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理的利己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追求利己和利他的统一。这种价值取向,既符合人类社会生活的相依性、互助性特点,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原则和道德原则,有助于克服现实生活中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用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历史,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人们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受不同的财富观念的支配,人们按既定的文化生活方式来决定自己的经济活动。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视超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我们在财富观上,更重视的是如何在社会各个阶级之间分配财富而不是如何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之间,或者说是对人们生财取利的经济行为的道德评价上,我们更注重精神财富,主张“以义制利”、“见利思义”、“富而好礼”,孜孜以求的是人们道德的充实、人格的伟大和情操的完美,并把经济政治化、经济道德化,给本来作为手段、作为财富形式的金钱本身披上道德的外衣。因此,受传统财富观的熏陶,中华民族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受到抑制,但却涌现出不少道德的楷模。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说:我们要“致富思源”,这个“源”不仅是财富的源泉,而且包括那些对民族发展与富强产生积极作用和巨大推动力量的价值观、理念和思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财富的源泉、动力和形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财富,包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本文谈论的财富主要是指物质财富。和谐社会的财富创造离不开伦理道德的约束,只有以正确的伦理道德原则为行动指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全民财富,才能造福世界,才能给全人类带来福音,带来幸福。本文的宗旨在于通过论述财富创造,伦理道德,幸福这三者的关系呼吁健康积极的经济生活,以创建美好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用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历史,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人们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受不同的财富观念的支配,人们按既定的文化生活方式来决定自己的经济活动。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视超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我们在财富观上。更重视的是如何在社会各个阶级之间分配财富而不是如何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之间,或者说是对人们生财取利的经济行为的道德评价上,我们更注重精神财富,主张“以义制利”、“见利思义”、“富而好礼”,孜孜以求的是人们道德的充实、人格的伟大和情探的完美,并把经济政治化、经济道德化,给本来作为手段、作为财富形式的金钱本身披上道德的外衣。因此,受传统财富观的熏陶,中华民族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受到抑制,但却涌现出不少道德的楷模。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说:我们要“致富思源”,这个“源”不仅是财富的源泉,而且包括那些对民族发展与富强产生积极作用和巨大推动力量的价值观、理念和思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财富的源泉、动力和形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要与时俱进,构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与儒家群体主义相对立的利己主义思想的存在和发展。从社会发展和对传统伦理文化的认识角度,指出也利乙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走向并非是单一的,要想寒带准确地描述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原型”,约有简单地将其“儒家化”。  相似文献   

6.
道德整合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整合唱团指社会对不同道德意识观念、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理念进行整合而形成一种统一、开放、内洽的道德的过程。它既是对道德的整合,又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追求。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道德整合成为多元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它的实现来看,道德整合应以社会化环境系统为“母体”,以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社会基本制度系统为支撑,以道德主体性的发挥为依托。  相似文献   

7.
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理论渊源、概念、含义、特征,以及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帮助我们更加正确地理解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亦为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财富观上,孔子和孟子认可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但否认有了物质财富人就会快乐,鼓励人们去追求以仁义道德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并主张将符合“道义”作为获得物质财富的重要标准。在财富的占有、分配和消费上,孔孟主张财富应由天下人共有、均享和依礼消费。孔孟对财富的认识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是对其合理因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为我们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富观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的财富动力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地创造财富用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历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人们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受不同的财富观念的支配,不同的财富观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导向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财富创造的动力和激情。先秦儒家的经济文化思想是中国经济文化思想的源头活水。儒家思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视超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更重视如何在社会各个阶级之间分配财富而不是如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总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不具有西方那种征服自然的强烈意识;对人们生财取利的经济行为的道德评价上,先秦儒家主张“以义制利”、“见利思义”、“富而好礼”,认为“义”是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终极价值;在对人们的求利欲望的分析上,把经济政治化、经济道德化,给本来作为手段、作为财富形式的金钱本身披上道德的外衣。受儒家传统财富观的熏陶,中华民族缺少了创造物质财富的冲动,但却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致富思源”,这个“源”不仅是财富的源泉,而且包括那些对民族发展与富强产生积极作用和巨大推动力量的价值观、理念和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和未来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重新认识先秦儒家的经济文化思想,并实现对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透析德莱塞作品中对19、20世纪的法律制度、民主制度和道德伦理的描绘,揭示了在社会动荡,拜金主义风行,极端利己主义大肆膨胀的社会背景下,美国的假民主以及美国司法机构的黑暗和腐败,揭露帝国主义时代的美国“文明”和美国“民主”的真实面目,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本质。  相似文献   

