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干 《科技信息》2011,(31):I0315-I0315,I0346
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指出为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可以采取加强环境监管、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引导节能消费行为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能源发展中的高能耗问题和碳排放问题,以山东省沿海城镇带为研究区域,将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纳入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之中,采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构建了以碳排放成本最小、能源消费产生的污染物治理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经济发展规划、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及碳排放量为约束函数的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能源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区2035年的能源发展多目标优化结果为: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数下降为36%;油类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数的17%;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数的25%;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数的比例提高到22%,各项指标均满足山东省能源消费的多个目标和约束。同时,针对山东省沿海城镇带低碳情景下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加快能源供给侧和能源消费侧的结构性改革、实施清洁能源和电能替代等建议,以加快转变高耗能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低碳经济进入分水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报告表明,与利用煤炭和石油发电的1100亿美元投资相比,2008年全球绿色能源发电的投资首次超过传统能源,达到了1400亿美元。低碳经济中的最重要领域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发展的状况表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重要分水岭,它已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动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对推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2000~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发展基础、碳排放水平、低碳消费、碳汇水平、低碳生活和低碳响应6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近13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数由2000年0.4447增加到2012年0.6707,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汇水平逐步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加大了对能源消费的依赖,但在全省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人均碳排放量却有所增加。表明全省能源利用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仍存在不足。另外,低碳生活指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生活水平也待进一步提高。全省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提高技术水平,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敬龙  罗卓英 《河南科学》2013,(12):2261-2265
利用层次分析法所构建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碳排放量、碳源控制、碳汇建设、低碳产业对云南省气候变化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995—2011年云南省的低碳经济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是整体仍然处于相对低碳期.只有通过控制人口、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再生能源、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碳汇、合理消费等方面努力,才能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能源使用效率低、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政府扶持不够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要采取大力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静  张浩  王千 《天津科技》2011,(5):104-105
分析塘沽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上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城区,完善政策、引导企业发展,大力开展低碳经济、低碳消费宣传工作等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的技术范式和生产力发展方式。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低碳技术的作用不可估量。结合太原市能源情况,从低碳经济产业链能源供应、能源存储和运输、能源消费3个环节分析了太原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需求,并提出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9.
 兴起于21世纪初期的低碳经济,以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低碳化发展为核心。概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成就,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绿色转型升级,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植树造林和循环经济发展降低了碳强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激发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活力,在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把经济结构优化作为重要任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努力方向,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京市科委紧抓全球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契机,大力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并对北京地区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的调整展开相应的研究和技术支撑.通过科技创新,寻求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加速技术与应用的融合,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推动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并在建筑节能、新能源开发、工业节能、废物利用、可再生能源、科学普及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