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学解读是读者参加作品意义世界建构的一种活动,强调读者活动是文学本体的构成部分,是文学的基本存在方式,强调文本的意义和生命在读者的解读活动中生成,没有读者就没有文本的鲜活的生命。文学解读的功能主要有阐释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和哲学功能。  相似文献   

2.
伊瑟尔接受理论重视作品的阅读和阐释,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反应以及对意义的重新建构。他的批评理论摆脱了结构主义的客观化模式的制约,有着一定的人文阐释因素,又在弘扬读者作用的同时兼顾语境的作用。他所倡导的"文本与读者的相会"理念体现了"作者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向。其接受美学集中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和反应,强调读者在文学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学文本是一个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多元价值系统.作者创作出的文本还只是一种处于潜势的文本,经读者的审美阅读与阐释,其意义才得到显现.文学接受的过程可以说是作者赋义、文本载义、读者释义的统一,是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学文本为载体的读者和作者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文本意义的产生是读者和作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读者的角度,分析接受美学在理论阐释空间上的突破。认为接受理论瓦解了传统文学阐释追求恒定不变的作者本质的局限性,使读者因素在诸如“期待视野”的心理以及对文本“空白”填补想象中得到凸显,在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作品的意义得到再生产。但是,在这种文学阐释范式的读者转向中,“过度阐释”的存在是理论上有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阅读文化是建立在物质和社会基础上,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制约而形成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方式。文章从阅读文化的视角对文本概念进行探讨,认为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就是被读者所阅读和认知的客观对象,是付诸一定符号和载体形式的知识信息,文本的意义不是作者的意愿,而是作者赋予的意义与读者个体所赋予的意义之和。  相似文献   

6.
意义是文学理论中最为捉摸不定的对象,它内在于文本,又需要读者的释读,涉及世界、作者、作品与读者四要素。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意义研究具有片面的深刻性,突出了意义产生的某一要素,忽视意义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意义研究的这种片面性构成了西方文学理论更替频繁的动力,也遮蔽了意义与文学四要素的关系。从他者看文学意义,文学意义与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我他关系更为清楚,能够更好的把握当代文学理论范式变换的内在脉络。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早期浪漫主义者将作者比喻为"灯",充分肯定作者的想象力,并提出"天才"说;萨特坚持作家"介入"文学,"介入"社会,进一步肯定作家的创作主观性;而巴特,早期坚持"零度写作",希望作家摆脱一切社会道德、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文学创作,追求形式的自由,否定文本的内容和意义,试图建立文学的"语言乌托邦"。晚期的解构主义思想,促使巴特更注重读者对文本的自由解读、拆解、重构,读者成为了文本的手术师。  相似文献   

8.
读者反应理论与文学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反应理论对高职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有重要报导意义,要把单纯的语言学习与文学欣赏结合起来进行文学素养培养,强调读者在文本意义构建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文学教学中,只有提高审美主体的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才能真正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共鸣,得到一定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主义不仅为翻译在历史认知和文化建构中的意义提供了新的参照,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探讨了新历史主义对翻译研究的渗透和参与。在翻译本体论方面,认为翻译是对历史文本无限阐释的实现途径;在策略论方面,提出厚重翻译是新历史主义厚描理念在翻译领域的策略实践;在批评论方面,指出翻译批评的历史维度和多重视野映射出新历史主义批评观的影响;在翻译史论方面,强调翻译史研究旨在发掘社会能量在翻译文本和社会历史之间的双向流通。  相似文献   

10.
读者是修辞叙事学中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文本只有被读者阅读才有存在的意义,读者的阐释对作品的多样性解读有重要作用。以费伦的“四维读者观”为理论基础,以爱伦·坡《泄密的心》为例,分析叙述读者和作者的读者在解读文本中人物的变态和道德寓意时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文本理论强调文本的互文性存在和读者的自主参与。罗兰·巴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读文本和可写文本的概念。可读文本被作者牢牢控制,意义固定,读者只能被动接受。而可写文本是动态开放的网络,读者获得了作者的地位,文本的意义无限多元。网络可视为一巨大的可写文本,网络新闻正逐渐可写文本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新闻动态生成性与碎片化;开放性与互文性;受众参与文本生产过程带来意义的多元不确定。这是受众权力的回归,它向新闻把关人的意识形态控制发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新历史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开始盛行并迅速成为文艺批评界备受瞩目的后现代文学理论派别。它强调文学与历史是互动的,文学文本本身也在参与着历史的发展与建构。海明威这位天才作家善于对有限的历史材料进行文学加工,并且用自己简洁的风格将其展现出来。《世界之都》中巧妙地隐含了作者对伦理和价值主体的思考。从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在阐释新历史主义理论历史的文本性特征、小写的历史和历史的现时性特征三个概念的基础上,发掘作者对伦理和价值主题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化时代借用新叙事学“视窗”概念,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开启文学研究及其意义阐发的多元之窗。借助叙事学、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和解构论等理论方法,可以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莎士比亚《暴风雨》等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当代西方文论丰富多彩的理论话语烛照,能够矫正当前文化研究转向后忽视文学本体的理论偏颇,践行文化语境与文学文本研究辩证互动的文化诗学,提升我们对人类精神结晶——文化与文学的价值判断与审美体悟。  相似文献   

