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入20世纪以后,反乌托邦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卡尔·波普尔对乌托邦思想的批判尤其激烈。他认为:乌托邦工程的哲学基础和立足点是站不住脚的“本质主义”,它蕴涵着通往极权主义的危险因素。卡尔·波晋尔对鸟托邦思想的批判存在诸多问题,他对乌托邦思想也存在一些误会。事实上,卡尔.波普尔仅仅是对极权主义进行批判而已,它并不能构成人们去反对乌托邦的充分理由。甚至,在他的思想里,依然存有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2.
3.
乌托邦文学与反面乌托邦文学的演变都与乌托邦思想中两层固有矛盾的作用息息相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使两种文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具特色.20世纪,当人们实践乌托邦理想受挫,个人利益取代社会整体利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乌托邦文学由于批判现实的功能弱化逐渐丧失了魅力,而反面乌托邦文学则顺应了矛盾发展的趋势,迎来了全面兴盛.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绵延甚久的革命乌托邦视域里,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是一个"异薮"。迥异于同时代左翼革命乌托邦如火如荼的激情想象,老舍以"归来者"身份展开的《猫城记》显示出客观、冷峻而不失讽喻的反乌托邦叙事风范。而有关暴力人性的想象性叙事更豁显批判的锋芒,以及预知未来的思想穿透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最后一个人》入手,从帝国主义带来战争和瘟疫、慈善家无法拯救全人类两个层面,分析玛丽·雪菜对于丈夫玻西·雪莱慈善家式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好友乔治·拜伦拿破仑式的理想主义乌托邦思想的怀疑和否定,指出玛丽·雪莱个人独特的中产阶级保守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王小波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一直是一个边缘化的作家,留学国外的经历、复杂的成长环境及其自身对西方小说的偏好,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最富后现代色彩的作家之一。王小波的小说始终以一种反"乌托邦"精神姿态彰显着对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的充分肯定,以及对奴役的反抗,从而达到对各种时代的不同社会进行揭示和嘲讽,使小说呈现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各自文化载体的“乌托邦”现象,在中西文学中可谓源远流长,且存在丰富的可比性。本文尝试用新的文学理论来阐释其内涵、品格并比较中西“乌托邦“现象的类型和流变,最终旨归于“乌托邦”的宏观审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处在一个商业主义弥漫的语境中,物质文化的勃兴使一直处于潜在的、被压抑的实利主义价值观不断上升,并对启蒙主义这种具有理想主义乌托邦色彩的文化背景构成巨大的解构和挑战。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既是乌托邦小说,也是反乌托邦小说,因此被称为"反乌托邦的乌托邦"。本文立足"江南三部曲"的反乌托邦书写,在精神分析法、社会历史批评和叙事学的研究背景下展开,深刻呈现乌托邦解构的深层内核——不完美的人和不完美的世界,并进一步探寻乌托邦重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菩萨蛮》是苏童转向现实的代表作,叙述视角独特,内涵深厚。现从"乌托邦"的概念出发来解读这部小说,通过分析看出苏童在《菩萨蛮》中有一种反乌托邦情结。在"反宗教乌托邦"、"反阶级乌托邦"论述的基础上,来看作者的"反个人审美乌托邦"情结,而这正是该小说的独特之处,是作家对人的存在、人的孤独处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田红 《科技咨询导报》2013,(33):221-221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莫尔在作品《乌托邦》中展现出来的“乌托邦”,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在作品《桃花源记》中展示出来的“世外桃源”,指的都是同类内涵,具体指的是没有压迫、人民自由平等、团结友爱的幸福生活境界。虽然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早已超出了单纯的文学含义,不但代表的是那种与世无争的社会环境,也代表了人们寻求精神世界的空灵之地。  相似文献   

11.
精彩独特的构思、引人入胜的情节与和谐喜庆的画面,是冯小刚贺岁片的优势。它们除了给观众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还竭力挺进人性的深处,在浓郁的商业气息中营造了一个人性乌托邦。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性的语境下思考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现实而且必要的,但法治中的许多问题不是仅仅从"应然"和"实然"的联系上就可以解决的,它既要回溯历史、判断现在,又要展望未来.在现代性存在诸多困惑的情况下,只有将法治置于现代性和乌托邦相互作用的视角下,保持两者之间必要的张力,才能破除理性主义导致的现代法的困境,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对现代文明困境的回应,马尔库塞提出了非压抑性生存的解放图景.这一解放的乌托邦以爱欲解放为“阿基米德点”,进一步扩及劳动解放、自然解放、审美解放等领域,从而构筑起马尔库塞整个乌托邦理论的大厦.“非压抑性生存”虽然具有虚幻的色彩,但不能因此否认它所具有的生存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尔库赛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犀利批判的同时,提出了“乌托邦”的若干思想。他认为,乌托邦不是传统意义上不切实际的空想,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可能性”对它进行分类和修正。他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乌托邦”理论,即“现代乌托邦革命”的理论。令人遗憾的是,他构建的新“乌托邦”,由于和客观现实相剥离,过分强调“意识革命”,因而其整个理论路径也难逃空想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乌托邦共同体思想是拯救现代性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的尝试。它产生于启蒙运动下,人文主义是其出发点,人对幸福的追求是其理论预设;启蒙理性是其批判现实的理论武器;天才和精英人物是完成其设计方案的主体;公共福利与个人幸福相一致的社会共同体是其最高价值诉求;空想性是其由特定历史状况所造成的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为文学提供了自治开放的传播环境、即时交互的交流方式、客观公正的评判机制、虚拟真实并存的写作乐趣,因而引发了写手的乌托邦情怀,表现为作品中多重话语的异质共存、权威削弱的审美狂欢。但是,这样众声喧哗的狂欢反而湮没了各自的声音。对网络文学的环境进行规范,对受众加以引导,才有可能把这种基于现实社会的追求和期待加以实现,才有可能接近这样的社会理想状态,为文学的终极理想的不断接近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移民海外之后,严歌苓创作了一些反映移民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的女性形象柔弱而坚韧,看似被动而弱势,实则"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成为了真正的强者,是女性乌托邦。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女性乌托邦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羚羊与秧鸡》作为一部描绘未来反乌托邦场景的推测小说,是对传统政治体系和价值观的解构。小说对传统政治体系和价值观的消解主要表现在:对宏观政治的消解,对宗教信仰的消解和对科学理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迟子建的创作由早年的浪漫抒写转向文化探寻。她以20世纪上半叶东北民间社会的女性形象为依托,特别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萨满"形象的着力书写,表达了对传统民间社会中女性重要地位的缅怀,彰显了对现代文明中女性主体身份的反思和批判,呈现出女性话语的乌托邦诉求。  相似文献   

20.
尽管乌托邦一词通常是在与科学社会主义截然对立的意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思想之间存在着的密切关联则是确定的,这种关联性也建构了它们两者之间的二重性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都有批判现实的一面,但马克思主义不止于批判,它更是变革与实践的哲学。近代乌托邦的历史进步观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马克思又以具体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进步观克服了它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