11.
个人主义,作为个体反抗、挣脱封建专制与神权,彰显个体自由,争取个人权利的重要思想武器,曾经得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推崇和赞誉。但是,通过分析它与利己主义的理论渊源、概念、含义与特征,以及两者的异同点,其利己主义的实质昭然若揭,因为它始终将个体与国家、集体与社会对立起来,将个体置于整体之上,抽离了个体的社会本质属性,忽视了个体的社会性存在。  相似文献   

12.
社区管理制度伦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对社区管理制度的道德合理性进行考察,对它是否合理、正当作出伦理评价。那么,什么是社区管理制度伦理呢:第一,它是指人们从外部所做的对社区管理制度的一种价值评判,即对社区管理制度是否正当合理的伦理评价。第二,社区管理制度伦理是指从社区管理制度中、从社区治理结构中体现出来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个人主义,作为个体反抗、挣脱封建专制与神权,彰显个体自由,争取个人权利的重要思想武器,曾经得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推崇和赞誉.但是,通过分析它与利己主义的理论渊源、概念、含义与特征,以及两者的异同点,其利己主义的实质昭然若揭,因为它始终将个体与国家、集体与社会对立起来,将个体置于整体之上,抽离了个体的社会本质属性,忽视了个体的社会性存在.  相似文献   

14.
25年的改革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另一方面又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市场化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发生了巨大变化。究其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我们陷入了片面的经济决定论,以为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并不必然会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必然需要有相应的道德价值指导。一个社会如果以损失道德价值为代价而获得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那么一切社会问题也会随之蔓延开来,特别是当人们藐视财富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时,就会自食道德缺失的恶果。  相似文献   

15.
企业诚信伦理与市场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青  贺俊刚 《科技信息》2006,(11):70-71
企业诚信伦理博弈的实质是企业经济行为的"市场合理性"与"伦理合理性"之间的博弈关系.企业经济行为的"市场合理性"是企业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结果,而企业经济行为的"伦理合理性"是社会道德要求,亦即道德终极标准,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规范的结果.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是通过市场主体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实现的,倡导企业诚信伦理,减少企业失信行为,对构建社会、和谐时常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飞 《科技信息》2010,(8):59-59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关系及非市场关系的扩张,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对传统道德是非观念的冲击,人们的道德信仰受到了巨大冲击,相应的也导致了公民某种程度上的道德人格滑坡甚至危机,这种道德人格危机主要表现为道德人格的"三失",即传统道德人格的"失效"、现实道德人格的"失范"、理想道德人格的"失落"。  相似文献   

17.
在道德强大、法律脆弱的虚拟世界,重构具有普世价值的信息道德与伦理为一切信息活动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对于保证虚拟世界的有序发展意义重大。然而,面对信息社会中存在的信息道德失范现象,在图书馆范围内,图书馆员有其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伦理规范;读者在充分享受读者权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应尽的信息道德与伦理义务,即每个人实现自身的读者权利应当以不损害他人的读者权利为道德边界。因此,只有区分图书馆员和读者各自的义务才能准确把握信息道德与伦理的界限。介绍了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信息道德和伦理的基本内涵及界限,提出了信息伦理与道德义务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产权由个体拥有,产权使个体独立并是个体自由的前提和基础,财富转移的终点是个体,个体是知识财富的所有者,谁占有了人才,谁就占有了技术,谁就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从重商主义的货币财富观到重农主义的使用价值财富观,再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要素财富观,最后发展到马克思的商品财富观,这种发展演变表明人类对于财富的理解不断地发生着转变,表明财富不仅仅是有形的看得见的金银、货币,更应该包括那些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联系,那是一种看不见的、无形的资本,并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国被纳入同一个市场,每一个人的经济生活都成为这个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在物质经济极大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财富的理解与追求财富的动力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财富被颠倒地、抽象地认为是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的物质财富。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重新地正确理解财富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鉴北美以财富顾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模式,对财富管理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