经济还是重视维护环境”,“是国际社会合作还是各个国家自行其是”,选择不同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张真 《科学观察》2011,(6):62-65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森林生态系统迅速而直接地受到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科技界已普遍认同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970年至今已升高0.5℃)的主要原因,并改变了世界的水循环(IPCC,2007a).即使最保守的情况,未来全球平均气温也将升高约2~4℃,将使一些地区明显干旱(Christensen...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情况是目前人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之一。从许多条线索中可以得知并确定,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全球气候,以至于大气层和海洋已经升温、海平面升高、北极冰层消融,还有其他一些气候相关的变化也随之而来。人类活动造成了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加,继续排放这些气体将导致进一步的气候变化,这些变化的规模和时间也取决于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创新科技》2012,(5):8
<正>编者按如今,关于"低碳"的新概念、新政策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源于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并对环境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越发严重。根据气候科学家的计算,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0年相比必须减少85%,才能使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以前的水平相比上升不超过2℃。高于这个温升水平将会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因此,当前迫切的任务是加大力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此,"低碳"毋庸置疑成为全球一致的发展方向。为此,不同的国家根据各自国情制定各自的"低碳"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地壳热绝缘层破坏大地热流增大与全球气候变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公认的解释是由于人类活动和使用化石燃料,温室气体过度排放产生温室效应所致。本文通过沥青热绝缘模拟以及对人体皮下脂肪组织的热绝缘功能、中国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与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发掘、地球与金星环境、近百年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与近百年大气中CO2浓度年增量及全球平均SST变化等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温室效应极其有限。试验结果和收集的证据显示,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地壳中的化石燃料有类似人体皮下脂肪组织热绝缘作用,油气、煤炭就是地球的"皮下脂肪组织"。人类无休止的大规模开采矿产能源,使地壳热绝缘功能减弱,大地热流增大使地球内部热量过多传至地表,导致地温、尤其是海洋水温增高,正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文章还对如何修复地壳热绝缘层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保护全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迅速发展。我国作为世界碳排放大国,应承担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责任,而碳会计必将成为我国低碳发展之路上的必然选择,如何发展碳会计和应用碳会计是当前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急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全球气候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一方面我们通过对距今420000年的气温序列的研究发现地球历史气温具有准周期性。另一方面,对近150年气温序列进行分析并与温室气体、太阳活动的序列进行对比。发现二氧化碳浓度呈严格上升趋势,不具有波动性,因而无法描述气温变化。而太阳活动的11年滑动平均与气温变化较为吻合,且11年符合太阳活动的周期。因而得出结论,太阳活动在气温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最后构建数学模型以对所得结论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3.
肖广晗  赵晓敏 《科技信息》2013,(26):453-453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近百年来(1906-2005)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海平面上升了90mm。据模型预测,若人类不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将越发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55℃,全球平均降水理增加21mm。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将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排放构想,到了下个末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3.5℃,降水增加3%-15%《未来100年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已引起全球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能源供需矛盾的尖锐和化石能源过度使用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特别是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未来.因此,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自从西方工业革命胜利以来,世界人口急速增长,人类生产规模和生产活动量日益扩大,对于自然界的开发不断增加。在这一时期内,人类大量开垦耕地、掠夺自然资源、毁坏森林资源、大量燃烧各种矿物质原料,释放出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从而造成了原有的大气成分发生了变化,最终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本文就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入手,提出了有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发严重。根据气候科学家的计算,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水平与2000年相比必须减少85%,才能使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严峻挑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和欧共体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该公约规定了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最终目标,确定了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等一系列重要的原则,强调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并为发展中国家对付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1994年3月21日“公约”正式…  相似文献   

19.
赵德水 《科技资讯》2014,(8):134-135
本文综述了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机理,以及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并分析各气体理化性质,介绍它们影响气温的过程以及温室气体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倡导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处理目前全球的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20.
50年来东北地区增温趋势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气温明显出现增长趋势。为了研究东北地区气温增长原因,首先运用梯森多边形(Thiessen Polygon Program)方法将东北地区划分为相应的29个区域,以每个采样点年均气温值代表相应区域的气温值;然后分析了这29个区域50年来的气温增长规律,并且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其气温的线性增长速率值;最后根据此29个采样点气温增长速率值,利用MapInfo软件制作了东北各地气温变化斜率专题图。通过观察专题图可以发现,东北地区各地气温增长速度明显存在差异。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后认为,区域内人类活动越剧烈、排放的温室气体越多、当地工业化的程度越高,则增温越快,但明显受海洋气候影响的地区增温则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