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国家现代化技术水平的进步,这使得我国近年来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就是其中应用范围较广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现代化建设以及较多生产过程中都有涉及,电气工程对于这一技术的融合运用较为突出,能够使电能的生产运输等工作更加高效。本研究将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同时分析目前存在的融合运用,根据实际运用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对于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的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其中,以太网也因其良好的兼容性、传输速度快、易于安装、低耗能等特点在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太网的运用优势,并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太网是统一现场总线、特别是高速现场总线标准的希望,其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业自动化结构,新型的网络集成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促进工业自动化领域通信的良性发展,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阐述了新型互联网模式以太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马志强 《科技信息》2013,(3):140-140,217
近年来,自动化以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特点、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就中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策略进行重点研究,旨在促进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孔怀 《广东科技》2012,21(13):46-47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科技地大力发展,电力系统运行中正在逐步加大对于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运用范围,而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运用也的确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当今时期,我国也已经开始了在电力系统工作中采用电气自动化的相关技术来推动系统运行的进程,使得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光明。从电力系统运行中对于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运用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目前电力系统运行中对于电气自动化的主要运用方向,谈论了系统对于具体的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需求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也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得到完善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电力系统所起的作用日益显现了出来,它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那么,如何才能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电能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指标的要求,提供给人们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呢?该文认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电力系统科学化的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解乃嘉 《科技资讯》2011,(33):100-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我国的电网建设水平不断发展,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怎样提高配电同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中,笔者将对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进行讨论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谢宁 《创新科技》2014,(14):101-101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中的要点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能源紧缺现状需要各行业都加快节能技术的运用,以此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针对这一需求,现代住宅小区设计建设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促进我国节能住宅小区的建设与发展,现代住宅小区设计中应更多的考虑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通过建筑节能技术运用以及节能设计理念实现住宅小区节能目的。本文就现代住宅小区节能设计技术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作为一种集发电、输电,变电以及用电于一体的系统,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规划,促进其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文针对基于电力技术的电力系统规划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油田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计算机信息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是提高油田生产管理效率、提高油田生产自动化、促进油田综合成本控制目标实现的关键。为了实现我国油田企业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对计算机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油田企业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测绘技术的发展。文章主要首先分析了测绘技术的社会地位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就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化科学技术对于城市测量的影响,尤其是3S(GPS、GIS、RS)的作用。文章的最后,对于我国测绘技术的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只有促进配网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使配网供电更加可靠,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本文主要针对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影响进了深入分析,并且深入探索了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技术要点,以期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发展日益加快,我国科技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气工程从业人员要勇于面对挑战,促进电气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方面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该文主要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长远发展,促进电气行业的蓬勃进步,促进电气工程的综合实力提升。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入到21世纪以后,智能技术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被各个行业积极地采纳和运用,有效地满足了当代市场的需求。借助智能技术,不断地去完善电子信息工程的自动化设计,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学习经验,在该文之中详细地分析了在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设计之中运用智能技术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电能生产结构的生产主体,其对我国的电能供应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火力发电厂也开始更加广泛地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我国每年所需的电能量还在持续上升,因此,为了充分满足当前对机组控制系统的需求,火力发电厂必须要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改革,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发电厂提供服务。该文主要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基本作用与重要性,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获得更加广泛与合理的应用,从而提高火电厂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促进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网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企业实现自动化的转变,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促使我国的电力市场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的涌现,并且在火电厂的用电电气自动化运行、节能减排、科学管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的运用,是电力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对电力电气中自动化的各个元件技术的运用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诚 《科技资讯》2012,(27):139-139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各行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以期为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廖小文 《广东科技》2014,(24):82-83
根据我国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提出配网自动化建设规划及设计思路。首先概述配网自动化系统,然后分析我国配网自动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阐述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特点及规划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配网自动化整体的设计方案,最后结合实例探讨了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利于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逐渐完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之中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有效的运用,可以为相关的电力企业提供一个管理及运用平台;其二,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可以使其电力系统自动化之中的各个系统得到有机的集成,主要有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通过了解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若干特征,并详细地分析了智能断路器、电子式传感器、开关柜智能操控设备以及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为实现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并总结了建设数字化变电站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