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目的旨在探索视觉监控警戒过程的大脑活动主要区域和大脑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疲劳现象与脑电波普变异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模拟监控警戒作业80min实验。结果 (1)执行监控过程的脑电活动以高频段的β波活动为主,出现13Hz以下的低频段波活动减弱或抑制;(2)执行监控之后使得优势频率(重心频率)向低频段移动,表明疲劳程度增加;(3)P4区域是监控过程中活动最强的区域,实验后的疲劳程度最大,O2、O1、P3和FP1区域也出现疲劳现象,在监控作业进行80min之后的睁眼时,在O1、O2、P3、P4出现5~7Hz的θ波活动占优势。O2、O1和P3、P4是视觉监控作业信息加工的主要区域,FP1与眼睛活动有关。结论视觉监控警戒过程的脑信息加工区域和脑电波普变异有关联,脑电监测方法有助于研究警戒作业的脑力活动的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一直国家和人民关注的对象。为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干预策略的系统力学结构方程模型(SEM-SD),并采用Vensim仿真软件进一步探索安全氛围、示范性规范和安全监管等3个干预策略与习惯性违章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深层次研究了干预策略对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策略实施过程中,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水平与不安全心理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作业环境水平、安全认知水平、安全能力水平均保持上升趋势;干预策略实施初期,作业环境水平高于安全能力水平,安全能力水平高于安全认知水平;干预策略实施后期,安全认知水平高于安全能力水平,安全能力水平高于作业环境水平。基于此,本文给出通过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鼓励示范性规范行为、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能够有效控制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基于500 kV变电站集中监控模式的指挥策略及系统设计方案。指挥策略分为正常、故障、检修和应急四种情况,可在各种情况下提高监控中心对现场作业的管控,提高应急指挥的效率,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监控中心系统采用底层平台和上层应用相对分离的模式建设,提供一体化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公共的人机界面和灵活的系统接口;设计变电站集中电力监控系统、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和现场作业移动指挥系统,从而满足监控中心的监视控制、故障分析、现场作业交互、应急指挥等需求。该指挥策略和监控系统方案可在500 kV变电站集中监控模式下,实现数据的统一高效交互和对各变电站设备的监视业务和远方控制,实现故障告警的智能分析与处理和现场作业的实时视频监控、语音交互以及应急指挥调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国外不稳定因素、国内安全隐患及各种自然灾害,致使公共场所突发事件频发发生。国内外学者对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应急体系和应急救援过程等方面,对于公共场所突发事件专业性机理和一般性机理的分析相对较少,缺乏体系性的应对机制。本文首先对公共场所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以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为例,探讨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专业性机理,对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化及终结等一般性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最后,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包括事前的监控与预警机制、事中的处置与协调机制以及事后的恢复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5.
网格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告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发现网格系统的故障,是提高网格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关键.为此,在实现网格资源监控与网格任务监控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网格故障检测与告警系统.描述了故障检测与告警系统的整体框架架构及实现机制.本系统采用主动式故障检测,主动轮流咨询分布在网格节点上的代理Agent和分布在服务器上的任务监控代理Agent,基于自适应条件分别判断网格资源和网格任务是否运行正常,当出现故障或错误时及时发出告警,并显示告警信息.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在电力调度内网中,将大量的安全防护设备部署了进来,但是因为集中监控、统计分析、统一管理手段比较的缺乏,容易出现问题。本文以某省电力调度内网安全监控平台的建设为例,本监控平台可以对各个安全防护设备的运行状态、告警和日志信息进行实时采集,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促使集中监控、综合告警以及报表生成等功能实现于统一监控平台上。  相似文献   

7.
黑客技术的层出不穷,出现在网络上的信息在校园门户网站群进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之后仍然会存在安全隐患.融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内容初步构建高校门户网站群信息安全监控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具体内容,并对高校门户网站群信息安全扫描监测原型系统进行了实现,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定期采集门户网站群的页面数据,发现异常后通过qq邮箱、139邮箱、短信、微信等多维联动告警机制给管理员进行联动告警.在高校门户网站群网络信息安全监控方面,通过建立健全高校门户网站群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规范作为指导并融入到信息抓取和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形成了文中的工作机制和方法.提出的高校门户网站群监控系统预警机制,对高等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可以给其它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IPv6与IPv4的不同点和IPv6网络监控的难点,提出了基于nagios的IPv6网络监控告警方案,并给出了nagios监控告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nagios监控告警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IPv6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发送异常告警信息,从而实现对IPv6网络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ITUT X.733和X.734的建议以及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中告警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告警流程模型,并进行了具体方案设计。并对流程中的告警级别表设置、告警过滤器设置、相关性分析等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介绍。该方案采用数据库高级队列机制实现告警通知,以确保通知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管制员警觉度会随自身生理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睡眠时长的影响。为分析其具体的影响关系,采用PVT测验工具,设计实验分析觉醒时间、睡眠时长与警觉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觉醒时间延长,警觉度在一天中呈下降趋势,且保持觉醒时间越长,警觉度下降趋势越明显;睡眠时长对警觉度的影响表现为睡眠不足会扰乱个体注意力稳定性,延长个体反应时间。本研究为合理安排管制岗位作息时间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管制员警觉度会随自身生理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睡眠时长的影响。为分析其具体的影响关系,本人采用PVT测验工具,设计实验分析觉醒时间、睡眠时长与警觉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觉醒时间延长,警觉度在一天中呈下降趋势,且保持觉醒时间越长,警觉度下降趋势越明显;睡眠时长对警觉度的影响表现为睡眠不足会扰乱个体注意力稳定性,延长个体反应时间。因此,本研究为合理安排管制岗位作息时间,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安全防范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网络通信技术、数字视频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各企业事业单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大大促进了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介绍了某供电公司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该方案是一套专门面向电力行业的变电站遥视警戒系统,实现了变电站视频、音频、数据的远程传输、控制及记录。  相似文献   

13.