14.
报纸新闻的互文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新闻互文类型有互文性、元文本性和副文本性。报纸新闻互文研究既是句子角度的静态研究,更是语篇角度的动态研究。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建构,这种建构就是互文,互文在语篇中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互文体现出作者对"不同的互文来源+不同的互文动词+不同的互文形式+不同的互文本"的选择。互文及其成分在新闻语篇中表现出不同的语篇作用,共同建构新闻语篇的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公正性,并建立作者的立场、态度。互文把文本(当下文本)引入无限的文本世界,开拓了读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莫言以"肉"意象的开拓和小说意象主义的创作极大地开拓了"汉语写作"的新疆域。在对"肉"的刻画、阐释和建构过程中,莫言自觉地展开了对文学本体审美价值的追求。"肉"意象存在于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的复合结构中,既是作者独特的文化思考,也是生命体验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文学理论或法学理论中,文学与法律互不相干,但德里达以他独特的方式把文学与法律放置在一起来探讨。德里达把文学带到了法律面前,这至少纠缠着二层关系:一是文学自身的法则问题,文学的法则到底如何确定,以什么法则来确定文学性?确定一部作品称之为文学?德里达甚至可以追问是否真的存在文学这种类型?相比较哲学、伦理学、历史学,哪些文本可以被断定为文学?另外,是否存在小说、散文、诗或其他文体的分类?它根据什么法则来分类?第二层关系更为重要,那就是文学与法律的关系。在现代以来形成的法律保障了文学作品的独立存在,保护了这个文本的署名权,版权、文本的独一无二的法律属性。但反过来看,文学也建构了法律。通过对卡夫卡的《在法的前面》的读解,德里达试图去解开法是如何被文学叙述建构起来的。文学处于法前面,又处于他处,它并不始终被法保护,在超越法的那个瞬间,文学又具有了超越文学的面向。德里达用法律来解构文学,又用文学来解构法律,他的观点激起我们对文学一些更本源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主义突破了“文学反映历史”的传统思维模式,强调文学重建与历史真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建立了文本与历史的整体联系。文章以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的小说《五号屠场》中涉及的一段历史,即二战期间作家亲身经历的“德累斯顿大屠杀”为例,考察这段历史对文本的建构以及文学文本对这段历史的重建,以阐述新历史主义关于文本与历史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历史主义突破了“文学反映历史”的传统思维模式,强调文学重建与历史真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建立了文本与历史的整体联系。文章以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的小说《五号屠场》中涉及的一段历史,即二战期间作家亲身经历的“德累斯顿大屠杀”为例,考察这段历史对文本的建构以及文学文本对这段历史的重建,以阐述新历史主义关于文本与历史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利科尔把文本界定为“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并与“作为口语形式出现的话语区分开来”。根据利科尔的分析,文本具有永恒性、简化性、意义的不确定性等特征。文本是作者思想意图和情感体验的书面表现形式.因此文本是连接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但是读者主体由于时代、区域、民族、阶级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读者主体本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年龄差别、个体气质、性别、职业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在对文本诠释过程中产生了差异性.也造成了读者了解作者思想意图和情感体验的某些歧义。  相似文献   

20.
文学文体学的分析,就其本质,是一种基于文学文本的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并在寻求最佳关联中完成对作品意义的重新构建与认知的间接语言交际过程。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语境、互明、交际意图和关联原则四个方面,通过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阐释从关联视角来解读文学语篇以及在语篇(包括书面和口语交际)分析中的作用,为文学语篇的解读或文学文体学的分析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