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昌鱼是海产珍稀动物,体长一般40-50毫米,在厦门采集的标本,最长只有67毫米.身体半透明,营穴居生活,属底栖类生物.文昌鱼是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分类位置应排在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头索纲.在文昌鱼身上可见到脊椎动物祖先的主要特征:脊索、神经管和鳃裂.因此,达尔文称文昌鱼的发现可以看到5亿年前脊椎动物始祖的模样.文昌鱼是中学生物教学和实验的重要材料.最近,科学家从文昌鱼身上追踪到动物生殖激素演化线索  相似文献   

2.
文昌鱼具有重要的进化地位,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的模式生物,研究文昌鱼的染色体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佛罗里达文昌鱼(Branchiostoma floridae)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以囊胚晚期的胚胎为材料可制备出大量染色体完整、分散良好的分裂相,其染色体多数呈棒状和点状;以成体文昌鱼断尾后的愈伤组织也制备出染色体分裂相,较好解决了文昌鱼染色体制备的材料问题.并对佛罗里达文昌鱼胚胎细胞染色体的核型进行初步分析,显示其核型公式为2n=38=2sm+2st+34t,NF=40.  相似文献   

3.
<正>"有些动物的大脑神秘而又神奇,如蜘蛛的大脑溢出到自己的腿部,海鞘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消化自己的大脑,啄木鸟头颅中有保护气囊来防止"脑震荡"……"在动物进化史上,从环节动物开始,就进化出了"脑",但很原始,只是一个很大的神经节;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的脑很发达,其他种类也只是一个神经节;节肢动物的脑较发达;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又退化成神经节或脑泡了。直到脊椎动物,脑才越来越发达。所以并不是只有脊椎动物才有大脑,但如果不算神经节及脑泡的话,只有头足类动物、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有大脑。  相似文献   

4.
青岛文昌鱼hedgehog基因表达图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edgehog(hh)家族基因编码一类分泌性信号分子,在果蝇的体节和成虫盘等的图式形成和脊椎动物脊索、神经管、体节和肢等的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探讨原索动物文昌鱼hh基因的功能,对于研究脊椎动物发育机制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用整体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文昌鱼胚胎和幼体hh基因表达图式的结果,并对文昌鱼hh基因的功能和hh家族同源基因功能的演化进行了讨论.文昌鱼hh基因在脊索和神经管中的表达图式与脊椎动物Shh基因相似,其功能可能是介导脊索的诱导.  相似文献   

5.
青岛文昌鱼硫氧还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文昌鱼神经胚cDNA文库进行测序 ,获得含文昌鱼硫氧还蛋白基因全部读框的cDNA序列 ,并演绎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对其可编码蛋白进行了分析预测 ,还与多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同种蛋白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该蛋白具有典型的硫氧还蛋白活性部位 ,与脊椎动物硫氧还蛋白的同源性大于无脊椎动物 ,说明作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典型的过渡类型 ,文昌鱼在进化上更接近于脊椎动物 .  相似文献   

6.
青岛文昌鱼hedgehog基因表达图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edgehog(hh)家族基因编码一类分泌性信号分子,在果蝇的体节和成虫盘等的图式形成和脊椎动物脊索、神经管、体节和肢等的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探讨原索动物文昌鱼hh基因的功能,对于研究脊椎动物发育机制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用整体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文昌鱼胚胎和幼体hh基因表达图式的结果,并对文昌鱼hh基因的功能和hh家族同源基因功能的演化进行了讨论。文昌鱼hh基因在脊索和神经管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脊椎动物内胚层发育的核心调控基因Sox2,Pdx1和Cdx1在文昌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形式.结果显示:与脊椎动物相比,Sox2基因在文昌鱼前肠内胚层的表达区域具有较大的阴性范围,这一阴性区域与文昌鱼的鳃弓原基相对应,说明原索动物的内胚层衍生鳃弓与脊椎动物的神经脊鳃弓在演化上并不具备器官层次的同源性;文昌鱼Pdx1基因阳性的前-中肠消化内胚层的表达状态与脊椎动物高度同源,对应于盲囊的内胚层发育原基,说明文昌鱼盲囊与脊椎动物的胰腺具有演化同源关系;Cdx1基因的表达状态也与脊椎动物高度同源,说明脊椎动物的复杂肠道系统是从较为简单的后肠器官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代表的脊椎动物是怎样演化来的?后口动物的起源是什么?生命大爆发和进化论矛盾吗?……这一系列早期生命演化的重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成为科学界的难解之谜。近年来,有一位长期致力于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家,相继发现了"云南虫"、"华夏鳗"、"西大动物"、"昆明鱼"、"海口鱼"、"长江海鞘"等奇特动物活化石和灭绝动物类群"古虫动物门",提出了脊椎动物起源"五  相似文献   

9.
文昌鱼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时代再露头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鱼是世界珍稀海洋动物,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1991年9月厦门市政府批准建立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1999年市政府将文昌鱼与另外两种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白鹭一起申报“厦门海洋珍稀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4日获得国务院的批准。所以,厦门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因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为世人所赞羡,还在科学界,因是文昌鱼的重要产地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说时势造英雄,那么白头叶猴和黑叶猴便是喀斯特石山环境造就的"峭壁精灵"。石山上的叶猴灵长类是对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动物的统称。目前,全球非人灵长类已知共有16科77属479种。其中,乌叶猴(Trachypithecus)是猴科疣猴亚科叶猴族中分布范围最广且种数最多的一个属,有20个种。它们一部分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几个省(区市)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巴厘岛和加里曼丹岛的部分地区);另一部分生活  相似文献   