根据ITU—TX.733和X.734的建议以及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中告警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告警流程模型,并进行了具体方案设计。并对流程中的告警级别表设置、告警过滤器设置、相关性分析等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介绍。该方案采用数据库高级队列机制实现告警通知,以确保通知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个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多传感器现代居家安全告警系统.以MSP430G255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多传感器集成的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系统主要包括电源控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传感器模块、键盘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及告警输出六个模块.传感器模块采用可扩展设计模式,告警输出采用分级设计模式,方便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强化了系统自身安全的监控,双供电模式、自身震动监控、告警模块防爆设计、紧急告警模式等能有效的保证系统安全并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告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福建省传输网管告警监控的现状以及系统开发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已实现的朗讯传输干线网管告警采集分析系统的结构、实施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陈少斌 《科技资讯》2006,(34):39-39
本文对我省传输网管告警监控的现状以及系统开发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就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已实现的朗讯传输干线网管告警采集分析系统的结构、实施情况和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HY6000-MMDS微波电视传输系统采用先进的线性大功率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宽带高频模块、高效开关电源、微波锁相频率合成技术、高品质方向滤波器和宽带全向天线设计技术,以及智能化监控技术,具有各种功能和工作状态的指示、显示功能,告警和保护功能,计算机远程监控管理功能,并能与精密频率偏置设备、MMDS加解扰设备适配。产品性能优良,设计水平先进。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井下设备操作不仅要求矿工保持警戒状态,而且需要持续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单调枯燥的操作任务和体力作业任务上。由于长时间的轮班和重复性任务,矿工极易出现精神和生理疲劳。为了研究矿工疲劳对其安全能力的影响,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Oddball任务下一线矿工下井前后脑电特征变化,从而获取疲劳评价的客观指标。通过测试和采集自愿参加实验的14名夜班矿工下井前后的主观疲劳水平、行为表现指标和脑电信号数据,对诱发ERP特征的波幅和潜伏期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矿工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主观疲劳评价和行为表现指标的角度分析可得,夜班矿工下井前后精神状态差异较大;进一步分析矿工ERP特征的变化,发现上井后P300的潜伏期显著增加,波幅明显下降,说明井下一线高负荷连续作业任务导致矿工的精神疲劳增加。ERP方法可用来研究矿工的疲劳程度;P300可以作为评价一线矿工疲劳的有效指标,从而为研究矿工疲劳的对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设计采用目前十分流行的ATMEL公司的AT89C51作为核心元件,基于MCU强大的可编程功能,加上合理的软硬件设计,实现电子密码锁功能。密码位数3-6位可任意设定,且设有万能密码,在忘记使用密码时,亦可开锁。操作时有相应的声音响应,当输入错误密码次数超过设定次数时,能通过串行口向监控部门发出警报,监控部门能发出语音告警,且能显示发出警报的用户号,监控部门还可以自定义不大于20S的语音报警的声音。用户也可根据自己情况修改用户号和密码,增强了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扰动环境下作业车间多瓶颈识别困难、瓶颈漂移后的瓶颈识别缺乏全局性和实效性这一问题,构建了基于网络特性的多瓶颈动态识别方法。首先,根据设备工装、工艺路线、物流路径以及产品配置等多层次生产数据,构造作业车间网络模型;其次,建立作业车间网络动力学方程,获取扰动因素流转的判定依据。对瓶颈内涵进行扩充,综合考虑节点自身动力学特性、节点间拓扑耦合影响机理及扰动在生产网络中的传播机制,建立基于耦合映射格子(CML)的瓶颈识别算法,实现作业车间瓶颈的量化描述和连续预测;最后,对某机电企业作业车间进行瓶颈的动态监控和预测。结果表明:在扰动环境下,CML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各工作站瓶颈度走势,其中工作站R1平均瓶颈度为1.12,瓶颈持续时间长达40h;工作站R3的平均瓶颈度为1.05,瓶颈持续时间为10h;工作站R1、R3首先成为系统的瓶颈,随着加工进度的推移,工作站R1和R24交替成为系统瓶颈。研究结果与该企业实际情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