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23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战略目标.能源资源问题被提高到“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这一高度.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     
近年来,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少、能源利用效率远低于先进发达国家是我国能源利用领域的现状,我国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32%,仅为发达国家的50%左右;总体热力发电效率为30%~40%,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通过能量的合理利用来提高我国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已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定位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能源战略.2007年3月5  相似文献   

3.
"美"为何物     
我们的社会将"美"看得非常重要.女性唯一比男性挣钱更多的正当职业就是模特.但关于"美"究竟为何物的问题,已经困扰了智者们数千年.长久以来,社会学家一直将这一问题划归他们的领域,但现在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也在关注"美".在辞典中给予"美"的一个定义是--"对称",或许这更接近真理.  相似文献   

4.
我们习惯于"X籍华裔科学家"的说法.一个科学家的一生可以有几个国籍,通常以最后的国籍来认定,但这并不确切.这位科学家诞生在哪里?何处受教育?为哪个国家做出过重大科学贡献?一生为哪个国家服务?这就不是"最后国籍"所能概括的.于是有了"国属"问题,即科学家一生贡献属于哪一个国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要转变园林建设观念,兼顾生态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到用最少的钱产生更多的绿量,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现资源节约利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科技创新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创办生态工业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减排,发展义鸟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义乌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们是谁?     
"我是谁?"这是一个常被问及但却很少得到回答的问题.但正如相关几篇文章所建议的那样,这个问题本身需要重新界定.微生物学家发现其中包含着更多的信息,问题应当如下——"我们是谁?"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城市污水的性质,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污水再生利用的途径,期望能为城市污水的处理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以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进入低碳时代,而低碳装修非常符合这一理念.本文主要对低碳装修设计进行浅论.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都市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便是垃圾的处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国都做出了努力.下面是国外利用垃圾的一些方法和趣闻. 垃圾变佳肴日本"银座食品"的董事长新保平治差不多天天可以看到人们丢弃不吃的鲑鱼头,觉得实在可惜.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称,近年来常常在各媒体中听到"温室气体"这个词.但究竟什么是"温室气体"很多人却不十分清楚,希望我们能对这个问题进行讲述.为此,我们请多年来从事这方面教学研究的芮闵老师为大家细讲温室气体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2.
没有一个数学家可以回答"数学是什么",这正是数学一个尚未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重庆郝某烟灰缸砸伤案"引起了各界人士对高空坠落物侵权行为的探讨,其概念如何界定,构成要件有哪些,由它导致的损失由谁承担?这一侵权行为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在法学界都存在很大争议.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希望能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此类难题提供破解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俳人之目     
"俳句究竟是什么呢?" 这是寺田寅彦跟夏目漱石学习俳句时问的第一个问题. 漱石并没有因为这个"愚劣的问题"而失去耐心:"俳句乃集修辞学之大成";"显示并抒写扇轴似的感情的焦点,而后暗示出联想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童民 《科学之友》2007,(23):26-27
钢筋、混凝土、塑料、木材等,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们中大多是没有知觉、没有反应的"死"材料.它们只能被人所感知,自己无从感知外界情况.在出现"危机问题"时,它们不能告诉人们,也没法修理自己,只能"坐以待毙".如今,一些"活"材料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聪明绝顶"的智能材料.  相似文献   

16.
2005年Science提出了"人体内有多少个蛋白质?"这一科学问题.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断完善,以及"后基因组时代"在蛋白质组学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都尝试来回答这一有趣的问题.经典分子生物学认为,一个基因只能表达一种蛋白,人类基因组含有约24000个基因,但蛋白质种类有50000多种甚至更多,显然可能有些基因可以表达的蛋白至少超过两种以上,才能够使机体复杂的功能需求得以满足.至今为止,科学家们对人体内蛋白质具体数量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结合真核模式生物的进化、基因编码、蛋白质修饰以及当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综合分析人体内可能存在多少种蛋白质,希望能够为回答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智能能否设计"理念目前正在欧美的一些普通学校甚至高校中备受推崇.这一理念试图向人们显示主导所有生物演变轨迹的上帝之手确实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基督教基要主义者欲通过这一理念,想让美国的中学生都接受宗教教育.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这一理念听起来更像是政治术语而不是科学话题,使乎是一个与他们毫不相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值得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鉴于美国已经在作战行动中大量使用远程遥控、能自动攻击目标的无人机,并频频发生伤害无辜的惨剧,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调查员克里斯托夫·海因斯2013年5月30日提出一份报告,建议联合国呼吁各国冻结这类"致命性自动机器人"的研发和使用. 海因斯说:"致命性自动机器人"的使用可能让战争变得更容易,甚至可能杀死那些已经因受伤而无力作战或准备投降的敌人,这违背了人权和人道主义法律,意味着人类道义责任的缺失.这是一个值得全世界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金分割"律形成之源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钢 《自然杂志》2004,26(6):357-359,360
问题的提出: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黄金分割"现象?"黄金数"究竟与什么有关?导致"黄金分割"规律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在自然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不能解释它们的原因,以致这一现象神秘化.本文将运用天体运动规律探索0.618这个谜.  相似文献   

20.
从李振声的"秘方"谈起 "加上一道布帘子,"著名植物遗传育种专家李振声对一个陕西农民说,"这样小麦种子就不会腐烂了."果然,冬天当地农民小麦种子腐烂的问题就被这"秘方"解决了.原来,腐烂的种子是被冻坏的.于是,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振声被誉为"神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