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12月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是2001年5月30日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采取"多校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U创客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  相似文献   

2.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12月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是2001年5月30日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采取"多校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U创客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  相似文献   

3.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12月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是2001年5月30日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采取"多校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U创客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加速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园、合肥工业大学科技园、安徽大学科  相似文献   

4.
日前,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了首批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昆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云南省大学科技园、昆明科技创新园、昆明八三六软件孵化器、云南省新材料孵化器、昆明高新五华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昆明经开区新兴产业孵化区。  相似文献   

5.
王懋 《安徽科技》2014,(11):22-24
合肥高新区孵化体系由合肥民营科技企业园、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留学人员创业园、合肥高新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合肥软件园等6家国家级孵化器以及安徽大学科技园、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安徽省科园创业中心、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4家省级孵化器及部分民营孵化器组成,创办资本涵盖高校、政府和民营等三大板块。  相似文献   

6.
许平 《杭州科技》2011,(4):42-42
7月15日,杭州市"青蓝计划"正式启动实施,确定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杭州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等6家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青蓝计划"实施试点基地。  相似文献   

7.
北京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以下简称方兴孵化器)于2000年4月由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市科委共同发起成立,于2001年被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是北京市首批被认定的21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之一.经过5年的发展,方兴孵化器已初步形成了由内部服务体系、外部支撑体系、网络资源体系三个体系构成的比较完备的孵化体系和一支相对专业的孵化队伍.孵化器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企业孵化、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二级专业孵化器建设以及留创园建设等.目前,孵化器有入孵企业55家,入孵项目36项,二级专业孵化器8个,留创企业21家.2004年底,方兴孵化器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是3年内将方兴孵化器建设成为北京市一流的新材料专业孵化器.  相似文献   

8.
范铁军 《科技潮》2005,(4):13-13
北京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以下简称方兴孵化器)于2000年4月由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市科委共同发起成立,于2001年被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是北京市首批被认定的21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之一。经过5年的发展,方兴孵化器已初步形成了由内部服务体系、外部支撑体系、网络资源体系三个体系构成的比较完备的孵化体系和一支相对专业的孵化队伍。孵化器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企业孵化、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二级专业孵化器建设以及留创园建设等。目前,孵化器有入孵企业55家,入孵项目56项,二级专业孵化器8个,留创企业21家。2004年底,方兴孵化器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是5年内将方兴孵化器建设成为北京市一流的新材料专业孵化器。  相似文献   

9.
李琳 《杭州科技》2016,(1):53-56
正2月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全国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浙江大学目前在科技园有两个承载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连接平台——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浙大科技园作为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其首批进入国家级创新型孵化器体系的众创空间——"浙江大  相似文献   

10.
<正>一构建"1238"创新平台体系规划建设西区科技创新城,提升衢州国家高新园区和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区能级,推进衢州海创园、上海张江高科孵化园、大学科技园(慧谷科技园)等三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推进氟硅、高端智能装备、特种纸、智能电网输变电装备、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光伏)、动力电池材料、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突飞猛进,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产业集聚等方面显现出强大助推力。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杭师大科技园”)是浙江省国家级孵化器行列的“后起之秀”,在孵化成效方面表现不俗,在这块双创热土中,正在高速崛起、加速创新,演绎了迭代升级的惊人之变。杭师大科技园2011年正式启用,2016年就入选了国家级孵化器备案名单,2021年成功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目前,园区在园企业230余家,累计孵化科技企业500余家。其中,累计孵化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  相似文献   

12.
雨辰 《广东科技》2010,19(21):24-25
<正>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简称华工科技园)早在成立初期就确立了以企业孵化为中心的立园宗旨和"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孵化投资"的特色孵化模式。作为广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器,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2009年共有4家企业申请并获得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资金的支持,总计金额为60万。华工科技园是如何扶持和帮助大学生科技创业的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技》2014,(3):10
<正>一、积极打造创新和招才引智平台,让核心载体"强"起来以温州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学城联动。重点推进温州高新区"一区四园"建设。即在科技园重点建设孵化器、加速器,在航空园打造临空(港)制造业基地,在商务园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工业园建设传统产业升级区。积极推进温州大学科技园"一区多园、互动发展"模式。以孵化器为核心,争取孵化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以上,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  相似文献   

14.
李军 《科技潮》2004,(4):7-7
大学科技园与孵化器的事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大学科技园内涵建设的需要.随着高校科技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大学孵化器正逐步发展起来,目前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大学科技园与孵化器的事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大学科技园内涵建设的需要.随着高校科技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大学孵化器正逐步发展起来,目前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基本功能、建设和管理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大学科技园的基本功能是科技孵化器的功能,并着重论述了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管理问题,认为科学管理孵化器,使其发挥最大功能,是办好大学科技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省外资讯     
《今日科技》2012,(7):30-31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工作会举行 近日,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大学科技园工作在北京创业大厦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教委共同主办。会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作了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大学科技园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8.
8月19日,由中关村管委会留学人员创业服务总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人大留创园”)承办的“中关村留学人员企业精品项目推介会(三三会)人大留创园专场”在人大文化科技园文化大厦举行。  相似文献   

19.
一、江干区孵化器建设的现状 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创新型企业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与潜力,是推进科技产业化的一项前瞻性、基础性的工作.目前,江干区有政府办、企业办、校府合办等类型的孵化器4家,孵化面积约7.86万平方米(含在建的大学科技园6万平方米),入驻孵化的企业共有172家(其中毕业企业46家),年实现技工贸收入4.3亿元,上缴税收149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安徽省把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举措,给予了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孵化器事业正在全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了解,目前,全省拥有各类孵化器23家,其中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代表的综合性孵化器14家,以合肥软件园、合肥生物医药园为代表的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性孵化器4家;以合肥留学人员创业园、合肥大学科技园为代表的面向特定创业者群体的专门性孵化器5家.其中,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合肥软件园、合肥大学科技园、合肥留学人员创业园等5家孵化器已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全省大部分市都已建立了孵化器,其中:合肥¨家,芜湖3家,蚌埠、安庆、马鞍山、滁州、铜陵、淮南、宿州、巢湖、阜阳各1家.2002年底,据对15家孵化器的统计表明,孵化场地面积为18.8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72家.孵化器事业的蓬勃发展,正在全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