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德亚德·吉卜林是二十世纪英国小说家、诗人。其作品《丛林故事》对故事中人物的他者身份进行了探索,作品反映他者的身份形成与身体外形、成长的文化背景以及自身独特的经历和思想有关,这也是他者获得主流社会身份认同的障碍。但作品也暗示了这种差异并非永恒不变,并积极探索了他者通过自身努力。融入主流社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者潘年英教授有两重身份,一是作为人类学学者(他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作家或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一是作为土著的身份(许多时候他表现为土著利益的代言人)。这使得他的人类学著作很难做到像一般的人类学那样“客观”,但也因此而使我们见识到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和新观点。他的“土著文明说”虽然还略显粗糙,远未成型,但业已使我们倍感惊奇和骇异。这是人类学本土化的最经典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但在中国消防界,他却是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具有老一代专家身份和当今消防科技人员中为数不多的技术5级(副军级)高级工程师。由于他是新中国建筑工程防火技术规范最早的起草小组负责人,因此他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消防优秀高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人河源启一郎,骑着一辆价值一万七千人民币的改装自行车环游了100多个国家,骑到武汉时车丢了。这件事情在网上引发了第一波的热议。两天后,武汉警方"连夜侦查",把车找到了,还给了他。这又引起了第二波的热议。有趣的是,在所有的议论里,虽然大家不断强调河源启一郎的外国人身份,却没怎么太强调他的日本人身份。而日本人在中国的网络上,向来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身份。为什么他就能幸免?  相似文献   

5.
林彬 《奇闻怪事》2011,(5):20-27
他的名字在历史上若隐若现,他的故事在后世备受争议。 公元1275年的夏天,他随着父亲和叔叔,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行,来到了元朝大汗忽必烈的夏官上都,从此开始了他17年的传奇生涯;公元1295年冬天,他回到阔别25年的故乡威尼斯,留下了一部“天方夜谭”的奇书——《马可·波罗游记》。 他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他是中西交通史上的友好使者,他是成功的意大利商人,他是欧洲探险家的伟大先驱,他是欺世盗名的骗子——其实,无论哪一个身份,在今天看来都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马可·波罗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刘光玥 《科技信息》2012,(3):252-252,199
《飘》中女主人公的爱尔兰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是美国1820年前后爱尔兰移民的代表。他怀揣梦想离开家乡来到美国,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庄园主。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他也实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既积极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中.也保留了自己的爱尔兰身份。  相似文献   

7.
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与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共同实施真正身份犯时,构成共同犯罪。对这一点,学界几乎没有争议。但“构成共同犯罪”并不等于认定罪名。如何认定其罪名呢?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前提,就是所谓“不具有特定身份者”包括两种主体:一为无身份者,这是与身份犯相对应的,如盗窃罪中的犯罪主体;一为彼身份者,这是与其他身份犯相比较而言,如国家工作人员是贪污罪中的特定主体,而公司、企业人员则为职务侵占罪中的主体,这两种主体彼此之间就属于其他身份者。而在此,本文重点讨论前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美国黑人民族斗争史是一部血泪史。黑人对于自己身份的焦虑使他们一直都被视为“他者”。一些黑人置身于美国白人社之外,成为主流社会的“他者”;另一些黑人则变成了同时置身于美国白人社会和黑人社区之外的双重“他者”。詹姆斯·鲍德温在《桑尼的布鲁斯》中刻画了这两类“他者”的形象,并指出他们走出迷茫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人生中,首先是教师身份,其次是教学科研并重”,初见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资深教授杨炳儒时,他如此开场。尽管他是国内知识发现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尽管他曾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基于内在认知机理的知识发现理论体系——KDTICM,这些,都不能改变“教师”身份在他心中的分量。如果说,为国为民乃侠之大者;那么,为学为教则是他的“儒之大者”。走近杨炳儒,似乎就是在走进儒学师范之境。  相似文献   

