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还记得让大家惊叹不已的"看清全身所有癌症转移灶"吗?搞出这种震撼画面的德国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所研究团队,时隔两个多月又放出大招。在最新一期的《细胞》上,Ali Ertürk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名为SHANEL的全新技术,这种技术让人类第一次在细胞层面,对人体各种器官实现了快速、完整的组织透明化!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学光子学是光子学与生命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医学成像是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高科技手段.随着激光技术、光谱技术、显微技术以及光纤技术的飞速发展,探索光子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与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已成为国际上迅速发展的学科前沿.  相似文献   

3.
造血干细胞(HSC)是发现最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一直起着范式作用的一类重要的成体组织干细胞。HSC研究被认为是整个干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的主要奠基学科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在干细胞领域设立了"HSC维持、衰老与再生的调控机制"的项目。项目组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建立了小鼠及人HSC研究的重要平台,并借此开展了有效的合作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本文围绕项目组的主要研究内容,从领域的研究背景、重要工作进展及其研究意义等进行简要综述。希望有助于学界和公众更好地理解HSC正常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07年博医会建立的研究委员会在中国开展医学研究,研究主要围绕中国的寄生虫病和中国人的身体生理数据的调查展开。研究委员会对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部分传教士医生的职业倾向也由医疗转向研究,这也影响到中国的西医学界,使得医学研究成为这个职业的一种职业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5.
摘要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学更是十分活跃的领域,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使新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又会进一步加速学科发展。现行的学科分类不能如实记录和反映医学发展的现状。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现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993年7月1日施行的“学科分类与编码”的国家标准,从酝酿、起草到成文发布,距今已有近10年的时间。这期间,正值“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各种知识、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近30年积累的科学知识,占人类两千多年来所有知识积累总和的90%。近3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有学者考证,整个科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分化出2910个单一学科,而在短短的近100年间,交叉学科涌现了2581个。目前,单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总数约有5491个,交叉学科已经占了总数的46.58%。交叉学科的发展令人惊讶,发人深思。医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态,现行的学科分类,沿用传统的观念,分类较为机械,给学科发展留有的空间不大,明显地看出它已不能及时记录和如实反映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学科分类的修订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发展。当今的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综合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直接影响和迅速渗透到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从单一因素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从人们的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因素、多方面去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更为全面、切合实际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提高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水平和寻找威胁人类自己身心健康因素的能力,为我们探索人类自身拓宽了空间和思路。这是人类对自身健康认识的一个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促进了医学的全面发展。新医学模式被人们接受并迅速得以应用,使与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发生过程密切相关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形成了更全面、综合的医学新观念和健康新理念,医疗、科研、预防和保健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医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学科涌现。从地理、经济、环境、行为、心理及社会等多因素,探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找出有效干预措施和预防疾病的手段,促使了多学科的协作和不同学科的融合,新的、交叉和边缘学科应运而生,不断涌现,从而带动了多学科、跨行业的合作,共同研究人类健康问题。从外科临床治疗的效果出发,对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是医疗的重点,要求医生必需掌握大量的内科知识与外科知识,合理运用内科学、免疫学、细菌学、药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对危重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因此出现了“危重外科学”。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迅猛发展,给基础医学研究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推动了医学的深入发展,是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的一场革命,由此也派生出了一些新的学科,如分子肿瘤学、分子流行病学等。分子生物学的崛起和发展,为人类从分子水平研究和认识生命现象和疾病本质提供了条件。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打破了学科界限,将生物学研究推向分子水平,使各个领域在分子水平上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用大家都懂的“共同语言”把各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步改变了医学研究的格局和观念,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病、基因病、构象病和信息病等概念相继提出。由于泌尿外科学的发展,男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随着内涵的不断扩大,烧伤外科学如今称之为创伤外科学;肿瘤外科学、危重外科学也是随着近些年临床医学对疾病的分类应运而生。目前,周围神经以及骨髓都与骨科疾病有关,周围神经分类划在神经外科学已显不妥,应为骨科学的一部分,因此,国内外出现了“骨神经外科学”。急救医学的概念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现状要求,急诊医学取而代之;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出现了全科医学,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共同发展的趋势。医学伦理学是近年来在医学、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人类、伦理、法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发展的速度也很快。许多国家已经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涉及人体医学研究的审查的决定性步骤。1998年11月,我国卫生部宣告成立了“卫生部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把伦理学审查作为我国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必需的程序。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已经揭示了中医虚症的本质等许多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本质都是细胞内基因诱生性表达产生的细胞因子,现代医学新知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开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生命科学世纪,新学科将有大发展。科学界公认,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作为生命科学的世纪,脑科学将成为十分重要的重点学科。脑科学在新的医学模式中,是衔接生物与心理、社会的重要中介性桥梁,是认识人脑,进一步了解人类以及改善人脑的重要的基础科学。各国都在加强对人脑的研究。有学者肯定地说,21世纪对脑的研究将在生命科学中处于发展的前沿。脑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生命科学中医学研究所攻克的最后堡垒。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表达的基因数量最多,细胞数量及种类最多,其发育过程甚为复杂。作为神经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脑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所起的作用是世间任何事物所不可替代的。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公布,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逐步进入“基因组医学”时代。人们将在破译“天书”之后逐步揭开人类生、长、育、老、病、亡及进化和脑功能的奥秘,并推动21世纪的生物医学和制药工业的前进。生命科学的21世纪中,分子医学将成为主导,这是全世界不容置疑的共识。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必将更紧密地与其他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理论医学等相结合,实现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整合,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组织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研究和开发修复、改善损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科学,是继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之后,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老鼠的背上长出人的耳郭,标志着医学将走出器官移植的范畴,步入制造组织和器官的新时代。组织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将是21世纪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从以上医学科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几个侧面,反映出医学科学发展确有超前于现行学科分类的地方,学科分类应适时地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6.