11.
文昌鱼eIF5A基因的克隆和进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昌鱼神经胚cDNA文库进行测序和系统分析,首次从青岛文昌鱼(Bra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中成功得到1个eIFSA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揭示该基因产物具有eIF-5A家族蛋白质共有的保守区.对其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eIF-5A家族基因在所有的真核生物中都高度保守.进化生物学的分析显示文昌鱼的eIF5A基因与脊椎动物的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脊椎动物Pax1/9是一重要的发育调控基因亚家族,文昌鱼基因组中仅有单一的该亚家族直系同源基因Amphi-Pax1/9,为检验此基因上游调控元件的功能在脊椎动物体内是否具有通用性,将文昌鱼Pax1/9基因上游约4.6 kb的侧翼序列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表达载体(pAmphiPax1/9-AcGFP),显微注射斑马鱼胚胎,并以斑马鱼Pax1和Pax9的上游同源序列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阳性对照斑马鱼胚胎中GFP能够表达,但注射pAm-phiPax1/9-AcGFP质粒的斑马鱼胚胎中无明显的GFP表达,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Pax1/9上游调控序列在二物种间存在较大的进化差异,启动元件具有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用PCR技术在青岛文昌鱼中克隆到肾上腺髓质素(AM)基因的全长,命名为BjAM基因.序列分析发现BjAM基因全长1805bp,开放阅读框366bp,5'-UTR为82bp,3'-UTR为595bp;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jAM蛋白序列具有AM家族成员典型的保守关键位点,预测BjAM与AM1是直系同源,与脊椎动物AM1具有类似的生物学功能.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BjAM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鳃、脊索、肝盲囊和后肠中的表达量较高.头索动物文昌鱼中AM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探究AM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脊椎动物头部再生的问题,采用人工截断头部的外科手术方法,对脊椎动物无尾两栖类中的泽蛙(R.Limnocharis Boie)和花狭口蛙(K.PulchraPulchra Gray)的胚胎进行截头再生的实验,发现早期胚胎中的尾芽期、肌肉感应期、孵化期及开口期的胚体截除头部后,都可以出现具有头部器官的完全再生(典型再生)头及缺少头部器官的不完全再生(非典型再生)头。实验结果表明蛙的早期胚胎是能再生出头,这一事实证明某些脊椎动物和某些无脊椎动物一样,截除头部后也有可能再生。  相似文献   

15.
调查和统计得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陆栖脊椎动物486种,隶属27目86科287属,占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种数(2 638种)的18.42%.其中,兽类有89种;鸟类有259种;爬行类有94种;两栖类有44种.区内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是:(1)该保护区属于具有世界意义的物种丰富区域;(2)具有华南区成分占优势,南、北方动物交错分布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6.
对青岛文昌鱼神经胚cDNA进行测序,获得了4个Sec61γ的EST,经拼接得到编码文昌鱼Sec61γ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据此得到Sec61γ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对Sec61γ蛋白的结构分析及其与多种脊椎动物同种蛋白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发现Sec61γ与人、鼠、犬及果蝇的Sec61γ,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从一个侧面证明文昌鱼在进化上是位于无脊维和脊椎动物之间;同时说明Sec61γ基因在进化上具有较高保守性。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双标记染色技术对文昌鱼神经系统和哈氏窝进行生长激素(GH)和生长抑素受体(SSTR)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系统和哈氏窝均存在生长激素样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及生长抑素3种亚型受体,且脑泡GH样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和哈氏窝GH样细胞均与3种亚型生长抑素受体共存.这些结果证明了文昌鱼可能建立类似脊椎动物原始的抑制哈氏窝分泌生长激素的调控系统,为哈氏窝内分泌学及其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丙申话猿猴     
正2016年农历为丙申年,申为地支第九,按易经说法"五行属金,方位为坤宫、西南方"。申对应十二生肖的猴,因此丙申年民间俗称猴年,猴年话猴自然成为时尚和热门。猴(Primates),为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动物(图1、图2)。猴也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猴大多为杂食性、吃植物性或动物性食物。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昌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绪论1774年德人帕拉斯(P.S.Pallas)首先研究了在欧洲发现的文昌魚,但他认为文昌鱼和软体动物相似,就把它叫做蛞蝓魚(Limax lanceolatus)。后来,柯士塔(G.Costa1834)研究了在拿坡尔 Neapel 发现的文昌魚,首先订了「文昌鱼 Amphioxus」这个属名;把它们名为 Branchiostoma lubricum。到1836年,英人雅雷尔(W.Yarrel)又改名为 Amphioxus lanceolatus。从此,在亚州、澳洲、美洲和非洲等许多地方,先后都有文昌鱼发现,各国科学家研究文昌鱼的报告,也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两种文昌鱼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分别占鲜质量的81.35%、13.31%、0.82%和2.13%;而日本文昌鱼(B.japonicum)的分别占82.65%、12.76%、0.56%和1.98%.白氏文昌鱼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干质量的58.91%、20.71%和26.20%,而日本文昌鱼的分别占64.20%、22.62%和28.16%.根据氨基酸评分(AAS)或化学评分(CS),白氏文昌鱼和日本文昌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0.34和64.78.白氏文昌鱼和日本文昌鱼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质量的26.0%和31.9%,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47.20%和46.8%,其中ω-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它们都是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的海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