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是为纪念葡萄牙著名数学家A.A.Costa(1903~1978)诞辰100周年而举办的国际会议论文集。本次会议于2003年7月14~18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主题关于代数、模及环。与会者共151人,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多数来自欧洲及北美)。会议期间有9个邀请报告,9个大会报告及85个一般性报告,它们涉及环论、模论、代数表示论及其它有关论题,特别是非交换代数几何。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探讨算术几何研究方向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进一步增进中法算术几何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培养青年人才,由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主办的中法算术几何会议于2013年6月24~28日在南开大学省身楼召开。本次会议主要面向对代数几何和算术几何感兴趣的博士研究生和年青学者,该会议主要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扶磊教授和法国Fourier研究所、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陈华一教授组织。本次会议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研究与高等人才培养中心(MCME)、法国国家研  相似文献   

3.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985”创新研究基地于2007年9月20-21日共同举办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围绕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中国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共有12位中外学者作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和自由发言,  相似文献   

4.
代数进展     
本书是2002年在香港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代数及相关主题卫星会议”的论文集,也是为悼念B.H.Neumann教授而编著的。本书的主题是展示代数学的近期重要进展,特别着重于能解决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中理论问题的代数理论。  相似文献   

5.
本书是2002年5月20~25日在美国Tennesse技术大学举行的第6届“Clifford代数及其在数学物理中的应用”国际会议的报告汇集,包含该领域国际学术带头人所作的六个演讲。Clifford几何代数以线性和多线性代数、投影和仿射几何及微分几何的数学理论为基础,为几何概念的直接描述提供统一的代数框架。本书总结了近25年来该领域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重要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6.
杨静 《广东科技》2001,(2):37-38
2000年8月8日—8月12日,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在东莞市成功举办了2000年学术年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知识、产业与环境,参加本次会议有来自美、英、法等19个国家的50名著名专家学者。会议引起了海内外学者对东莞的关注,提  相似文献   

7.
正为纪念已故的知名拓扑学家周学光先生,由南开大学主办的代数与几何拓扑研讨会于2013年7月7~12日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数学学院王向军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方复全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吴杰教授合作组织。在为期5天的会议期间,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西班牙和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内的专家、学者共110余人参加会议。30余位知名学者及研究生就当前代数拓扑、几何拓扑的前沿成果作了精彩报告。会议共安排了40场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8.
4月15日,第三届“智能自动化、计算与制造”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大会也是中英“智能自动化、计算与制造”研究网络举行的第三次网络会议.  相似文献   

9.
本书是2007年8月27~31日在捷克Olomoue举行的第10届“微分几何及其应用”国际会议(DGA2007)的论文集,汇集了会议邀请报告和研究论文共58篇,涉及微分几何的经典的和现代的各个研究领域、整体分析及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与会学者主要来自欧、美及东亚等地区。会议召开之际正值数学大师L.欧拉诞生300周年,书的卷首为R.Wilson所撰写的纪念文章,介绍了欧拉生平、主要数学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4年6月5—10日,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美国波士顿大学宗教系、香港圆玄学院联合主办的“道教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青城山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学者与会,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共有70多位学者作了主题发言。本次研讨会显示,国际道教研究正在不断走向深入。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热点正在被开拓和发掘,并由此形成了很多新观点和新成果。综合而言,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9月13~19日,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主办的"代数几何和数学物理中的模空间"国际研讨会在南开大学省身楼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代数几何和物理中的模空间的最新发展。主要组织者是南开大学白承铭教授,意大利数学家、Journal of Geometry and Physics主编Ugo Bruzzo教授(意大利International School for Advanced Studies,Trieste)和Francesco Sala博士(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英国、瑞士、加拿大、巴西、印度和韩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位参会代表。  相似文献   

12.
本书是2007年5月7~11日在法国Tahiti举行的第一届“代数几何及其应用”会议(SAGA)的论文集。共有59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出席了会议,交流了代数几何在理论和应用(特别是对于编码论和密码学)两方面的新进展,并且也对Lachaud教授60寿辰表达庆贺之词。G.Lachaual是著名的法国国际性学术机构Luminy数学研究所所长,在数论、代数几何及编码理论等方面著称。  相似文献   

13.
<正>由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的代数几何及其相关领域国际会议于2014年8月12~14日在浙江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加州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刘克峰先生负责主持。会议邀请到了胡正宇(英国剑桥大学)、徐浩(美国匹兹堡大学)、朱彬(清华大学)等国际国内知名学者在会上作了系列讲座或专题报告。此次会议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多  相似文献   

14.
本次出访是应韩国退溪学术研究会和韩国岭南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的邀请,出席“2l世纪文史哲发展的新希望: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于2004年11月11日在岭南大学举行,主要参加者为中、日、韩三国研究儒学和李退溪的有关学者。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26日到28日,“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西安卫星会”在我校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弦理论中的拓扑几何学”。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圣芭芭拉分校等国外知名高校的13位外籍专家,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9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David Gross教授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做了题为“物理学的25问题”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6.
“中国-欧盟:政府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22-26日在长春举行。本次会议由吉林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举办,来自欧盟国家和国内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吉林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杜莉教授策划、主持,吉林大学的副校长裘式纶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17.
第13届国际无机与有机电致发光研讨会暨2006显示与照明科技国际会议于2006年9月18-22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电致发光、显示与照明技术的最新进展”。大会共接受论文177篇,其中口头报告62篇,墙报115篇。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口头报告,另有一篇做墙报交流。  相似文献   

18.
对第七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和机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综述.来自中日的51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4篇,其中机械技术史方面的论文26篇,机械设计理论与应用方面的论文28篇.机械技术史方面的论文包括中日古代机械技术及设备的产生和发展研究,中日古代机械制造及加工工艺的研究,机械史教育的研究,工程图学史方面的研究.机械设计理论与应用方面的论文包括机械设计、机械零件、机械原理、可视化等方面的内容.在全体会议上,会议名誉主席、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下间頼一代表日方做题为“东西方文明及其技术文化史的展望”的主题报告,北京科技大学孙淑云教授代表中方做题为“中国古代镀锡和焊接样品的界面特征研究”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9.
本书是2002年5月15~21日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召开的“现代几何学及相关论题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该会议有60名与会者,来自欧洲、中国和日本等12个国家。会议涉及现代几何学的各个方面以及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的许多分支,如黎曼几何、同伦理论、李群和李代数、拓扑分析、可积系、量子群及非交换几何等。多数论文给出新的有意义的研究结果,还有一些论文是专题综述,如Willmore猜想、测地映射、Wely管公式及可积测地线等。  相似文献   

20.
本书是2007年7月2~15日在中国广州、北京、西安举行的第二届代数与组合学国际会议(简称ICAC)的论文集。第一届会议于1997年8月17~23日在香港举行。会议目的是交流中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数学界在代数、组合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邀请美、欧、俄等国家国际知名学者共同探讨有关问题,以促进研究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