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稀缺的资源配置最优化,即资源配置的效率。而 对政府而言,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不仅要追求效率,也要追求公平。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与效率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公平与效率存在不相容性,它们的处理受社会发展阶段目标的影响,我们把教育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去,就会发现不同的社会阶段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优先不一样,教育公平与效率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同时教育公平与效率在教育系统中又存在层次性,即公平与效率在教育层次中的地位不一样。在政府宏观控制和市场机制的合力下保持动态平衡,具体表现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教育系统中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3.
公平与效率历来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终极目标。然而,如何理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公平与效率,确是令众多人头疼的问题,笔者以罗尔斯的制度伦理观为视角对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做一个分析,以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里的延伸和体现,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来自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阶层的各种差距,有来自中观层面的学前教育制度、决策、教育投入等,有来自微观层面的幼儿园教育、教师观念与行为、家庭环境与教育等。由此,可从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伦理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切入,分别提出相应的实现策略,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发展与实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在医疗改革过程中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以及医疗市场化所导致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建立医疗保障中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机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平等、公平、公正三者概念的界定是一直以来学术界的难题,因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内容。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对平等、公平和公正进行概念辨析,并探究其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社会明显存在着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教育投入与公民个人教育投入的实际比重不合理、不公正;区域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正;结构性的教育不公;教育腐败造成教育不公;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功机会不均等;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的不公平。如何才能更好实现教育公平,这是值得探究的课题。如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育机构内部资源整合,提高教育投资利用效率;把握好教育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对学生的资助体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等。  相似文献   

8.
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券制度应当实施三步走战略:发放“过渡期”教育券,缩小校际间差距;其次,发放“短期”教育券,“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发放“长期”教育券,“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9.
效率、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是法经济学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本质内容。坚持效率观与伦理观相结合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并在不同领域和特定环境下进行研究才能解决公平正义与效率的均衡问题。在社会经济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建立一个拓展的社会福利函数整合了法经济学的多元价值目标并构建一个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分析框架模型,对其均衡实现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效率与公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和基本尺度,二者之间关系是一种动态过程,其关系异化的根源在于市场扭曲与政府功能错位;效率与公平的目标均衡实现最终要靠市场与政府的功能准确定位与价值选择,通过权衡与协调二者的作用边界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日益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通过对教育经费在我国三级教育中的配置结构分析及国际相关比较,笔者发现,除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距、地区失衡之外,如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初、中、高三级教育间合理、恰当配置是对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另一种考量。合理规划各级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不仅对于提高教育资金的效益、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社会平等的重要工具。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只注重了社会对学生给予的公平条件来看待教育公平。很少有人从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家长与教师有着天然的关系,看教育过程公平必然离不开从这二者的关系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迟发展阶段有其利弊,西部教育的发展应以效率为先,兼顾公平,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都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教育现代化是随着社会整体现代化而同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对中部6省1450名中小学生的教育公平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段、不同区域和不同家庭的学生在教育公平感上存在差异。对比上次教师教育公平意识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应试教育"是产生微观层面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的结论。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相比较,宏观层面教育不公平更为突出,湖北和浙江两省义务教育事业费的差距可为例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意义重大而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关于现代教育管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日趋丰富和成熟,但某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现代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激励措施以及权利分配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现代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教育公平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起步晚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日益关注,并成为近两年的人大会议的重要议题。本文试对国内外教育公平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研究、教育公平度指标体系研究、弱势群体补偿教育研究等进行比较,以期给我国的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问题十分突出。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实质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效率不能只做纯经济学的理解,必须提升为社会伦理问题;公平也不能只从权利的平等这个角度考察,还应从权利与义务的协调和对称这个角度考察。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应当成为企业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这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可以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看成是企业伦理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教育公平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不足、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与管理行为出现偏差、招生制度不合理等方面,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应该从改变政府理念、确保经费投入、公平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有关制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对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运行中入学机会是否均等、受教育者受教育过程和结果是否公平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成因,并根据教育公平所具有的特征提出了消解教育不公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追求高等教育公平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十八大对于教育的部署,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教育公平理念的内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如何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徐静 《奇闻怪事》2007,(5):12-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随之发展,同时,高等教育中的公平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从如何理解公平、教育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出发,提出教育公平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有效手段。并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及原因加以论述,进一步提出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