10.
张承志在当代文学史上无疑是个"独特"的存在。这个"独特"不仅是其文学创作的独特性,更是他思想情感以及文化身份的与众不同。作为当代文坛最重要作家之一的张承志,由于历史、文化、信仰、血缘、性格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他文化身份的多样性。其中各种因素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身份认同体系。尽管张承志拥有多重身份,但是其文学创作所一直坚守的底层情怀和反抗气质从未改变,这也是理解张承志文学创作深刻内涵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1.
<金银岛>是一篇探险故事,但同时又是一篇有关成长的故事.吉姆·霍金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身份意识的萌发和一系列的"身份焦虑",并不断试验各种男性角色模型来充当他心目中的英雄,以最终实现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吉姆·霍金斯是如何由一个充满天真幻想、胆怯、困惑的小男孩逐步成长为一个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成熟的男子汉?将对这一过程中吉姆·霍金斯的身份意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哈尼夫.库雷西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少数族裔作家。他的《郊区佛爷》是一部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与身份危机等热点问题的杰作。面对生存困境与应对身份危机时,小说中的移民采取了不同的身份策略:采取“否定”策略的移民以悲剧性的死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采取“协商”策略的移民在印英文化的“间隙”中找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两种不同的命运结局表明库雷西对建构新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反本质主义立场,隐含着他对英国主流文化霸权及其种族歧视的深刻反思与深度批判。  相似文献   

13.
杜强 《杭州科技》2008,(2):25-27
在浙商当中有一个人,他集聚了以下几种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家、慈善家和企业家,每种身份都是对他的一种肯定,而他更是把这些身份都当成了自己的一种责任,他就是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李大鹏先生.  相似文献   

14.
《金银岛》是一篇探险故事,但同时又是一篇有关成长的故事。吉姆&#183;霍金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身份意识的萌发和一系列的“身份焦虑”,并不断试验各种男性角色模型采充当他心目中的英雄,以最终实现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吉姆&#183;霍金斯是如何由一个充满天真幻想、胆怯、困惑的小男孩逐步成长为一个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成熟的男子汉?将对这一过程中吉姆&#183;霍金斯的身份意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眼前这个穿着笔挺西装、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就是辽宁医学院的教授、奥鸿药业的董事长兼总裁——于洪儒。从照片中不难看出,他眉宇之间流露出的那种坚毅和睿智。“志向宏大,为人儒雅”,深入了解于洪儒后,发现真的是人如其名。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而更多的是因为他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不断开拓的斗志,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要把于洪儒的身份做个简单的界定真难:三尺讲台上,他是知识渊博的老师,是医学院的教授,  相似文献   

16.
赵磊 《科技信息》2010,(12):134-134
《赫索格》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摩西·赫索格的人生危机。本文试从文化研究角度来阐释赫索格的"癫狂",认为这是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而赫索格的三段婚姻分别对应他探寻自己真实文化身份旅程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21日,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在南京举行开业典礼,全面启动江苏地区市场。富迪母公司美国富佑集团公司(FOR YOU GROUP L.L.C)董事局主席陈怀德出席了这次开业仪式,这是他第一次以该身份在公众面前亮相。此前,陈怀德众所周知的身份是月朗国际董事长。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以政治家兼诗人的双重身份解读中国古典诗词,使得这种解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魅力。当他以诗人的身份出现的是时候,他往往能够比较客观地对待文学史上那些有争议而一时又难以下定论的作家品,能够撇开纷纭众说,纯粹从诗的、艺术的、美学的角度来把握,反对穿凿附会和庸俗社会学的贴标签,珠少形而上学的、左的色彩,体现了他所倡导的事实是的作风;当他以政治家的身份出现的时候,他却能够从那些没有争议的、大家的认识比较超同的作家作品中,发现一些虽人没有发现或是难以发现的东西,体现出古为今用、借古讽今、六经注我的特点。这个时候的批评,就不再是诗的批评,而是政治学的、社会学的批评了。  相似文献   

19.
一百多年以来,王尔德一直是以一个矛盾的个体身份被世人评判着。一方面,他是唯美主义杰出的代表,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其作品至今享誉全球。而另一方面,他又被视为一个伤风败俗的同性恋者,而名声扫地。但是,无论如何,其作品甚至王尔德本人却一直倍受女性的喜爱。其诗集大卖的很大经济驱动力正是来自妇女。这似乎是一个背谬,然而当我们仔细翻读王尔德的作品时,却不难从中找到答案。从他的喜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条清晰的女性脉络,它在无论是思想表达还是形式体现上都占据了一方不可替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已查明杀死卡扎菲的少年身份,但他还是未成年人,所以不会让他出庭受审。这名少年是英雄,我们会保护他的人身安全。——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相关人士近日透露,一名17岁的利比亚少年用卡扎菲本人的黄金手枪射杀了卡扎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