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炳忠 《安徽科技》1999,(11):47-48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反思。 反思的结果是,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活动过程就是创造科学文化的过程。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被科学家内在化而形成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被大众内在化并形成大众的科学意识。 从某个特定角度给科学精神下个定义并不困难。然而,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理论的形成看科学研究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成熟的科学理论的形成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证据、提出假说、检验假说、修正假说和形成理论等6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不同的特征 ,完成这个步骤都需要科学思维 ,这些科学思维的综合就构成了科学精神(狭义)的全部内涵。本文的目的就是从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来考察科学精神(狭义)的内涵。一、关于科学精神的定义要给科学精神下一个十分准确而完整的定义、对科学精神的内涵作出精确的解释和说明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因为科学本身就是难以定义的。像人们可以把广义的科学定义为一种累积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生产力要素或者社会建…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念与科学精神TraditionalIdeasandScientificSpirit孟凡茂(北京矿冶研究总院100044)如今传统文化热起来,于是乎有人大讲易理卦象开现代科学之滥觞,孔孟老庄秉现代科学家之特质。这种寻根溯源的论说也正好符合了传统文...  相似文献   

4.
5.
6.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而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先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科学人文的素材,这是一笔宝贵财富。那如何渗透科学人文来构建科学精神呢?本文从“用‘人文’求真——相信事实、尊重证据,科学真情为支柱;用‘人文’求善——尊重学生、珍惜生命,个性发展为目标;用‘人文’求美——欣赏自然、和谐相处,合作交流为探究”三方面进行阐述,构建起学生“真”、“善”、“美”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它具有显著的实用性。我国科学教育的目的基本上也停留在“实用”的层面,而科学的内在精神常被忽略。科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科学实用性的同时,应大力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刘红娜  龚飞 《科技信息》2009,(4):188-188
本文通过对大学精神和大学体育教育的研究,得出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精神密切相关,并且相辅相成的结论。提出了要将大学体育教育明确地上升到精神层次的观点,为今后的大学体育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科学传统对科学的基础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导同与规范作用。牛顿依附于17世纪的科学传统,因而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中独领风骚,然而在他的探索过程中,最关键的进展恰恰发生在他突破了这种产学传统的束缚之时,牛顿对科学传统的天才把握,对今天的物理学基础研究仍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大学精神和大学体育教育的研究,得出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精神密切相关,并且相辅相成的结论。提出了要将大学体育教育明确地上升到精神层次的观点,为今后的大学体育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培根和王充都对归纳推论法作了较为详尽而系统的分析,他们对科学精神与归纳方法的认识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通过对比分析,可获知有关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14.
 当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必要更加重视科学文化建设。论述了科学文化建设的3个问题:(1)全面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具有繁荣科学、促进发展、培育人才和塑造文明的功能。(2)勇于承担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须具备高度的伦理意识和人文修养,自觉担负特殊的社会责任,履行负责任的科研行为。(3)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真理,其精髓是崇尚理性,提倡质疑、批判、出新,追求实证和普遍确定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陈铁梅 《科技资讯》2008,(36):210-210
本文阐明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般内涵,指出了信息安全科学实践中应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这对于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信息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科学研究和人文探索中两种内在不同的精神构造。历史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的不平衡抹杀了人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上的判断能力,从而造成了文化对人类的严重异化。因此,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生在理性重构过程中应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与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进行斗争,除了需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大力普及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精神不仅要把科学精神作为灵魂和主线渗透、贯穿到知识的普及中去,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下基本途径引导群众参与科学实践;反思科学知识;熟悉科学发展史;推进教育改革;防范科学主义等.此外,普及科学精神还有一个社会环境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现代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非典向我们昭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农村携手前行;非典更让我们期待———科学精神永恒!  相似文献   

19.
李春丽 《广东科技》2008,(14):13-14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身所具有的优秀传统,是科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求真和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精髓。科教兴国需要我们弘扬科学精神,实现人的现代化。弘扬科学精神要反对科学主义,注重科学精神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何谓科学精神,向来众说纷纭.比较被认可的传统说法似乎是:科学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精神体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当然,实事求是和追求真理都是好词,然而,又有哪一门学问不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哪一门学问不是在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