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不引起捕食者注意,许多昆虫都具有高超的伪装术。科学家最近通过考古研究发现,几千万年前的昆虫就会伪装成树叶的样子求生存了。这一结果证明伪装术是昆虫长期进化过程中十分成功的一种进化策略。德国科学家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在德国梅塞尔地区的一处沉积物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昆虫化石,分析表明该昆虫生活在距今4700万年前。这种昆虫的外形酷似树叶,经考证与同时期许多植物叶子的形状十分相似。研究小  相似文献   

2.
虞国跃 《大自然》2011,(4):14-15
世界上约80%的开花植物需要昆虫等动物帮助授粉才能结实。绝大多数这类植物的花内具有蜜腺,能分泌花蜜,并吸引昆虫、蝙蝠等传粉动物前来吸食,同时为植物授粉。  相似文献   

3.
它们或是躲藏在睡莲的漂浮叶下面,或是将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动物王国中的这些物种各有神通,都可以称得上伪装大师。  相似文献   

4.
石蚕蛾的幼虫是个巧手"裁缝",会吐丝缝制衣服,伪装自己。它用嘴和足拾起并切开一些动物的残骸,再吐出丝来把它们串在一起,套在自己的身上。这样,一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2019,(5)
正自然界中,昆虫取食植物的叶、花粉和花蜜等;反过来,植物也会抵御动物及昆虫的取食。当然,植物与昆虫之间除了取食和防范外,还有互相帮助和利用,它们协同发展、共同演化。那么,它们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呢?植食性昆虫的种群繁衍和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能否准确寻找到合适的寄主植物。在此过程中,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就像人类的语言一般,在植物与植物、植物与昆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不像动物,可以逃,因此,当你看到一只昆虫爬到一片叶子上时,你可能认为:这下,可怜的植物只有任虫啃咬了。但科学家可不这样  相似文献   

7.
为了生存,动物们拥有多种多样的自卫本领。拟色、拟态、伪装……无不巧妙得令人难以置信。这其中,有一种被称为猪鼻蛇的动物,就常会耍些小聪明,每每能轻易蒙混过关,保全性命,令观者无不佩服。  相似文献   

8.
《广西科学》2009,(3):309-309
最近生物学家在菲律宾一处山峰发现一种罕见的巨型“食肉”植物。这种植物是以前从未发现的猪笼革新品种,其形状体态宛如一个诱捕昆虫的陷阱。它的瓶状叶可以捕食昆虫等动物,甚至可以把老鼠给“吃”掉。发现的巨型食肉猪笼草是处于山峰的顶部。海拔大约1600m处。周围森林变得稀少,出现了灌木丛和大石头。  相似文献   

9.
昆虫世界是一个既和谐又充满危机的奇妙世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对它们是严酷的考验。许多昆虫在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保护自己和延续种族的方式方法,使自己在充满竞争、优胜劣汰的昆虫世界里,躲避灾难、保全性命。昆虫有很强的御敌本领,拟态和伪装,就是它们赖以避敌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也是一个令人非常惊  相似文献   

10.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演化出了3种防御昆虫侵害的化学防御方式:(1)引起昆虫忌避和抑制其取食;(2)影响昆虫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3)使昆虫中毒或死亡或延迟其生长发育。植物含有的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影响昆虫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与生长发育而达到杀灭害虫、保护自己的目的,这是研制高效低毒新型杀虫剂-绿色杀虫剂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对绿色杀虫剂的研制与开发越来越深入,并且  相似文献   

11.
陈明能 《大自然》2009,(2):49-51
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作为生产者的植物几乎总是处于最底层。植物在应对被动物(包括昆虫)取食的过程中可能会作出生理反应,被动地进行反抗,如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分泌出苦涩的或有毒的物质,让动物不再取食甚至远离该植物,以保护植物的叶片、花或果实,保证物种的繁衍。同样,昆虫为了生存,也会通过生理的、生化的及其行为的改变加以适应,继续取食该种植物。这样,便出现了植物与昆虫彼此针锋相对而又协同演化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2.
动物们的圣诞聚会上,有人提议一起玩“躲猫猫”。于是大家纷纷发挥自己的伪装本领,躲了起来。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找这些“伪装大师”吧!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2016,(1)
正合作是生命进化永恒的主题。为了吸引传粉昆虫,植物或拿出一些种子给昆虫当美食,或释放特殊的气味为昆虫"导航",或构建暖房为昆虫遮风避雨,形成"你为我传粉,我为你育儿"的合作共赢机制。塔黄是喜马拉雅-横断山冰缘带特有的"温室植物",它们在高山冰缘带恶劣环境下的传粉机制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固着生长的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四处出击主动寻找配偶,而必须依赖各种"红娘"(即传粉媒介,如动物、风和雨水等)的帮助,才能使花粉到达柱头上,完成受精,保证种群繁衍。大多数植物依赖动物传粉,昆虫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4.
虽然昆虫是低等无脊椎动物,但是有两点它却让很多现生动物自愧不如:第一,昆虫是最早获得飞行能力的动物;第二,许多昆虫如白蚁、蚂蚁、蜜蜂、胡蜂等它们都过着高等的社会性生活。这些被称为社会性的昆虫为自己建造的“家”(巢穴)同样也让人类赞叹不已。那些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植物演化出了 3种防御昆虫侵害的化学防御方式 :(1)引起昆虫忌避和抑制其取食 ;(2 )影响昆虫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 ;(3)使昆虫中毒或死亡或延迟其生长发育 .植物含有的多种多样的化合物 (其中以次生性代谢物质为主 )可以通过影响昆虫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与生长发育而达到杀灭害虫、保护自己的目的 .这是研制高效低毒新型杀虫剂———绿色杀虫剂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对绿色杀虫剂的研制与开发越来越深入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  相似文献   

16.
<正>这个话题由来已久了,一谈到动物保护,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熊猫、金丝猴一类,甚至猫狗也跟着沾光。可是植物呢?所谓的"保护主义素食者"可以大口大口嚼着生菜叶子,谈论自己对家养动物痛楚的理解,以及如何体会众生平等的宁静等等。难道植物真的没有痛感吗?也许事实并非如此。通常,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感觉,麻木不仁。植物没有像动物那样专门传递信号的神经系统,也没有像动物的大脑、神经  相似文献   

17.
为了不让自己沦为动物的盘中餐,在植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巧妙的“防身术”。比如,布满全身的尖利长刺。让动物们难以下口;不断散发出的阵阵恶臭,把动物们通通熏走;甚至自制毒药。对不怀好意的家伙痛下狠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明了地球上有了植物后,人和动物才获得生存和发展,各种植物(低等、高等植物)分布于大地表面及大气层中,几乎遍及地球各个角落,同时也遍及动物、昆虫及人体的内外。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植物是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生长的森林,是地球表面自然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只要我们稍为深入了解一下天然林的组成,就可以知道,在森林中不仅仅有各种乔木、灌木、草本、藤本以及苔藓、地衣类植物生长,而且还有许许多多依靠着森林植物为生的昆虫、鸟类、兽类等动物,其中也有很多是依靠森林动物为生的另一些肉食动物,以及许  相似文献   

20.
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体内,是生物体内黑色素合成的关建酶,在昆虫的免疫、防御系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害虫控制的一个重要的作用靶标.通过对昆虫体内酚氧化酶的激活方式,组织定位,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研究,为筛选新型的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