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 (UKMedicalResearchCouncil,MRC)创办于 1913年 ,是英国政府设立的国家机构 ,旨在促进医学及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 ,改善公众的身体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造福国家。资助对象为医学研究项目、医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创办研究中心 ,并对大学和其下属各研究中心的职业培训和招聘进行资助等。其基金来源于税收 ,由国会拨款。经过多年的运作 ,MRC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而成熟的评审系统 ,确保每个申请项目都尽可能得到公开、公正的评价。成立 90年来 ,MRC资助了大量研究项目 ,取得了许多重大医学研究成就。本文旨在介绍MRC的概况、基金管理、经费预算等 ,希望对我国的医学研究事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4,(5):12-13
我国近年来组织工程发展迅速,部分技术已进行临床研究,建立我国组织工程产品的管理和技术质量标准是当前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证组织工程产品在我国安全有效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HHMI)是美国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私立基金会之一,它设立了各种不同资助计划支持美国生物医学顶尖人才开展具有重要原始创新性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本文介绍了HHMI的各项资助计划,总结了HHMI资助的主要特点,并依此对我国基础研究管理工作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4,(4):14-15
针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供应链(SCM)思想,突破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信息传输、产品标识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基于HACCP标准的信息管理平台、农业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农产品电子交易信息管理平台和果蔬类农产品质量便携快速检测仪器等关键技术与产品,为我国农产品流通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通过示范应用,形成农产品流通全程信息化技术方案,提高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增加农产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经过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基本建立了云南省艾滋病流行与预测、实验室技术和临床治疗三个研究平台,在艾滋病动物模型、流行预测模型方面有所突破,完成了艾滋病流行病学、艾滋病病毒毒种库、中医证候群、临床治疗等四个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建立了云南省艾滋病综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创新性过程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对供应2014年青奥会的大型食品企业生产过程进行高标准的质量安全控制,建设高品质产品供应基地;集成开发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食品检测技术平台,对供应青奥会的各类食品进行高效快速的质量安全检测;应用信息与物联网技术,对青奥会食品生产、储运、销售的全过程实现实时监测与溯源;建立青奥会食源性疾病与病原体的风险监测、评估系统与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总之,通过企业质量控制、检测监控平台与溯源系统构建中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为2014年青奥会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医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棘手的伦理问题。作为医学随机对照试验伦理基础的"临床均势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学研究的内在道德张力,即保护受试者利益的同时亦可促进医学的进步。但此原则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和内在道德困境,其混淆了临床研究伦理和临床医疗伦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56-56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面向骨肉瘤预后估计的临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针对骨肉瘤异常复杂的医学影像学表现,研究了多模式、多序列医学图像分割、定位和三维重建等医学图像可视化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面向骨肉瘤预后估计的临床医学图像处理原型系统。为术前判断骨肉瘤生物行为、制定手术方案和调整化疗方案,提供高效率高准确性的辅助诊断平台。这对于实现骨肉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8,(7):50-50
重庆前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位于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以专门从事以抗艾滋病病毒新药为主的生物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研发型外商投资企业。公司自创建以来,坚持技术/产品创新,以其独特的多肽药物设计技术平台为支撑,抗艾滋病新药为突破口,针对国际市场开发重大创新药物,加强企业新药创制平台建设与新产品发展。经过五年的发展,公司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锐意进取的核心团队,  相似文献   

15.
关于医学是什么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医学的界定应从医学实际情况出发来思考.将医学定义为:以生命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为基础,同时又是集防病治病的经验、技术和组织管理工程为一体的学科体系(或知识体系)和事业,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并可以排除种种误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15-15,17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疾病防治“前移”和重点“下移”的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一批能够学、学得会、用得起的成熟的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十一五”期间国家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周琪  曾凡一 《中国基础科学》2010,12(3):18-20,F0002
本研究首次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研究中,我们制备了37株iPS细胞系,其中3株iPS细胞系获得了共计27个活体小鼠,经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证实该小鼠确实从iPS细胞发育而成。其中一些小鼠现已发育成熟并且繁殖了后代,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获得完全由iPS细胞制备的活体小鼠,有力地证明了iPS细胞具有真正的全能性。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iPS技术在干细胞、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平台,将iPS细胞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也为中国在这一国际热点研究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学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全面的发展,医学研究的工作者队伍迅速壮大。很多科研工作者,在医学领域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一生,将他们的青春、热血都洒在了医学这个充满神奇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7):61-63
胚胎干细胞的成功分离曾给再生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很快受到伦理的困扰而举步维艰;成体干细胞的异体应用虽可回避伦理问题,但又受到免疫排斥和疾病传播风险的限制;ips细胞的技术突破又一次给干细胞研究注入了活力,但达到实际应用的安全与有效尚需时日。因此,找到临床可用的足够数量的种子细胞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F0003-F0003
中国技术专家网(http://www.5icte.com)是技术项目、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媒介平台。技术难题与科技人员的交流互动平台,是C2C技术资料的销售与共享平台。5icte的宗旨是努力使技术项目、科研成果、技术与产品资料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生产力。协助每一个科技人员更大的发挥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